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特点以及三者关系。方法于2017年4—6月对广东省3地6所学校588名初中学生使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安全感量表、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采集有效问卷588份。初中生欺负受害水平较低,为(1.65±0.54)分,安全感处于中等水平,为(3.45±0.78)分,而校园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为(4.16±0.86)分,不同群体学生差异较大。校园欺凌和安全感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地区差异,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地区差异,无年级差异。欺负受害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r=–0.32,P 0.001);欺负受害与校园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r=–0.371,P 0.001);安全感与校园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r=0.467,P 0.001)。结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安全感均存在相关。男生的言语攻击/身体攻击以及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但女生归属感高于男生。欺负受害和言语攻击呈现出城市级别越低,欺凌现象越严重,但归属感和安全感存却基本呈现城市等级越高,安全感和归属感越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青春期流动儿童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珠三角地区5个地级市各1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六~八年级的1 602名学生(分离组儿童821名,非分离组儿童7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量表(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儿童版)进行测量.结果 分离组在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得分和困难总分大于非分离组(t值分别为6.440,1.986,4.939,5.676,P值均<0.05),分离组与非分离组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2个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离组在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和安全感总分上低于非分离组(t值分别为-4.908,-4.421,-4.862,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安全感是分离组儿童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同伴关系、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与父母均分离是分离组儿童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与母亲分离、同辈监护是分离组儿童多动因子的积极影响因素;母亲监护是分离组儿童多动因子、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年龄是分离组儿童同伴关系问题的消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对青春期流动儿童情绪、品行、安全感造成影响.改善有留守经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帮助其建立安全感,可促进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5—12月湘西农村4~6年级小学生1 365名,以学校归属感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调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年龄、年级、是否寄宿、父母外出工作时间等5个因素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影响(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低年级为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走读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男生、寄宿、低年级为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危险因素,应通过强化同伴关系、鼓励师生交流、健全家庭功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研究依恋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赣州市506名初中生,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在心理虐待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76,P0.05),是否担任班干部在父亲依恋(t=1.390,P0.05)和学校归属感(t=1.052,P0.01)变量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父亲依恋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86,P0.01)。心理虐待和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呈正相关。依恋、学校归属感在心理虐待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学校归属感、依恋在心理虐待和心理健康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所假设模型成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广州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采用分层及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四所公办学校和四所民办学校的626名五、六年级学生(其中流动儿童372例,本地儿童254例)。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 1)流动儿童的SDQ困难总分为11.58±5.33,高于本地儿童的9.85±5.27,并且在情绪问题维度、多动/注意障碍维度和同伴交往问题维度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困难总分及其他维度的因素包括性别、父母育儿态度的一致性、学习成绩。结论 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学习成绩自评越好,父母育儿态度的一致性越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留守和流动儿童伤害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伤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2个县和陕西省1个县共4所中学和13所小学留守儿童1423人、普通农村儿童2303人及北京3所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853人(三~九年级)过去1a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的总伤害发生率为32.4%,男生和女生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8.4%和26.0%,随年级的升高,伤害的发生率逐渐下降。常见的伤害种类是跌落伤、烧烫伤和动物伤害。影响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健康状况、学校环境和社区治安状况等。儿童类型对伤害有显著影响,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率(40.5%和33.9%)均显著高于普通农村儿童。结论伤害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严重威胁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健康。学校和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进行健康综合评定,了解其健康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法,用流动儿童、青少年健康综合评定自测量表(self-rated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SGHQ)对成都、昆明两市10所中小学,四年级至初三的35个班,812名在校的流动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的在校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中有13.06%的儿童、青少年有健康综合评定不良倾向,在不良行为及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学业困难和思想道德4个维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0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同伴及好友支持、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方式1(做好事、学习进步等积极事件时的教育方式和做错事、学习退步等消极事件时的教育方式)5个因子纳入模型,调查的在校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中健康综合评定不良倾向的儿童、青少年男性,其父母教育方式为放任式对其健康的危害程度分别是正常组的1.966倍,27.587倍,其中父母教育方式为放任式是影响流动青少年健康的较为主要的因子;其父母教育方式为民主式和有较多同伴好友支持(≥3个)是健康的保护因素(OR=0.265,0.593).[结论]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健康问题涉及多个维度,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同伴及好友支持、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流动青少年的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在社区、学校、家庭、同伴及个人层面上加强有效联系和支持,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暴露因素,为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多维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男生在追求成功和成就动机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避免失败动机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归属感各因子及总分分别与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呈正相关(P〈0.01),校园同伴关系认可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P〈0.05)。追求成功与责任感和校园同伴关系认可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78和0.146。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有性别差异,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相关,是其中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肖雨  金宇  郭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37-1639,1644
