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MSCT增强扫描不同注射速率和穿刺针对造影剂外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不同注射速率和穿刺针对造影剂外渗的影响. 方法:将平扫后需增强的150例患者按照单双日选择不同种类穿刺针(单日使用螺旋头皮针20G,双日使用套管针20G)和不同注射速率(常规增强速度1ml/s≤速度<3 ml/s;血管成像的注射速度3ml/s≤速度≤5ml/s;灌注成像注射速度5ml/s≤速度<8ml/s)分为两组,观察发生造影刺血管外渗几率. 结果:当高速度(3ml/s≤速度≤8ml/s)时,头皮针组更容易引起外渗,与套管针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套管针组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几率明显小于头皮针组(P<0.05). 结论:MSCT增强扫描时使用套管针可减少造影剂血管外渗,有效提高CT增强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疾病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运动规律的磁共振电影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磁共振电影成像研究冠状动脉的运动规律.方法选取不同心率的志愿者35例,使用电影成像序列显示冠状动脉断面的运动轨迹,以5% R-R间期为标准化时间单位(NTU),分析冠状动脉运动轨迹和速度的特征.结果冠状动脉各分支的运动轨迹存在个体差异.当心率小于75 bpm时,RCA和LCX在ECG触发延迟75% R-R的舒张中期和40% R-R的收缩末期运动速度小于3 mm/NTU,LAD在整个心动周期运动速度基本都小于3 mm/NTU.结论心率小于75 bpm时,建议选择舒张中期进行冠状动脉的断层采样或者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 cm宽体探测器CT对心律不齐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由呼吸条件下心率波动≥5 bpm患者资料166例,根据心率波范围分A组(5 bpm≤心率波动≤10 bpm)95例、B组(心率波动10 bpm)71例。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心率分别为68.1±11.4 bpm(A组)、67.6±12.3 bpm(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波动分别为7.8±1.2 bpm(A组)、38.2±35.9 bpm(B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166例患者共评价498分支水平血管,共2 150节段,所有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3分)。与A组比较,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略有下降[4.08±0.56(A组)比3.74±0.52(B组)],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2.2±1.1 mSv和2.6±1.4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 cm宽体探测器CT在心律不齐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成像并结合SSF技术具有可行性,能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不同注射速率和穿刺针对造影剂外渗的影响。方法:将平扫后需增强的150例患者按照单双日选择不同种类穿刺针(单日使用螺旋头皮针20G,双日使用套管针20G)和不同注射速率(常规增强速度1ml/s≤速度〈3ml/s;血管成像的注射速度3ml/s≤速度≤5ml/s;灌注成像注射速度5ml/s≤速度〈8ml/s)分为两组,观察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几率。结果:当高速度(3ml/s≤速度≤8ml/s)时,头皮针组更容易引起外渗,与套管针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套管针组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几率明显小于头皮针组(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时使用套管针可减少造影剂血管外渗,有效提高cT增强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疾病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 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70 bpm),Ⅱ组41例(70~80 bpm),Ⅲ组37...  相似文献   

6.
多排螺旋CT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薄层扫描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能力。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正常人。CT设备使用GELightspeedQX/iUltra。扫描层厚1.25mm,重建间距0.65mm,扫描速度0.5s/圈,螺距0.875,床速8.75mm/圈。造影剂含碘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3.5ml/s,总量80ml,延迟18s后扫描。结果1.25mm薄层重建,肺动脉三、四级、五级及六级分支显示率分别为100%、100%、75%及3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以较好地显示第三~五级肺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双源CT(DSCT)测量不同心率、不同时相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寻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 选取91名DSCT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经临床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按心率分为2组(心率>75次/分组、心率≤75次/分组),每隔5% R-R间期分别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析两组患者舒张期时相的差异及二尖瓣口面积与心率和重建时相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舒张期时相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舒张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两组于R-R间期60%测量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测量二尖瓣瓣口最大面积一般在R-R间期60%;心率与心动周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渗漏与注射速率的关系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CT增强扫描静脉高压注入造影剂发生外渗与注射速率的关系并总结了相应处理措施.使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按2ml/s、2.5ml/s、3ml/s和4ml/s的速率注射,观察造影剂渗漏情况:速率2ml/s外渗1例(0.20%),2.5ml/s外渗6例(0.73%),3ml/s外渗19例(1.75%),3种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发生渗漏后应根据渗漏的范围大小选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时间分辨力-心动周期特性曲线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6例接受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心率采用不同的球管转速,并进行三扇区扫描。采用双扇区和三扇区两种方法重建。对照组为30例心率<65次/分患者,采用350 ms/rot的球管转速扫描,单扇区重建。