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 方法 对4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的变化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 患者经利培酮8周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下降( P<0.01);同时,患者血清PRL水平显著升高(P<0.01). 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但易导致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利培酮在治疗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比43例使用过3种和3种以上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大于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换用前和换用后2、4、6周未进行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换药4周后PANSS减分率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2,P〈0.01),副反应量表(TESS)换药前后差异显著(t=2.50,P〈0.05),说明国产利培酮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较传统抗精神病药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肌注利培酮微球(RLAI)组及口服利培酮片组,治疗12周。在治疗第1、4、8、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基线比较,PANSS评分自4周末以后均出现显著差异,两组疗效相当。RLAI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口服利培酮片组(P〈0.05)。结论肌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RLAI组的不良反应较口服利培酮少而轻。肌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比口服利培酮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培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胶囊组(36例)作为研究组,利培酮片剂组(3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二组药物平均治疗量分别为(5±1.82)mg/d,(4.2±1.29)mg/d,疗程8周。疗效指标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指标包括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结束时,二组PANSS评分较入组时均明显减低(P<0.01),PANSS总减分率:利培酮胶囊组为(50.38±11.3)%,利培酮片剂组为(51.85±12.4)%;临床总有效率:利培酮胶囊组为86.11%,利培酮片剂组为88.88%,二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剂型,但和利培酮片剂相比,在平均治疗剂量和起效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精神病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 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性精神病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精神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于治疗老年性精神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治疗老年性精神病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4):327-328
对4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平均剂量(4.73±1.97)mg/d,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总有效率95%,锥体外系发生率37.5%。剂量>6mg/d时,锥体外系发生率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剂量<6mg/d时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琥珀酸(succinate)的抗精神疾病作用。方法①在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上灌胃给药琥珀酸0.1,0.4,0.8 g.kg-1,30 min后测定后放电时程和Racine’s分级并与给药前比较。②5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利培酮合并琥珀酸治疗(研究组)和单独的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定药物疗效,TES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①琥珀酸灌胃给药(0.8 g.kg-1),在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上,可缩短点燃后放电时程ADD(P<0.05),降低Racine’s分级(P<0.01);②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兴奋因子分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嗜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琥珀酸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减副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进行对照研究,采用PANSS、BPRS、TESS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进行评分。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喹硫平有效率72.65%,显效率60.41%,利培酮有效率75.08%,显效率65.2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较利培酮组不良反应轻微,尤其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组几乎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结论:喹硫平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病人易耐受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齐拉西酮)与B组(利培酮),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4、8周末,A组与B组患者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A组治疗第4、8周末PANS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治疗第4、8周末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A组的总有效率达86.7%,虽然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83.3%,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周末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0%,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40%,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较利培酮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卓菲)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利培酮在治疗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对比43例使用过3种和3种以上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大于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换用前和换用后2、4、6周末进行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结果换药4周后PANSS减分率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2,P<0.01),副反应量表(TESS)换药前后差异显著(t=2.50,P<0.05),说明国产利培酮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较传统抗精神病药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血清S100B蛋白动态改变及S100B蛋白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及4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脐血及生后第1、3、7天血清S100B蛋白变化进行分析,生后第3 ̄5天对窒息儿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1)窒息组脐血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第1 ̄7天内轻度窒息患儿血清S100B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重度窒息患儿血清S100B蛋白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生后第7天重度窒息患儿血清S100B蛋白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1)。