揭示青春期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及其与家庭关系的关联,为维护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按地域分布,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广州、珠海、中山、东莞各整群抽取1所政府指定务工子弟学校,将全部在校青春期流动儿童共1 478名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及安全感量表调查.结果 青春期流动儿童中女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感情尚可、父母经常在家、父母感情不佳、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的流动儿童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父母不经常在家父母较少与孩子沟通的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5岁前后不与父母分离的流动儿童相比,5岁前后都与父母分离的流动儿童安全感各维度得分较低,5岁前与父母不分离、5岁后与父母分离的流动儿童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年与父母分离期间由不同主要照顾者照顾的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流动儿童女生、早年与父母分离特别是5岁前分离或在分离期间主要由父母流动地照顾的流动儿童安全感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城市居民心理安全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芜湖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心理安全感量表对芜湖市328名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结果]①安全感量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5和0.744;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8,量表的因素之间的相关为0.667:②芜湖市城市居民心理安全感(53.69±10.9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个项目平均值>3);③差异检验表明,有无工作、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心理安全感及两个因子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安全感总分上,有工作的城市居民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下岗或无业者(p<0.01);20岁~35岁城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城市居民(p<0.01);文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越高(p<0.01).个人收入越高,城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得分越高(p<0.01);家庭收入越高,城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得分越高(p<0.01);④在心理安全感及因子得分上,性别与婚姻状况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而其他变量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①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不仅适用于大学生群体,也适用城市居民心理安全感的测量;②芜湖市城市居民的心理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③城市居民心理安全感受到性别、婚姻、有无工作、文化程度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分析吴江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现状。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007—2009年辖区内全部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分级进行评估,随机抽查各18所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以上3类为公办)和民工子弟学校(包括幼儿园和小学),调查学校的组织管理、基本卫生设施、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因食物引起的缺课率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结果吴江市公办学校食堂的卫生等级基本以A、B为主,61.9%的民工子弟学校食堂都处在C(较差)的水平。公办学校的食堂都建有健全的卫生组织管理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民工子弟学校食堂卫生设施较差,而且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公办学校,因食物引起的缺课率也高于公办学校。结论该市公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较好,但民工子弟学校食堂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该类学校在校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山市公办小学和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的不同差异,为分类指导学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昆山市13所公办小学、13所流动人口子女小学,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校抽取4~6年级各50名学生,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知识题中有80%条目学生知晓率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传染病防治知识题中有75%条目知晓率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有关食品卫生知识题知晓率100%条目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防控态度正确率公办学校都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86.67%的条目行为防控正确率公办学校都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小学生知信行正确率由高至低排列为: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结论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对象,必须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防控措施,加强防控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措施落实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学校健康促进对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3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干预学校,2所公办学校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的全校学生进行2年的干预,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一定比例的4~6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学校学生经过干预后,健康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5),且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知识的得分与公办学校学生得分的差距有所缩小。干预对学生健康行为的作用不明显,仅体育锻炼的得分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短期学校健康促进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知识水平效果明显,对改善健康行为效果不明显。建议出台全市统一的政策,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健康促进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School nutrition policies can encourage restrictions i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SSB) availability in school food outlets in order to discourage students’ SSB intake.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examine how beverage availability in school vending machines changes over three school years across schools in distinct school nutrition policy contexts. Secondary objectives were to examine how students’ weekday SSB intake varies with time and identify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beverage availability and SSB intake.