比较各种球管转速、不同重建算法、不同心率分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双扇区图像质量评分1级1191节段(1191/1708,69.73%),三扇区图像质量评分1级1370节段(1370/1708,80.21%),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1级348节段(348/418,83.25%),双扇区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P<0.001);三扇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P=0.13)。不同球管转速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61)。结论 依照三扇区时间分辨力-心动周期曲线最佳成像条件选择扫描参数,可在65~122次/分的心率范围内获得优质、稳定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变速扫描克服多扇区重建算法引起的心率与球管旋转速度之间的谐振现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66例接受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当心动周期与球管旋转周期比值为2 ∶ 1与3 ∶ 2时形成谐振点,为谐振组,共16例;其余50例为非谐振组。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 谐振组大部分图像质量评分为3级。非谐振组与谐振组心率相同、但选择不同球管旋转速度者图像质量评分全部为1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36.07,P<0.01)。非谐振组50例,共显示540支血管,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分支515支,占95.37%(515/540)。结论 通过变速扫描,可消除心率与球管旋转速度呈谐振状态而对图像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自适应扫描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心率≥65 bpm)采用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模式,数据采集期相根据屏气时心率设定:A组24例患者(65 bpm≤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70%R-R间期,B组27例患者(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40%R-R间期。管电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5 kg/m^2,120 kV;BMI〈25 kg/m^2,100 kV。分别对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A组共评价299段冠状动脉,B组共评价345段冠状动脉。两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3-4分者分别占91.3%和92.2%;评分为1-2分者右冠状动脉(RCA)最多,其次是左回旋支(LCX);心率波动范围3-44 bpm。A组图像质量总体平均评分为(3.53±0.73)分,B组为(3.59±0.63)分。A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为(2.85±0.93)mSv,B组为(3.10±0.86)mSv。结论:双源CT行低剂量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心率≥65 bpm的患者中也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技术条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创性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目前C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双源CT、低剂量双能量CT与256层螺旋CT扫描速度达到或接近0.30s,检查时间达到0.04s。提高了CT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满足在一个心动周期时相内获得重建冠状动脉技术需要。应用中仍然存在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如心率、重建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冠状动脉狭窄与支架再狭窄评价与造影剂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时应用大螺距及高机架转速降低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对胸部仿真体模进行四组扫描。其中A组螺距比0.984:1,机架旋转时间1.0 s;B组螺距比1.531:1,机架旋转时间1.0 s;C组螺距比0.984:1,机架旋转时间0.4 s;D组螺距比1.531:1,机架旋转时间0.4s。将获取的图像利用0.625 mm层厚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层厚5 mm,记录每组图像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轴位5 mm层厚图像的客观噪声。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5 mm层厚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四组图像,客观噪声及X线剂量基本一致。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9.29 s、6.39 s、3.42 s和2.56 s。各组5 mm层厚轴位图像在对GGN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k0.4)。多平面重建图像在对GGN主观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k0.4)。结论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大螺距、高机架旋转时间,可有效地降低扫描时间,防止呼吸伪影的产生。MPR图像空间分辨率略有下降,但轴位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剂量组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26例,扫描参数:采用非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A,探测器选择4mm×1,扫描时间0.5s/圈,层厚4mm;常规剂量组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26例,扫描参数:采用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智能自动毫安秒扫描,探测器选择1mm×16,扫描时间0.5s/圈,螺距0.938,床速15mm/圈,重建层厚5mm,重建间隔5mm。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50mGy和(29.12±3.48)mGy·cm,只为常规剂量组的36.93%和16.47%。两组所得图像质量评估结果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30mA)扫描不仅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而且不影响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及增加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常中脑导水管与鞍区水平脑脊液流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观察正常中脑导水管及鞍区脑脊液的流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筛选32例正常志愿者,分别测量其中脑导水管及鞍区脑脊液流动情况,在正中矢状位T1WI或T2WI图像上选择鞍区及中脑导水管层面,编码速率20cm/s,计算鞍区水平脑脊液流动方向、流速、流量率等情况,并研究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结果正常志愿者中脑导水管及鞍区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表现为双向流动,即收缩期向下流动、舒张期向上流动,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平均向下流速、平均向