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30岁以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为青年肝癌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143例30岁以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AST和ALT、乙肝病毒标志物和AFP变化,分析肿瘤大体病理类型、门静脉癌栓形成率、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和消瘦.AST增高77例(53.85%).ALT增高39例(27.27%),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4000μg/L 59例(41.26%).乙肝小三阳63例(44.06%),大三阳22例(15.38%),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癌栓形成率占48.25%,手术切除率为19.58%.结论 30岁以下的原发性肝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血清AST增高较ALT增高更为常见.AFP水平越高,提示其预后愈差.乙肝病毒感染特别是小三阳患者可能更易演变成为肝癌.  相似文献   

2.
青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6例青年肝癌患者(年龄<40岁)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癌家族史、饮酒史、HBV感染率、HCV感染率、ALT异常、AFP阳性、AFU阳性、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类型,并与同期122例老年肝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肝癌患者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3.6%,在以下方面比例高于老年组,且有显著性或极其显著性差异:发热(36.0%)、HBV感染(86.0%)、ALT异常(74.4%)、AFP阳性(76.7%)、AFU阳性(81.4%)、门静脉癌栓(29.1%)和弥漫性肝癌(33.7%).结论青年肝癌恶性程度高,对HHBV感染ALT反复异常的青年人要定期进行B超和AFP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CX  Zhang Y  Gao 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942-945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14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分别采用TACE治疗、TACE+手术切除、TACE+PEI治疗和TAI治疗。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理类型和血清HBeAg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平均生存23,59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44.5%、25.8%和7.4%。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与TACE综合治疗预后有关(X^2=45.993,P=0.0001)。结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介入综合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门静脉癌栓和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调查他们的生活质量指数(LQI),比较不同LQI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总分是(118.72±34.26)分,LQI是0.59±0.13。参照患者1年生存状态,LQI的最佳临界值为0.63,曲线下面积为0.696。高LQI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显著高于低LQI组的12.4个月(P=0.037)。与低水平LQI组比较,高水平LQI组的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保守治疗率更小或更低,白蛋白(ALB)水平和BCLC分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与ALB、AFP、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BCLC分期、药物保守治疗和LQI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400 ng/ml、BCLC C期和药物保守治疗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非门静脉癌栓、非肝外转移、LQI≥0.63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生活质量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荧光检测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定量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 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51例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18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1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甲胎蛋白mRNA。结果:AFP mRNA在非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无异常表达,在转移性肝癌(20%,2/10),慢性肝病(6.3%,1/16),原发性肝癌(37.3%,19/5)、AFP mRNA的基因拷贝数和肝癌TNM分期[1],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及血清AFP值无相关性。结论:巢式FQ-PCR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异常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可作为肝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和有无肝外转移及愈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青年(年龄≤35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住院时间、主要症状、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转氨酶水平、乙肝病毒标志物、是否合并肝硬化、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治疗方式及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青年人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痛。ALT升高者占41.43%,AST升高者占67.14%。ALB<35g/L者占30.00%,HBsAg阳性率为51.43%,AFP>400μg/L者占64.29%。影像学显示肝癌巨块型为27例(38.57%),结节型24例(34.29%),弥漫型16例(22.86%),小癌型3例(4.29%)。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29例(41.43%),肝内转移42例(60.00%),肝外转移16例(22.86%)。该组接受肝癌切除术占21.43%,接受介入化疗占24.29%,保守治疗占54.29%。1年生存率为32.25%。结论年龄≤35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多见于男性,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恶性程度高,极易侵犯门静脉和发生肝内转移,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多数有乙肝病史及伴有肝硬化失代偿表现,HBsAg阳性率高,AFP水平较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对于青年人群,特别是有乙肝病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42例患者总的1、3、5 a生存率分别为84.2%、45.9%、34.0%.单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术前甲胎蛋白水平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影响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对有肝癌高危因素的青年人应定期筛查,加强早诊、早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特殊年龄段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特殊年龄段肝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不同的诊治途径和综合对策.方法我科1995年8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480例,选年龄≤40岁和年龄≥60岁两组(即青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年龄段患者HBsAg阳性率、ALT异常(高于正常4倍)、AFP阳性(>400μg/ml)、肝癌类型、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2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结果(P<0.05)分别是HBsAg阳性率(90%,55%)、ALT异常(88.89%,50%)、AFP阳性(70%,37.50%)、弥漫性肝癌(23.33%,7.50%)、门静脉癌栓(20%,7.50%).而存活率青年组术后存活超过3年3例,老年组有6例超过3年.结论青年人肝癌恶性程度高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与肝炎活动、肿瘤侵润生长有关;对高危青年,应定期检查AFP和B超以获得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老年肝癌手术切除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4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对变量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3年2月6日,401例患者失访34例(8.5%),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1年生存率为86.9%,3年生存率为58.5%,5年生存率为39.0%。单因素分析表明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为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根治术后AFP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A、AST、ALB是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AFP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该加强随访,定期监测患者血清PA、AST、ALB、AFP水平,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泽  周云丽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6):971-974
  目的  探讨血清学检测指标在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测定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组,13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组及135例无肝转移的癌症患者组血清中ALT、AST、ALP、TBIL、DBIL、GGT、CHE、5'-NT、AFP、CEA、CA199的水平,采用方差析和Scheffe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AFP、CEA和CA199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1)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之间血清AST、ALP、GGT、5'-NT、AFP及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根据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AFP、CEA和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判断,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CEA、CA199对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结论  检测血清AST、GGT、5'-NT、AFP、CEA、CA199水平可对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肝转移进行初步诊断,亦可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1.