(3)头颅CT检查阳性的患儿生后第3天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T检查阴性患儿(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早产儿尿S100B蛋白对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SEH-IV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早产儿84例于生后24h及120h留尿测定尿S100B蛋白,同时观察临床表现及头颅B超检查,对早产儿SEH-IVH进行早期评估。结果:SEH-IVH组(27例)尿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4例),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SEH-IVHⅠ级16例,SEH~IVHⅡ级8例,SEH-IVHⅢ级3例,尿S100B蛋白随SEH-IVH分级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SEH-IVH 27例中13例在生后24h时尿S100B蛋白即升高,10例为生后120h检测时升高,4例变化趋势平稳;对照组44例S100B蛋白动态检测呈下降趋势。84例早产儿其中痊愈54例,好转27例.恶化及死亡3例,病情恶化及死亡者尿S100B蛋白水平最高,24h可高达(8.32±1.90)μg/L。结论:动态监测尿S100B蛋白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早产儿SEH-IVH可早期做出更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100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来自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200例并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进一步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105例)及易损斑块组(95例)2组,以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中S100B、hs‐CRP水平,并与年龄及性别匹配的19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S100B水平在易损斑块组中较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在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S100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hs‐CRP在易损斑块组中较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的升高(P<0.01),而在稳定斑块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S100B在易损斑块CAS患者组中明显升高,S100B可能参与了CAS斑块的形成,调节S100B可能成为抗CA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血管加低血压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酮酸乙酯处理组(EP组)3组,每组24只,各组再分成再灌注1、12、24 h等3个亚组,EP组于恢复血流即刻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然后每隔6小时注射1次,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亚组均在相应时点取股动脉血,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然后断头取脑,取海马区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损伤细胞。结果 F组内三个亚组的血清S100B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IR组、EP组两组组内比较,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S100B蛋白逐渐升高(P<0.05), 但在同一时点,EP组均低于IR组(P<0.05)。海马区切片显示,IR组、EP组两组,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损伤细胞逐渐增多(P<0.05),但两组同一时点亚组比较,EP组损伤细胞少于IR组(P<0.05)。结论 丙酮酸乙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支持及对症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72例HIE患儿血S100B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S100B蛋白水平均有下降,高压氧治疗组血S100B蛋白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S100B蛋白下降幅度与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明显降低HIE患儿血S100B蛋白水平,可通过检测血S100B蛋白的浓度来判断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组)40例和正常对照者(以下简称对照组)40例,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患者的病情和认知功能,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4),而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应答和持续性错误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患者组WMS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和记忆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PANSS的总分、阴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7、0.405,P均<0.05),与WCST中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及非持续性错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3、0.359和0.378,P均<0.05),与WMS中的短时记忆呈负相关(r为-0.32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水平升高越明显,表明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和认知损害程度就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作为一种生物学指标在颅脑损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脑损伤40例,伤后4 h、24 h、72 h、7 d抽取血液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以GCS≤8分者为重伤组,共24例,以GCS≥9分者为非重伤组,共16例,比较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有无差异性,另将其结果与患者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伤后4 h、24 h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增高,且于24 h达到高峰,伤后一周趋于正常。重伤组伤后24 h、72 h的S100B蛋白含量与非重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预后恶劣组9例,预后良好组31例,预后恶劣组平均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预后恶劣组中伤后7天血清S100B在正常水平以上的有4例,预后良好组中血清S100B在正常水平以上仅有2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在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足月窒息新生儿的血清S100B含量对于新生儿HIE诊断和新生儿窒息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74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前3天的血清S100B含量,做出HIE诊断,并跟踪2年,观察预后结果,对血清S100B检测结果与新生儿HIE诊断结果和新生儿窒息预后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ROC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天的血清S100B含量>7.86μg/L,可以诊断为中度或重度HIE,灵敏度为61%,特异性为95%;高于9.28μg/L,其预后结果很可能是脑瘫或死亡,灵敏度为61%,特异性为92%。结论血清S100B可以用作新生儿HIE诊断和新生儿窒息预后判断的辅助性生物化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早期检测血清S-100B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脑损伤的早期发现及远期(12月时)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02例有窒息史的新生儿出生~24h、出生后48~72 h和生后7d的血清S-100B水平,同时随访至12月并检测发育上(DQ),与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新生儿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窒息儿中各时间段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中HIE病儿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HIE症状者.出生~24h、出生后48~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升高者,12月时DQ明显异常.结论 血清S-100B蛋白可作为早期发现窒息儿中是否存在脑损伤(特别是HIE)的主要指标及判断其远期预后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