Method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used data from the COMPASS study (2013/14–2015/16), representing 7679 students from 78 Canadian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ree provincial school nutrition policy contexts (Alberta – voluntary guidelines, Ontario public – mandatory guidelines, and Ontario private schools – no guidelines). We assessed availability of 10 beverage categories in schools’ vending machines via the COMPASS Schoo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and participants’ intake of three SSB varieties (soft drinks, sweetened coffees/teas, and energy drinks) via a questionnair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xamine whether: i) progression of time and policy group were associated with beverage availability; and, ii) beverage availab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SSB intake.

Results

Ontario public school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han the other policy groups to serve SSBs in their vending machin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flavoured milks. Vending machine beverage availability was consistent over time. Participants’ overall SSB intake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reductions in soft drink intake were partially offset by increased sweetened coffee/tea consumption. Relative to Ontario public schools, attending school in Alberta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frequent energy drink intake and overall SSB intake whereas attending an Ontario private school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frequent soft drink intake, with no differences in overall SSB intake. Few beverage availability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rticipants’ SSB intake.

Conclusions

Mandatory provincial school nutrition policies were predictive of more limited SSB availability in school vending machines. SSB intak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ntario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although we did not detect a direct association between SSB consumption and availability. The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mandatory school nutrition policies,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school- and broader population-level efforts to reduce SSB intak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4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和2所公立学校的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V,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测定。结果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家庭的低亲密度、低知识性、高矛盾性(P<0.01)。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类型一的比率高于常住儿童(P<0.05)。 结论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较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有待于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公办学校与民工子第学校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两者的差异,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苏州市姑苏区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10 311名6~12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8年体检数据计算岁均值、岁平均增长值,拟合同时期不同年龄组小学生的生长趋势曲线图、生长速度曲线图,利用均值比较、x2检验等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初中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各期资料均来源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调查采用分层次、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全国初中教育阶段10 279名七年级学生进入调查队列,2014-2015学年一期追访到9 449人,选取其中1 645名流动儿童作为分析对象。基于调查问卷中的学生自报心理健康量表,采用t检验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645名初中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基线心理健康总体得分为(8.33±3.31)分,比非流动儿童得分(8.03±3.17)高,随时间推移到追踪期升高至(8.60±3.79)分,43.3%的被调查者更高频地出现消极心理状态。性别、认知水平、居住方式、兄弟姐妹数量以及学校排名等对心理健康总体得分产生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流动儿童更加脆弱,且有持续恶化趋势。流动儿童中的女性、认知能力较弱者、不与父母双方同住者、非独生子女以及所在学校排名中等及以上者心理健康状况偏差。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分别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与当地儿童的对比。方法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39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的得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结论南昌市流动儿童学校可能比公立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巫丽琼  刁辉钦  曾劲业  巫清鹏  黄红 《中国校医》2020,34(3):168-169,180
目的 调查分析6 000例学龄期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源市龙川县县城区8所学校的6 00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指标进行调查,采用组间独立t检验方法与其他九市标准进行比较,并计算超重、肥胖发生率。结果 该县6 000例学龄期儿童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各年龄组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男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0,P<0.05)。结论 该县学龄期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高,各年龄组儿童超重、肥胖问题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了解广州市7~12岁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选取广州市流动儿童学校和户籍儿童学校各2所,每所学校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对1 034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67.28% (366/544),34.93% (190/544),均高于户籍儿童的25.9% (127/490)和2.4% (12/490)(x2值分别为176.789,172.984,P值均<0.01).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口腔保健形成率户籍组均高于流动组(P值均<0.01).儿童不同进食甜食习惯和刷牙习惯组间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881,22.244,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流动儿童患龋率较高,儿童与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及保健行为均较差.应加强小学生及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流动儿童家庭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