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元地区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6月17日间门诊及住院就诊的1260名患宫颈疾病患者。采集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HybriMax)对其进行HPV检测和基因分型。分析广元地区宫颈疾病感染HPV的概率、高危型HPV(HR-HPV)的感染率,以及比邻地区HPV亚型的分布现状。结果宫颈疾病HPV感染率为36.6%,重叠感染率为13.4%,高危型(HR-HPV)感染率为47.5%,低危型(LR-HPV)感染率为27.9%,HR-HPV感染率高于LR-HPV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感染型为HPV-58、52、16、53、33;人群HPV年龄段总感染率在≤24岁组出现高峰,而后又在35~39岁组出现高峰,45~49岁组出现低谷,≥60岁出现升高,≥6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宫颈炎症患者感染HPV类型谱以高危型HPV-16、58及低危型HPV 11为主,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感染HPV类型谱以高危型HPV-16、52、58为主,宫颈癌患者HPV类型谱以高危型HPV-16为主。结论广元地地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高感染率和高重叠感染率,HPV的亚型不同,且不同地区HPV亚型的分布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计≥30岁维吾尔族妇女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vus,HPV)感染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型别HPV感染发生高度宫颈病变(≥CIN2)的风险,为规范化管理未发生宫颈病变和HPV阳性的妇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01-01-2014-02-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不同型别HPV感染且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维吾尔族妇女199例,根据不同HPV型别进行分组,常规全部行阴道镜检查,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病检结果分析各个型别宫颈高度病变的患病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型别HPV妇女发生高度宫颈病变的风险.结果 199例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HPV分型检测15种高危型HPV阳性的维吾尔族妇女中感染位居前5位的为HPV16、58、52、53和31型.其中高度宫颈病变的患病率为18.59%(37/199),HPV阳性的各个型别中诊断≥CIN2级病变有HPV 16、58、52、31和18型,HPV16型阳性患者发生≥CIN2级病变的患病率为38.48%(20/58),HPV58型阳性的患病率为30.23%(13/43),HPV52型的患病率为5.90%(2/34),HPV31型阳性的患病率为3.70%(1/27),HPV18型阳性的患病率为11.11%(1/9).HPV16型感染发生≥CIN2级的危险是无HPV16型感染者的3.839倍,95%CI为1.829~8.060,P<0.001;HPV58型感染发生≥CIN2级的危险是无HPV58型感染者的2.365倍,95%CI为1.476~7.669,P=0.004.结论 对于≥30岁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高危型HPV阳性者尤其是HPV16和58型阳性者,发生宫颈高度病变的风险较高,应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妇女型别特异性HPV持续感染的情况及转归。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病房自愿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维吾尔族妇女为筛选对象,利用HC-ⅡHPV DNA检查和凯普HPV导流杂交分型技术确定HPV感染和型别,对筛查结果为HPV感染慢性宫颈 炎的妇女,通过问卷调查和36个月的随访,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持续感染影响因素。结果:HPV型别特异性持续感染率在12、24、36个月的复查时分别为25.5%(65/255),15.7%(40/255),11.0%(28/255);在随访12个月时HPV>1 000段相对于病毒载量1≤HPV≤100妇女型别特异性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2.40倍(95%CI:1.11~5.15);随访24个月、36个月,发现单一型别比多重感染更容易发现型别特异性HPV持续感染(OR:3.07,95%CI:1.23~7.68;OR:4.31,95%CI:1.10~16.90);随访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发现HPV16阳性比非HPV16型发生型别特异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OR:4.81,95%CI:2.63~8.18;OR:2.73,95%CI:1.08~6.88;OR:4.69,95%CI:1.10~19.97)。结论:HPV16阳性、极高病毒载量、单一感染是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人群的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 )载量和分型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妇女人群中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发生的价值。方法:2012年5 月至2015年5 月以农村妇女人群为基础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靖安县和玉山县2 257 例,年龄35~64岁纳入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同时采用HC- 2(hybridcapture-2)和导流杂交技术(HybriMax )两种方法分别检测hrHPV 载量和亚型,两种方法中任一亚型阳性者行阴道镜及活检检查,并将HC- 2 检测阳性结果中病毒载量< 10.0 RLU/CO认定为低病毒载量,病毒载量≥ 10.0 RLU/CO为高病毒载量。对hrHPV 结果阴性或病理诊断为CIN 1 的2 211 例妇女行24个月无干预随访。根据随访分别评价hrHPV 载量和HybriMax 分型两种检测方法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CINgrade2 orworse,CIN 2 +)的效果。结果:纳入基线、随访数据完整的女性共1 636 例。2 年内采用HC- 2 检测的132 例基线高病毒载量妇女中CIN 2 +的发生率为3.03%(4/ 132),其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24(95%CI 为4.76~375.2);采用HybriMax 分型检测的159 例基线分型HPV 16或18型阳性妇女中CIN 2 + 的发生率为2.51%(4/ 159),RR值为33.06(95%CI 为3.72~293.9)。 对2 年内HC- 2 检测中高病毒载量例数和HybriMax 分型检测中HPV 16/ 18型别阳性例数进行比较,CIN 2 + 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HPV高载量和HPV 16/ 18型别阳性妇女人群进展为CIN 2 + 的风险均较高。