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12例麻风病患者均为1977~2005年在我院确诊病例,复习其完整病历资料,仅对确诊前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临床资料312例麻风患者中男245例,女67例,男女比为3.7:1,年龄15~75岁,平均39.86岁,多菌型254例,少菌型58例。结果麻风病人确诊前延迟时间统计:从发病到首诊,1个月内就诊者68例(21.79%),1个月及以上就诊者244例(78.21%),平均延迟26.08个月;从首诊到确诊,1个月内就诊者55例(17.63%),1个月以上就诊者257例(82.37%),平均延迟22.41个月。麻风病人确诊情况统计:综合医疗机构确诊36例(11.54%),疑似18例(5.77%),漏误诊106例(33.97%);专业防…  相似文献   

3.
6例误诊为麻风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麻风误诊3例     
麻风是一种可以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传染性疾病,易造成误诊,现将3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45岁.因双小腿反复出现红斑、紫癜伴关节肿痛4年余,于2008年3月10日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及小腿出现红斑、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伴有手、足小关节疼痛和肿胀,无晨僵.在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皮损消退,但停药后皮损又出现,长期间歇口服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
麻风误诊2例     
例 1 女 ,5 2岁。因全身皮肤出现红斑 4月 ,颜面及踝部水肿 2月来诊。患者 4月前不明原因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散在分布之暗红及淡红斑 ,无明显自觉症状。即到当地医院就诊 ,按“皮炎”口服强的松及赛庚啶治疗 ,皮损色减轻 ,但无明显消退。 2月前劳累后突感畏寒、发热、乏力、全身皮损明显增多且红肿 ,同时颜面及双踝部发红、水肿 ,晨起加重 ,伴蚁行感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肢端麻木。当地医院先后按“痛风”、“肾性水肿”及“过敏性皮炎”住院治疗 ,分别接受强的松、双氢克尿塞、中药及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感全身肌肉、关节痛加重而来我…  相似文献   

6.
我国90%以上的县麻风患病率都降到了1/10万以下,医生能识别麻风的越来越少,新发现的麻风病例中多数都曾被误诊过,现将我市近10年来被误诊的麻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麻风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11年收治的63例麻风的临床资料。结果麻风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伴有各种类型皮损和神经炎及功能障碍,病程较长,就诊时多为瘤型或偏瘤型麻风。临床医生的诊断流程不规范,病史和体检遗漏项目情况严重。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麻风的警惕性,重视皮肤科门诊对麻风患者初筛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年轻医生进行麻风知识培训,规范麻风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8.
蔡晓丹 《皮肤病与性病》2007,29(3):F0003-F0003
我县于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目标,由于各级医务人员普遍缺乏麻防知识,医生能识别麻风的越来越少,近年新发现的3例麻风病例中都曾被误诊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所有病例均为我县确诊的麻风病例。1.2一般资料1988年后我县发现麻风3例,其中多菌型2例,少菌型1例,男2例,女1例,年龄12~32岁,平均25岁。病程6~96m,平均误诊时间41.3m。1.3误诊情况所有病例都曾多次在村医、卫生院及县级医院,个别在市级或省级综合性医院被误诊过。误诊病种有体癣、花斑癣、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环形红斑、蕈样肉芽肿、皮肤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最…  相似文献   

9.
麻风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20岁。因四肢起丘疹、结节3年余,面部、躯干部起丘疹、结节1年余就诊。1999年11月份患者右大腿部红斑,不久累及整个右下肢,2月后右上肢亦起红斑,渐累及四肢,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结节病,给予氯喹、泼尼松10mg tid等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麻风误诊2例     
我们在临床诊疗中接诊2例麻风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女,65岁.因躯干、双臀及双下肢出现丘疹、结节、斑块1年余,于2005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出现淡红色丘疹,逐渐向双臀及双下肢扩散,并增大形成结节、斑块,不对称分布,少许皮损出现溃破、渗液、结痂、鳞屑,无明显瘙痒,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浙江省2010年麻风误诊情况,为麻风防治提供依据及为相关医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中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医生警惕性下降、麻风临床表现复杂和诊断水平不高是主要原因.结论:在麻风低流行省份,提高医生的警惕性、强化麻风知识培训和麻风防治体制上创新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前麻风已经比较少见,我科诊治1例界限类麻风患者,在当地医院曾被误诊为“药物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省一直处于麻风低流行状态,自基本消灭麻风达标验收以后,新发现麻风患者愈加少见,最近我们收治1例被误诊的界限类偏瘤型麻风(BL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Ⅱ型麻风反应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2例误诊的Ⅱ型麻风反应病例。2例患者均反复高热、全身红色痛性结节,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组织学检查找到麻风杆菌。  相似文献   

15.
麻风误诊2例     
患者1,男,27岁。头发、眉毛脱落,面部皮肤脱屑4年伴麻木2年,曾被误诊为"面部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斑秃、甲减"等,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瘤型麻风。患者2,男,65岁。全身散在皮疹3年,加重1个月,曾被误诊为"皮炎、体癣、玫瑰糠疹’’等,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4 3岁 ,因手足麻木 3年 ,躯干四肢起红斑 1年 ,于 2 0 0 0年 10月来诊。患者 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手足麻木 ,曾在本地及省内多家医院诊治 ,均诊为末梢神经炎 ,用过多种维生素及“营养”神经的药物 ,无明显效果。近 1年来 ,逐渐出现双臂、双小腿麻木 ,手足对冷热觉不敏感 ,并在前胸、后背起红斑 ,不痒 ,遂来本所就诊。详细询问病史 ,2 5年前 ,其父亲的舅舅患过麻风病 ,现已去世。入院查体 :体温 37.2℃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双眉外三分之一脱落 ,双睑结膜、眼结膜充血 ,鼻粘膜充血并轻度肿胀 ,面部弥漫性浸润 ,躯干四肢散在浸润…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9岁。面部红斑、丘疹、丘疱疹、斑块反复6年余,累及四肢、腰背1年余。曾被误诊为"面部湿疹"、"光敏性湿疹"、"激素依懒性皮炎",经组织液涂片麻风菌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瘤型麻风。予多菌型方案联合化疗。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0岁.全身反复丘疹、结节4年,加重伴疼痛2年.4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臂伸侧出现蚕豆至核桃大红色结节,边界欠清,逐渐延伸至屈侧、躯干、颜面及双下肢.  相似文献   

19.
瘤型麻风误诊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35岁。颜面、耳、躯干、四肢皮肤发生斑疹、结节8个月,曾误诊为“结节病”、“神经纤维瘤病”、“蕈样肉芽肿”,经皮损切开涂片抗酸染色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6岁,全身红斑、结节10年,加重1个月。患者曾多次于外院就诊,以"皮炎""泛发性湿疹""结节性红斑"治疗,无明显好转。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全身大小不一红斑、结节,两侧尺神经、左侧腓总神经轻度增粗。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深部血管周围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其中可见泡沫样细胞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麻风结节性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