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学业不良高一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为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学业不良高一学生126名进行心理素质评定,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学业不良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及总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认知维度对学业成绩有直接效应,元认知计划、比较类推、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对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结论 学业不良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勤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业勤奋度问卷"和"国际大学调查(ICS中文修订版)",评定某师范院校351名大学生的学业勤奋度与主观幸福感。结果大学生学业勤奋度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82,P0.01),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大学生学业勤奋度与主观幸福感基本上呈显著的正相关(r总=0.351,P0.01),即学业上越勤奋的大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大学生高学业勤奋度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低学业勤奋度组(t=3.788,P0.01)。回归分析表明,学业勤奋度的持恒性、目标监控2个因子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P值均0.01),任务承诺、时间投入2个因子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间接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学业勤奋度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学业勤奋程度来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心理控制源分为旬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块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探讨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学校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各1所初中学校,以全部初一、初二年级共4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对象健康体检和学习成绩资料,分析学生常见病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 学生近视、超重/肥胖、龋齿、贫血及营养不良5种常见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3%,19.2%,2.5%和3.3%,常见病总检出率达90.6%,总评成绩及格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常见病指标中近视和超重肥胖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OR=1.823,P=0.012),超重肥胖与成绩合格率呈负相关(OR=0.675,P=0.002).多因素分析控制其他因素后,超重肥胖是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不利因素(OR=0.718,P=0.025),而近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1.506,P=0.141).结论 初中生近视与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无论从提高健康还是学业成就角度,都应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控.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为预防高中生考试焦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山东省某中学53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依据班主任评定的学习成绩等级分组,分析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538名高中生中考试焦虑的检出率为65.2%。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中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的检出率越高(P〈0.001);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中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且与学习成绩有关。男生和理科生考试焦虑的发生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比女生和文科生密切。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基本类别:正性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2];负性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的一些情志波动,从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3].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4].严重的焦虑、恐惧和抑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7];体验到较多负性情绪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低[8].  相似文献   

7.
姚琛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6):851-853
了解南京市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不同行政区抽取40所高中及中职学校共13 228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在过去1周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活动达30 min的天数比例最低的为6 d(3.15%),最高的为2d(17.36%).在过去1周体育锻炼活动每天达60 min的天数比例最低的为6 d(2.25%),最高的为0(22.84%).男生在过去1周体育锻炼时间(≥60 min)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30 min)的天数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7,21.87,P值均<0.01).在过去1周体育锻炼时间(≥60 min)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30 min)的天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87,57.20,P值均<0.01).高中学生中等强度体育锻炼(≥30 min)的天数高于中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去1周每天锻炼时间≥60 min的天数为0d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30 min)的天数为0d的学生自感学习成绩均相对较差(P值均<0.05).结论 南京市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均不足,体育锻炼缺乏的学生自我感觉学习成绩较差.  相似文献   