上流速、平均流速在中脑导水管分别为(5.45±1.64)cm/s[(49.33±40.59)ms]、(5.35±1.91)cm/s[(505.33±106.27)ms]、(3.16±1.12)cm/s、(3.14±0.95)cm/s、(3.12±0.91)cm/s,在鞍区分别为(1.46±0.98)cm/s[(304.69±246.17)ms]、(1.18±0.62)cm/s[(332.12±224.52)ms]、(0.48±0.42)cm/s、(0.69±0.46)cm/s、(0.56±0.32)cm/s;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量率、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量率、平均向下流量率、平均向上流量率、平均流量率、平均净流量率,在中脑导水管分别为(0.053±0.017)ml/s、(0.053±0.019)ml/s、(0.030±0.011)ml/s、(0.031±0.010)ml/s、(0.031±0.010)ml/s、(0.045±0.034)ml/s,在鞍区分别为(0.016±0.010)ml/s、(0.013±0.008)ml/s、(0.044±0.046)ml/s、(0.055±0.003)ml/s、(0.055±0.003)ml/s、(0.036±0.032)ml/s;平均心动周期在中脑导水管为(717.97±89.79)ms,在鞍区为(777.36±175.12)ms。各项测量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脑脊液循环路径中,中脑导水管与鞍区脑脊液流动的参数及时间-速度曲线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剂量对比剂、低流速注射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18.6~24.9 kg/m~2和心率<65次/min的患者,A组60例采用12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9 ml/kg、注射流速5.0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扫描;B组60例采用8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7 ml/kg、注射流速3.5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对比剂均采用碘海醇350 mg I/ml,图像重建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测量2组的CT强化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1分为不可诊断图像。结果 A组管腔内的平均强化CT值略高于B组,B组的图像噪声较A组略高,A组的SNR、CNR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辐射剂量[(0.39±0.02)mSv]较A组显著降低[(4.99±1.3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BMI 18.6~24.9 kg/m~2、心率<65次/min的患者中,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低流速注射扫描,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能够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静脉滴注声学造影剂定量心肌血流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建立持续滴注声振微泡定量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学。方法采用不同滴注速度经犬外周静脉注射射泡造影剂,根据心肌显影效果判定最佳滴注速度。同时重点观察应用心脏程序刺激仪或自制心电解发辅助仪克服现有现声仪器心电触发间隔长度不足的效果。结果:①除0.5ml/min滴注组造影过程中偶见远场轻度衰减,其余两组显效效果佳;②应用心脏程序刺激仪或自制心电触发辅助仪可使超声仪器心电解间隔由9个心动周期稳定性延长至45个心动周期。结论:①1-2ml/min滴注组心肌显影效果好,且其所需造影剂剂量明显低于6ml/min滴注组,建议使用;②心脏程序刺激仪及自制心龟触发辅助仪均匀可有效克服现有超声仪器心电触发间隔长度不足的问题,但心脏程序刺激仪操作略繁琐,建议使用后者。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 :图像无规律出现斜条状伪影 ,伪影随机架顺时针旋转或反时针旋转斜向不同 ,做腰椎间盘扫描时出现伪影的几率高于其他部位 ,扫描第几层出伪影无任何规律。检查分析 :进入DASCHK诊断程序 ,选择第 3项ESTESTADASSINO GRANDISPLAY旋转选 0不旋转 ,按下OK键 ,DAS采集数重建图像正常 ,选择第 3项 ,4 .5s旋转重建图像 1/2靠右侧密度低有两条横向黑带影。做第 4项ESTESTAD诊断程序检查 ,故障现象同上述。做第 5项ENTESTA及第 6项ENTESTA程序检查 ,选择不旋转时 ,重建出的图像正常。选择旋转 4 .5s或 6s旋转速度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童小脑幕下胶质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扫描技术的优化。材料与方法:儿童小脑幕下胶质瘤患儿15例,年龄5-14岁,对照组25例,年龄3-14岁。使用GE1.5T HDx echo speedplus MRI扫描仪,双倍剂量造影剂马根维显(0.2mmol/kg)根据不同患儿血管情况分别以2~4ml/s注入速度通过24G套管针经最佳的血管注射,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磁共振灌注图像质量分为"差""中""优"分为三级,造影剂注射速度2ml/s组灌注图像质量多为"差"(12/17),注射速度3ml/s组多为"中"(14/17),注射速度4ml/s组全为"优"(6/6)。结论:磁共振灌注图像的质量与造影剂注射速度密切相关,造影剂注射速度3ml/s是获得满意磁共振灌注图像的基本条件;而扫描前护士对血管的选择及血管状况的评估是造影剂高速注射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Wistar大鼠胎盘造影对胎鼠及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晚期(孕18~21 d)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B组:高剂量造影剂组,注射剂量为23.6 mg/kg(2.0 ml/kg,11.8 mg/ml);C组:造影剂诊断剂量组,注射剂量为0.236 mg/kg (2.0 ml/kg,0.118 mg/ml).60只Wistar大鼠在未加处理因素前作为基础组.采用A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其具有对比脉冲系列(CPS)超声造影技术,造影时机械指数设在0.23.从孕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或盐水,在造影前后分别测定孕鼠心率、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最低流速比值(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胎鼠心率及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RI、PI和S/D值.结果 造影剂经鼠尾静脉注射7~13 s到达胎盘动脉导管,后迅速从动脉导管呈反向灌注胎鼠胎盘面,经15~26 s胎盘整个组织如伞状均匀充盈造影剂,达到视觉强度最高峰,后造影剂缓慢消退,经3~7 min造影剂消退完毕;在整个造影剂充盈过程中,胎鼠始终未见造影剂灌注,提示造影剂未能通过胎盘屏障.胎鼠和孕鼠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与基础组相比,孕鼠和胎鼠心率均下降(P=0.045,P=0.041),A、B和C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与基础组相比,孕鼠子宫动脉及胎鼠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RI、PI和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晚期孕鼠胎盘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未对胎盘及胎鼠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影响.孕鼠及胎鼠心率在造影后下降可能与低温盐水溶液刺激造成迷走神经兴奋或短时间静脉内推注相对较多盐水容量负荷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