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强 《光明中医》2015,30(2):371-372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体内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疾病。急性期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常于夜间发作,因关节剧痛而醒,关节局部因疼痛不能触摸,甚至不能盖床单。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西药主要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发作症状特别严重,可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性反应。经常服用秋水仙碱等西药对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副作用明显。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倍受关注,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已为广大痛风患者所接受[1]。从痛风的症状表现来看,古人辨证多属外邪侵袭,湿热浊毒,留注关节,壅闭经络。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急性期痛风符合中医热痹辨证,以吴鞠通的"宣痹汤"加减治疗热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根据该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等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热痹”、“风湿热痹”范畴。西医对痛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副作用大。近年来,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目前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证治及预防调护。  相似文献   

3.
正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1]。痛风临床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痛风疗效显著,报道颇多,现概述如下。1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依据痛风的症状及体征可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4.
罗化云 《中医正骨》2009,21(2):62-62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人体气血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壅滞,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头痛、酸楚、麻木、重浊、屈伸不利、灼热,甚至关节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自2000—2006年,作者采用自拟痛风汤加减治疗痛风30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和尿酸排泄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西药有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及抗炎镇痛等不同作用,但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较难控制复发。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缓解期稳定降尿酸和防止关节为复发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多由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其主要特点是体内产生尿酸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引起血中尿酸排泄减少,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关节畸形及代谢综合征等。痛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病"的范畴。汪师认为痛风患者多湿、多热、多瘀、多毒,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根本大法在驱邪扶正,平素注重健脾平肝,益肾泄浊,急性发作则治在清热化湿,活血解毒。  相似文献   

7.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痛风(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血尿酸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9.
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法治疗痛风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组因嘌吟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嘌吟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尿酸生成的增多或排泄的减少,可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笔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针药并用,治疗痛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慢性的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别嘌醇通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是一种疗效显著的降尿酸药物。但其常见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甚者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此时不得不考虑其他治疗方案。自2000年5月~2005年12月间,笔者应用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共3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痛风(gout)是一种由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我科从1992~2000年采用健脾益胃、清热利浊法治疗痛风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一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常累及肾脏引起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现就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 辨证求因 责之浊毒瘀滞痛风 ,中医临床多指因风寒湿气乘虚侵袭 ,经络痹阻 ,气血凝滞而致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痹证”,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主要与血尿酸过高引起的痛风 ,非属一病。现代中医临床多因患者关节疼痛而诊断为痹证 ,并以祛风除湿法治之 ,关节症状虽可得暂缓 ,但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 ,有近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因体内嘌呤代谢物紊乱,血中尿酸合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尿酸钠针状微结晶体沉积在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所致。以起病急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且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形成痛风结石、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现将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急性发作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用药,但临床不良反应甚多,不宜长期服用。笔者自2010年以来,自拟清热泻浊祛瘀汤治疗痛风急性发作,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培丽 《河北中医》2005,27(11):842-842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仅能缓解症状。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范畴。笔者就其中医发病机制及证治特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关节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尿酸盐肾病和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一般认为,痛风常以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旧称"白虎历节""痹病"和"痛风病"等~([1]),近代医家提出"浊瘀痹"病名~([2])切合临床实际。上海市  相似文献   

17.
用中药“土蚕化浊汤”来治疗高尿酸并发关节炎的痛风病人,经过一个疗程后原尿酸指数降至正常或有明显的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得到控制或减少复发,乃至不发,受到病人的欢迎。用中药降低尿酸的理论是:中医认为“尿酸”是“浊”邪,与无形之痰结合成为“痰浊”,凝滞于关节之中而发病。“痰浊”为阴邪,故病人常至夜半发生如虎咬样的关节疼痛,用中药土茯苓、晚蚕砂等来化浊行滞,达到通阳行痹的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根据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病随之而来,并逐年增多,发病年龄亦随之提前。以往都认为是中老年人得的多,而现在是中年偏轻,据统计男性在30~45者较多,女性则在35~50岁者多见。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产生过多的尿酸,它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一些人体内的酯的活性异常,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者由于遗传缺陷导致肾脏排泄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如果高尿酸血症长期存在,则尿酸半沉积在关节、皮下、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发作,皮下尿酸结石(痛风石)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痛风则是表现突出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失常而引起的血尿酸升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首次发作多为夜间发作的单关节炎,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治疗上除了饮食控制,多从抑制尿酸形成或增加尿酸的排泄入手。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痹阻经络,流注关节,湿邪下注,所以下肢关节多发,患处红、肿、热、痛,关节活动障碍。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定优势,中医外治法丰富多  相似文献   

19.
古青 《北京中医药》2006,25(7):426-427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可累及肾脏,引起尿酸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临床治疗本病有些体会,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古青 《北京中医》2006,25(7):426-427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可累及肾脏,引起尿酸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临床治疗本病有些体会,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