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小儿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与复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临床儿科杂志》1993,11(5):342-343
心肺初步复苏成功后,病人仍可死于脑功能衰竭或遗留难以恢复的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因此脑复苏已受到广泛重视。在儿科虽然急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成活率不及成人,但如能获得迅速、有效的脑复苏措施,其成活的病例中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脑复苏的现代概念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何庆忠脑复苏是指针对严重脑损伤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维持或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措施。一、病理生理脑损害分原发性脑损害及继发性脑损害。原发性脑损害是指神经系统的最初损害即疾病或损伤开始时所造成的损害。在此...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 encephalopathy以下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脑缺氧所致,多见于足月儿,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少数可发生在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轻者通常预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死亡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能低下、脑性瘫痪、痉挛、癫痫和共济失调等。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轻症、早期窒息由于海豹潜水反射机制的存在产生血液重新分布、心、脑等主要脏  相似文献   

4.
脑复苏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心肺复苏(CPR)的总存活率<10%,且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复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脑复苏失败。脑复苏指脑组织受缺氧缺血损害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措施。一、脑组织特点脑组织有100亿个神经元细胞,相互之间以树突、轴突连结。成人脑质量仅占体质量的2%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病,由此产生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心、脑、肺、肾、肠等脏器损害。本文对窒息新生儿作  相似文献   

6.
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是当前急救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我院救治的6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心肺复苏与高糖血症:附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肺复苏期间高糖血症的发生率高,程度重,其对机体的危害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肺复苏时,往往注重急救操作与复苏药物的应用,忽视了输注液体的性质,常采用含糖液,使血糖明显增高,加剧了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导致严重酸中毒,使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加重,尤对高代谢率的脑组织损害最为显著,给脑复苏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复功成功率。建议心肺复苏期间宜用无糖液或低糖液,脑复苏初期也不宜用高糖液。  相似文献   

8.
任何原因导致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 ,每一个患儿都面临着脑复苏的问题。心脏停搏时间长 ,缺氧性脑损伤就严重 ,缺氧及再灌注后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每一个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的患儿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脑复苏。1 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条件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是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取决于院内外的心肺复苏水平 ,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转运能力等。心肺复苏越及时 ,脑复苏成功率越高。脑复苏成功率与心脏停搏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有效性也非常重要 ,即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脑…  相似文献   

9.
儿童鞍区肿瘤术后高钠血症与脑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儿童鞍区肿瘤术后高钠血症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4月至 2 0 0 2年 10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鞍区肿瘤术后发生高钠性脑损害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5 0例儿童鞍区肿瘤术后 111例出现单纯性高钠血症 ,其中 14例 (12 6 1% )发生高钠性脑损害 ,死亡 4例 (3 6 0 % )。血钠高于 16 0mmol/L时 37 5 %患儿发生高钠性脑损害 ,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 高钠性脑损害是儿童鞍区肿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对远期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提高,脑复苏已成为当今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存活者恢复智力和体力是CPR的最终目的,但经CPR长期存活患儿远期脑功能状态观察较少,目前未见报道。本文对CPR存活出院患儿进行了随访,旨在探讨脑功能障碍与心肺复苏措施的关系,提高小儿心肺复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2,自引:1,他引:272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脏损害42.9%,肺脏损害37.4%,心脏损害33.3%,胃肠损害5.4%;(2)轻度窒息的多器官损害为28.1%,明显低于重症窒息的69.6%(X2=25.25,P<0.01);(3)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孕周、重度窒息、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机械通气相关,而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相似文献   

12.
脑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观点已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将早期紧急复苏,后期脑复苏及其后长期重点监护(Intensive Care)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认识脑复苏的意义,完善脑复苏措施与技术,是目前急救领域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造成多器官损伤和多系统功能障碍 ,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目前有关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机制的研究正受到广泛重视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本文就近年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新生儿窒息产生多器官系统损害的机制一、血流动力学紊乱新生儿窒息后首发的应激反应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刘敬等报道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肠等各脏器血流灌注量减少 ,尤以舒张期末为甚。减少程度分别为 :脑57 %、肾上腺60 %、肾70 %、腹…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和辅助通气在危重症的应用日趋完善,心跳呼吸骤停由于时间紧迫和现场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初步复苏后忽略了它的重要性,使心肺脑复苏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我院ICU 病房经气管插管复苏的43例病人,并对存活出院者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15.
脑复苏60例临床治疗体会天津市儿童医院(300074)张慧,黄敬孚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患儿预后的重要问题,现将我院PICU1988~1995年期间进行脑复苏治疗的60例患儿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呼吸心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后的抢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近代医学复苏术的历史并不久,约一百年前开始开胸直接心脏按压法,使复苏效果为之一新。1960年首次成功地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术后,复苏对象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台上的病人,普通病房乃至各种现场上的许多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过及时胸外心脏按压得以复生。现在心、肺复苏术已广为应用,复苏的技术不断改进,复苏所用器械不断完善,复苏的知识正在普及到广大群众。许多因素促使小儿时期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率相对地比成人高,复苏的成功率也相应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脑、肝、肾等多器官的损害,研究发现对心肌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功能和心脏病理等方面[1].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窒息缺氧后心脏损害对脑氧合的影响,采用美国NIM公司的RumManCWS-200近红外光谱测定仪对40例有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进行脑氧合监测.结果显示40例中有15例有心脏损害,在改善循环和增加活动后他们的脑氧合变化即△OD值明显低于无心脏损害的对照组.两组△OD值分别为4.57%士1.83%和8.16%士3.33%(改善循环)P<0.01;5.23%士2.16%和11.88%±4.53%(增加活动)P<0.001.心脏损害组△OD达峰时间明显长于无心脏损害组,P<0.05.并且与心脏损害的程度有关.在恢复期心脏损害组△OD值和达峰时间均较极期有改善.有3例新生儿在阵发性心动过缓期间脑氧合迅速下降.结果提示围产期窒息缺氧合并心脏损害对脑氧合可产生影响,进一步加重了脑损害.  相似文献   

19.
现场心肺复苏的提高和普及,为复苏争取了时问,且提高了脑复苏的成功率,而复苏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败的重要一环。为此,作者根据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特点,回顾总结了我院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药物使用及其监测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常见急症,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后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与即刻复苏的正确与否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窒息所致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脑损害)及死亡发生率和5分钟Apgar评分关系密切,1分钟窒息严重但5分钟明显好转者,预后多良好;1分钟轻度窒息而5分钟改善不理想者,多系统损害可能性增加。故争分夺秒抢救窒息新生儿,尽快改善Apgar评分,是降低窒息死亡及后遗症的关键。复苏的准备工作对窒息的预测并及时作抢救设备及人员的准备甚为重要。原则上,每次分娩时至少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人员参加,一旦复苏开始,还应备有1~2名复苏技术熟练的人员,以便相互协作。所有抢救设备应定期检查、就近安放,随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