8.
杨丽珠  何明影  沈漪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562-1565
了解辽宁省初一学生不适应型人格发展现状及其对基本学业能力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初中生人格发展自我评定问卷和学业基线测试命题,对整群抽取的辽宁省14 个市175 793 名初一学生人格和基本学业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将人格分为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3 种类型,其中适应型人数比例最高(75.8%),其次为低控型(18.6%) 和过度控制型(5.6%); 不同人格类型各科成绩和总成绩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低控型人格的学生在认知(66.56±14.15) 、数学(65.70±14.41) 、英语(54.33±17.18) 和语文(67.37± 10.56) 各科成绩中得分均相对落后,成绩最差; 过度控制型人格的学生在认知成绩(74.90±13.09) 、数学成绩(74.08±13.63)和语文成绩(73.72±9.70) 上与适应型人格学生(认知: 74.88±12.67; 数学: 74.19±13.37; 语文: 73.79±9.5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英语成绩(64.22±18.27) 低于适应型人格(65.80±18.14) 的学生.总体上看,低控型人格的学生总成绩最差(253.95± 52.92),过度控制型人格的学生总成绩其次(286.92±51.32),适应型人格的学生总成绩最好(288.66±50.49).结论 初一学生不适应型人格所占比例较高; 不适应型人格的初一学生基本学业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赵红霞  孙昭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405-1407
探讨初中生在欺负事件中的参与状况与同伴地位、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改善以及学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新疆石河子市5所中学776名初中生的欺负事件参与状况、同伴地位及其学业成绩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欺负参与角色的同伴地位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置身事外者、协同欺负者还是保护者,女生在高同伴地位者中所占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而欺负者角色的高同伴地位者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保护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高,但内部差别较大(M=150.98,SD=17.110);置身事外者的学业成绩虽不及保护者高,但内部差别相对较小(M=145.50,SD=14.351),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旁观者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低,且内部差别小相对稳定(M=139.57,SD=14.632;M=137.25,SD=15.135);受欺负者的学业成绩最低,和其他几个群体差距较大(M=127.94,SD=10.900);协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虽很不稳定,但整体上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M=146.88,SD=19.142).结论 初中生参与欺负事件的状况与其同伴地位及学业成绩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吕军  郑昊  付琳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4):557-561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角色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学业成绩和屏幕使用时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性措施和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29 099名中小学生,采用Olweus欺负/受欺负问卷进行调查。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欺负/受欺负角色。  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发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角色共存在3种潜在类别:未卷入组(23 537名,80.9%)、受欺负组(4 613名,15.9%)和欺负-受欺负组(949名,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比于男生,女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均有更低风险为欺负-受欺负者(OR值分别为0.83,0.74,0.47);小学和初中阶段,转学生更可能为受欺负者(OR值分别为1.21,1.21),在高中阶段更可能为欺负-受欺负者(OR=2.65);所有学段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可能为受欺负者(OR值分别为0.98,0.98,0.98),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业成绩较差可以预测欺负-受欺负者(OR值分别为0.97,0.98);所有学段视屏时间较长的学生更可能为受欺负者(OR值分别为1.06,1.04,1.08)(P值均 < 0.05)。  结论  成绩较差及视屏时间较长的中小学生更可能卷入欺负/受欺负事件。应针对中小学制定家校合作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学生卷入欺负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以及其自杀意念的水平,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Beck抑郁问卷,对上海市1 69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评后统一回收问卷并进行评分。结果 41.18%的学生轻度抑郁,19.17%的学生中度抑郁,13.75%的学生重度抑郁,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应激量、母亲的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保护均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1.08,1.12;而家庭的情感温暖,学习成绩好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4和1.38。结论应采用综合性措施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郑思东 《中国校医》2014,28(9):641-644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行动潜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行动潜力"量表对496名高二学生进行行动潜力调查,将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作为学业成绩指标,分析行动潜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行动潜力的高中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存在差异性。结论高中总分、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科的学业成绩与目标意识、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朱晓斌  朱金晶  张莉渺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96-1197,1200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习拖延与学习适应性、学业成绩间的关系,为学习拖延的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2所中学280名学生,进行学习拖延、学习适应性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学习拖延水平处于中等程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学习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学习中等、学习优良学生;学习拖延及其各维度(计划缺乏、状态不佳、行为迟滞、执行不足)与学习适应性及其各维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习适应性的3个维度共同显著预测学习拖延情况;学习拖延及其各维度在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习拖延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并通过学习拖延进一步影响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其与学习负担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自杀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杀问卷和学业负担问卷,于2019年2—3月抽取河南省45个样本县(市、区)、793所中小学107 65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河南省中小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的报告率分别为8.8%,5.4%,3.0%。不同性别、年级、城乡、寄宿状况中小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1 670.88,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有快慢班、考试频次、课外补习时间、学习压力、近视状况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均有正向预测作用(OR=1.05~1.43,P值均<0.05),课程开设、学习态度、学校态度、自我期望均有负向预测作用(OR=0.44~0.90,P值均<0.01)。结论河南省中小学生的自杀心理行为应引起重视,学业负担是导致中小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了解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广东省某县级中学1155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水平(2.26±0.48);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家庭支持可解释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变异的42.3%.结论 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家庭支持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开展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对学习成绩与车祸、溺水的危险行为可能的关联,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共调查11 911名高中学生。结果 3类高中步行违规报告率,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重点高中男生较高;骑车违规报告率,男生、女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男生职业高中较低,女生普通高中较高;不安全游泳报告率,男生、女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都是职业高中的明显高;不安全滑冰报告率,男生、女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也是职业高中明显高。结论重点高中男生是步行违规和骑车违规的干预重点;普通高中男生和女生,是骑车违规的干预重点;职业高中男生和女生是不安全游泳和不安全滑冰的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中生学业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高中生学习态度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aslash倦怠量表学生版(MBI-SS)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北京市某中学747名高中生施测,对高学业倦怠倾向组和低学业倦怠倾向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进行MANOVA检验。最后对MBI-SS和EMBU的各维度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低学业倦怠倾向组而言,高学业倦怠倾向组学生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更少,而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和干涉则更多。结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学业倦怠关系密切;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减轻中学生倦怠。  相似文献   

18.
谢爱武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7):807-808,813
目的 探讨学业不良中学生的精细运动控制特点,为学业不良学生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某中学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分别选取学业不良学生和中等生各20名,采用WACOM-2005 -1型数码写字板,进行定点横线和定点竖线的书写.结果 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横线的速度为(17.74±19.24) mm/s,显著慢于中等生的(23.03±0.64)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竖线的速度变化系数为(0.39±0.16),显著低于中等生的(0.4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业不良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精细运动控制失调的延续,应重视对其进行运动控制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伤害的关联,为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初中、高中/职高、大学/大专学生23213名,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种伤害类型中,不同学习成绩间男生有14种,女生有1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学校类型间女生有1种伤害类型,男生有7种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重点高中跌坠伤、扭伤的报告率高,职业高中烧伤/烫伤、动物咬伤、电击伤、中毒、爆炸伤的报告率高.结论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伤害报告率高.职业高中、重点高中有着不同的伤害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问题倾向对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压力的影响,提出健康干预的策略和建议。方法选择相关行为量表,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宿迁宿豫区和沭阳县城乡199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倾向都是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动症、心身障碍和自闭症是学习成绩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均<0.01),多动症和心身障碍是学习压力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等行为问题,进而阻碍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