在不具有持续监测hrHPV 条件的农村地区,HC- 2 检测的病毒载量≥ 10.0 RLU/CO阈值设定,与HybriMax 分型检测HPV 16/ 18型别均对hrHPV 初筛有分流作用,并对CIN 2+ 发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杭州市萧山区20~60岁常住妇女4446人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HPV检测,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间相关性。[结果]HPV感染者462例,HPV总感染率为10.39%(462/4446),其中HR-HPV感染431例,HR-HPV感染率为9.69%(431/4446)。HR-HPV感染阳性者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为40.13%(173/431);而HR-HPV阴性组中,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为6.37%(256/4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443,P〈0.001,OR=9.838,95%CI:7.813~12.388)。[结论]HR-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淑真  宋克娟  罗兵  姚勤 《中国肿瘤》2007,16(9):751-753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应用型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的分型情况。[结果]各型HPV的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χ^2=42.632,P〈0.001)。四种高危型HPV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HPV58,HPV18,HPV33。[结论]青岛地区主要高危型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感染的主要型别依次为HPV16,HPV58,HPV18,HPV33,为宫颈疾病的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指导本地区HPV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存在状态,探索其与维族宫颈病变进展关系。[方法]对HPV16阳性维族宫颈鳞癌(SCC)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活检标本采用多重实时PCR检测HPV16 E2和E6拷贝数,通过E2/E6比值判断HPV16 DNA的存在状态。[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游离型HPV16逐渐减少,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PV16整合比率(混合型+整合型)逐渐上升。在CINⅠ、CINⅡ/Ⅲ、SCC以及宫颈癌Ⅰ~Ⅳ期中,整合率(1-E2/E6)都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PV16 E2基因断裂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尚不能认为整合率是评价维吾尔族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汉族、维吾尔族宫颈癌及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两族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244例宫颈癌及宫颈病变患者(汉族、维吾尔族各122例)的HPV基因型及分布。结果 24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8种HPV亚型,其中HPV16型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所占的比例均最高;在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检测出18种HPV亚型,宫颈癌中检测出8种。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亚型趋于集中,两族中趋于集中的HPV亚型为HPV16、18、52、58、53、39型,其检出率在两族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2.13%(27/122)和34.43%(4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及宫颈病变中HPV型别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维吾尔族HPV多重感染率高于汉族妇女,这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妇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鳞癌及痛前病变的关系,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宫颈疾患妇女中HPV感染率及高危型HPV基因型别的主要分布.[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58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并与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对比,病理细胞学诊断按TBS分为: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WNL)、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判断不同级别病理细胞学诊断中HPV感染率及其型别分布.[结果] 358例标本中共有HPV阳性148例,总感染率为41.3%.wNL、ASC、LSIL、HSIL、SCC组中HPV感染率分别为:31.1%(82/264)、51.9%(28/54)、90.9%(20/22)、100.0%(14/14)、10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P=0.00).感染频度前6位依次为HPV16、58、52、39、18、31型;感染率分别为35.1%、13.5%、12.2%、12.2%、9.5%、6.8%.WNL组中HPV感染染维吾尔族患者为45.7%(16/35),汉族为28.8%(66/2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V型别分布具有地域差异,WNL组中HPV的感染率要高于其他地区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杭州市萧山区20~60岁常住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型别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6个镇中抽取9个镇的27个样本行政村20~60岁常住妇女4446人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宫颈HPV检测。[结果]HPV感染率为10.39%(462/4446),其中HR-HPV感染率为9.69%(431/4446)。HPV感染居前5位的分别是HPV52、16、58、33和18,感染率分别为2.50%、2.14%、1.80%、0.94%和0.88%。影响HPV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近3年每月性生活次数、文化程度与HPV感染无显著性相关(P〉0.05);随着宫颈糜烂面积的增大,HPV感染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萧山区20~60岁常住妇女的HPV感染率为10.39%,其中HR-HPV感染率为9.69%,感染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HPV52、16、58、33和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