彭晶晶  张涛  魏东  张汝  程朋  谭勇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7):1290-1291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38例,其中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19例(A组),其余19例(B组)仅行超声聚焦刀治疗局部肿瘤。结果:A组门静脉内癌栓的消失率、缩小率、有效率分别为15.8%、52.6%、68.0%,而B组的门静脉癌栓消失及缩小率均为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为73.7%、42.1%、21.1%,而B组的1、2、3年的生存率为78.9%、10.5%、5.3%。两组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而2、3年的生存率差别显著。结论: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肝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引起门静脉癌栓形成38例临床报告朱友群刘欢年杨静玉门静脉癌栓(PVCT)是原发性肝癌(PHC)特有的表现。早期发现,可能直接影响预后。本文旨在探讨PHC形成PVCT的机理和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年1月至1996年8月收治...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随访35例H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14例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21例患者术中行肝动脉插管,术后经药物泵定期化疗栓塞。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HACE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其半年、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15·7%和0。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仅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H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门静脉癌栓的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寻找对原发性肝癌更有效的肿瘤诊断标志物。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谱,寻找有意义的蛋白质谱。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4个蛋白质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354.71,8825.80(高表达),4345.08,13715.01(低表达)。从中筛选出质荷比(M/z)分别为3354.71、8825.80差别最显著的蛋白质峰,使用这两个蛋白质峰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模式,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5/50),94%(47/50)。100例患者中,AFP阳性27例,灵敏度为54%(27/50),特异度为100%(30/30)。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生物标志的筛选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操作简单,正确诊断指数(r=83)优于AFP(r=53)。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失去手术机会,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因为具有物理剂量分布优势而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本类病例治疗。本研究着眼于评价大分割3-DCRT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行3-DCRT,≥90%等剂量面包括计划肿瘤区域(PTV),单次剂量3.54~6.31Gy,照射次数7~15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生存率以Kaplan—Meier法计算,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评价采用x^2检验,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结果: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1%和12.6%,中位生存期13个月。近期有效率(CR+PR)55.8%,肿块小于6cm及大于6cm者有效率分别为91.7%和45.0%(P=0.007)。肝脏急性不良反应Ⅰ级5例,1例发生严重放射性肝损伤,Ⅰ/Ⅱ级上消化道反应分别为23例(44.2%)和15例(28.8%)。肿块较大和合并门静脉痛栓(PVTT)为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冈素(P值分别为0.042和0.001)。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在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前提下可获得一定的疗效,肿块较大和合并门静脉癌栓为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曹玮  吴发伟  万毅  张洪新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30-193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血清TSGF及AFP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9—50岁(平均40.9岁)。入选肝癌直径均〈5cm,其中30例为观察组,选择HIFU联合TACE治疗,其余3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单纯TACE治疗。TACE所用药物为5-氟尿嘧啶1.0g、表阿霉素30mg。分别检测术前、术后4周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进行比较。术后4周根据WHO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HIFU联合TACE治疗后患者血清TSGF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较AFP水平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CR+PR)21例,有效(SD)8例,无效(PD)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CR+PR)13例,有效(SD)12例,无效(PD)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SGF水平;血清TSGF对疗效的敏感性优于AF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肝癌发病风险,为促进HBV感染人群进行肝癌早诊早治和预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59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进行10年(1997-2006)随访。[结果]研究人群肝癌世界标化发病率为513.87/10万,是1972-2000年20-64岁男性自然人群的5.63倍,标准化发病比(SIR)为4.99。1997~2000年ALT水平在100U以下的ALT异常患者占87.47%,AFP浓度在1:10^++~1:100^++的AFP阳性患者占47.53%;AFP阳性率随ALT异常升高呈显著上升趋势(χ^2=35.14,P=0.000)。[结论]对肝癌高危人群HBsAg携带者,尤其ALT低水平异常患者和AFP低浓度阳性患者,持久加强开展早诊早治和预防研究,对减缓肝癌的危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及其新生血管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56例HCC的HBV感染情况,并采用快速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56例HCC组织中VEGF和CD105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CD105-MVD)。[结果]HBV感染与肝癌的Edmondson分级、AFP值增高、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内转移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HBV感染型HCC中VEGF的表达率为78.9%(30/38).CD105-MVD值为45.40±4.45,18例非HBV感染型HCC中VEGF的表达率为50.0%(9/18),CD105-MVD值为35.30±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相关因素分析行 Log -rank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153例患者失访15例(9.8%),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92%、31.02%、2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结果:AFR-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AFR-mRNA的检出率(44/65,67.7%)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组(2/22,9.1%,P<0.01)。AFR-mR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7例(58.3%)可检出AFR-mRNA.结论:AFR-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或肝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AFR-mRNA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