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相关因素。方法 对9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9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成功5例,4例死亡,病死率44.4%。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几分钟内出血量可达2000ml以上,出血原因较复杂,且病死率高,呼吸和循环衰竭是其直接死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抢救治疗方法及分析抢救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经治疗达到止血目的,1例抢救失败死亡.结论合理的治疗措施和及时的预防处理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抢救措施。方法对16例鼻咽癌行放疗后出现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抢救方法(前后鼻孔填塞、手术止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总结。结果鼻咽部大出血发生在首程治疗4例(25%),复发再治者12例(75%);4例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7例大出血未能控制,在1~3天内死亡,5例抢救成功,但2年内相继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发生在鼻咽部肿瘤复发者最多,与颅底骨质破坏关系密切,出血凶猛死亡率高,DSA检查和动脉栓塞是诊治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 本文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大出血病人,抢救方法主要为前后鼻孔填塞.结果 6例(60%)抢救成功.结论 后鼻孔填塞是目前可行的主要止血措施.出血控制后要加强对鼻咽原发灶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及时有效的鼻腔填塞和周到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治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的11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急救过程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次11例患者急救成功7例,占63.64%;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由于大出血导致窒息性死亡,1例由于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紧急的急诊急救并通过合理的护理,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的救治措施。方法分析14例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经治疗达到止血目的,2例抢救失败死亡。结论及时合理使用各种止血措施和必要的预防处理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CT检查示:鼻咽癌复发茎突前后间隙均受累及25例,侵犯颅底伴骨质破坏17例,并侵犯海绵窦及颈内动脉7例,鼻窦受侵犯6例。24例行前后鼻孔填塞鼻腔、鼻咽止血,7例填塞止血难以控制,行颈外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5例抢救成功(78.13%),拆除填塞物后未再出血,5例未拆除填塞物自动出院,5例病人因用力咳嗽或擤鼻,再次发生出血,需要重新填塞,2例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组织硬化及血管损伤,复发鼻咽癌组织容易糜烂、坏死导致大出血。伴有张口困难者及鼻腔粘连者止血困难,可行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放疗后合并鼻咽出血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鼻咽部痂皮坏死肉芽出血60.87%(14/23),鼻咽癌局部复发出血21.74%(5/23),鼻咽部假性动脉瘤出血17.39%(4/23);患者救治期间由于大出血死亡5例,止血成功...  相似文献   

9.
鼻咽部放疗后大出血是鼻咽癌晚期,尤其是复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病死原因,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侵犯血管以及大剂量放疗对鼻咽部组织损伤所致,发病特点为迅速、反复、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如果观察、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在极短时间内死亡.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鼻咽癌复发患者,入院第2天出现大出血,经过一系列止血、扩容、输血治疗后出血停止.现将该次抢救病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宁雪坚 《华夏医学》2005,18(1):122-123
鼻咽癌常见于我国南方各省,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行为,其治疗手段以放疗为主,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较多,其中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但来势凶猛,病死率高,现对笔者经治的10例鼻咽癌大出血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人,行选择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及病变供血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2例行造影及颅外供血动脉栓塞成功,9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有颈内动脉供血;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0.5~8年,死亡4例,其中1例1月后再次大出血后死亡;11例未再出血,4例行栓赛后再次行放射治疗。结论动脉栓塞是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血介入诊疗中DSA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2000年4月至2010年3月共完成56例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鼻咽部侧位动态影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价:分为能明确出血动脉、出血部位和不能明确病变供血血管两组。结果 56例患者中42例可见明确对比剂外溢和肿瘤血管征象,明确出血责任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的止血效果。14例需加其它体位和方法才能明确诊断。结论通过选择合适技术参数:即患者的相对体位、对比剂技术参数的设定、图象后处理技术等对确保鼻咽癌放疗后出血介入诊疗图像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28例患者,口服阿奇霉素,0.25g/d,疗程6个月。通过VAS评分与Lund—Mackay鼻窦CT影像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评分及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结束后3个月与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临床总有效率达85.7%。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在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5例,选择同期鼻咽部炎症患者20例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 K1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TK1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前后鼻咽癌组的TK1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鼻咽癌组的TK1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鼻咽癌Ⅰ~Ⅱ期的TK1均低于Ⅲ~Ⅳ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均低于淋巴结转移(P<0.05),颈神经未侵犯低于颈神经侵犯(P<0.05),颅底未受侵低于颅底受侵(P<0.05),未分化癌高于高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P<0.05)。TNM Ⅳ期、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TK1表达较高(P<0.05)。结论 TK1可反映鼻咽癌患者的肿瘤负荷和增殖活性,对鼻咽癌诊断、监测病情和预后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淋巴结的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状态,为放疗补量或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90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27例颈部残留64枚淋巴结,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照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将患者分为两组:肿瘤残余组(残余组)和无肿瘤残余组(无残余组),分析超声检查中两组放疗后残留淋巴结的长径、血流分布模式及淋巴门形态。结果超声检查显示,残余组淋巴结长径明显大于无残留组,淋巴结内血流速度较快,血流模式分型以Ⅲ和Ⅳ型为主,淋巴门变形、缺如比例明显增高(87.5%)。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价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颈部残余淋巴结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瑞吉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口腔黏膜炎所致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多瑞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中及结束后镇痛作用、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能耐受。结论:多瑞吉用于鼻咽癌放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的作用强,不良反应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治疗顺利完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