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告诫人们在秋冬季节要遵循自然界“秋主收、冬主藏”的规律,注重蓄养阴精。那么,冬季应如何养阴?  相似文献   

2.
张丽 《科学养生》2012,(1):12-12
因为天气突然转冷,老公没能及时增添衣服,感冒了。女儿见爸爸不住地擦鼻涕,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跑到我跟前,懂事地对我说:"妈妈,爸爸感冒了,你快给他做一碗治感冒的粥吧。"看样子,女儿记住了上次感冒时,我替她熬粥治好感冒的事了。我拍了拍女儿的头,笑着指了指锅,告诉她,我正在给你爸爸熬粥呢。  相似文献   

3.
吕远 《科学养生》2009,(12):20-21
40岁的罗女士平常身体挺好,但有个老毛病,一到秋冬季节,手脚就会冰凉。为此,她戏称自己是个“冷血动物”。她尝试着找中医调理,医生告诉她,手脚容易冰冷,多是属于气血虚,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肾气不足,所以白露过后要及时调理。  相似文献   

4.
“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相濡以沫一生的老年夫妻的共同愿望。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一对相亲相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几十年的老年伴侣,一方的突然去世,对另一方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难免的,甚至相当严重,在短期内可以产生忧郁、痛苦、焦虑和情绪压抑,这种现象称为“居丧综合征”。[编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开始大幅度降低,在这个时节,许多人都开始或轻或重地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这种现象,往往就是在低温的刺激下,关节炎症状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是秋冬季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常菜,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冬季,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俗语说得好,“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是个宝,家家户户离不了。但是,随着现在食物的日渐丰富,现在的大白菜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受欢迎了,同时,人们对大白菜的了解还不够,很少有人想过,在那些只有大白菜吃的年代,为什么人还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其实,大白菜有很多人们未曾了解的“功能”,这些“功能”,也许会在悄然间就帮了我们的大忙。  相似文献   

7.
人过中年,会渐显腿脚不灵便,进而步履蹒跚而现出老态,所以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 但是,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和一个体弱的同龄人相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差别可达15年左右。因此,中年人加强腿脚的锻炼,可以在接近老境时仍保持步履的矫健,推迟衰老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韦敏 《养生月刊》2013,34(2):132-133
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人到中年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之为"灰色心理",其原因是由于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长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到与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脱节,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灰色心理"得不到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如何克服"灰色心理"呢?首先,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至死亡。这是人类所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为  相似文献   

9.
影片《投名状》火热上映后,很多人被片中赵二虎和姜午阳的兄弟情深深打动。而庞青云,为了成就自己的野心,不惜加害兄弟。尽管这样的结局中他有几分被逼无奈,但是这样的朋友仍然会让人胆战心惊,说不定哪天就会不小心送了性命。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对我们生活有严重影响的朋友呢?心理学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名词—有毒朋友,其中一类就是指这种人。  相似文献   

10.
德龙 《家庭中医药》2006,13(3):46-47
“星期一综合征”是一种情绪障碍,有轻有重,因人而异。其基本起因在于人们经过周末两天生活节奏和内容完全不同的休息和放松,到了星期一早上,生理和心理指标都无法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缓冲机制失调。上班族的周兴奋曲线一般是星期一最低,星期二以后逐渐上升,到了星期五晚上达到最高峰,星期天下午又开始下滑,星期一再次滑到谷底,周而复始,年年月月,除了假日的介入。  相似文献   

11.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多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或者波动,促使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冯利华 《四川中医》2007,25(4):38-39
五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其别称“豺漆”、“豺节”的命名理据主要来源于它枝茎上的刺针,其意义是指带有棘刺的药物,而“豺节”又是“豺漆”的音讹。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节是背部腧穴定位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古医籍中相关脊柱解剖学记载进行论证,发现其现行定位有待商榷,并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新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要素——旋律和节奏的“和”与“节”的思想,对中医理论、疾病防治和养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崇尚“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中医学领域,“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和法”。“节”的思想则主要影响到中医学的养生观念,主张通过有节制的饮食、起居、工作以及性生活达到全神调气、葆精养元,促进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双足与保健》2009,(6):16-18
炎热的三伏天,人们都感觉到热、憋闷、很多人有晕乎乎的感觉。医生提醒,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小心中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时病”与“时令节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时感冒也称时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与时令节候的更迭密切相关。治当谨察四时六节之主令,首当审时辨证,再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因而在整个辨治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时令与时病的相关因素,使之理、法、方、药一线贯穿,验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是中医脏象学说的起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理病理概念。脏腑之间分工合作在心的主导下肺的治节下进行着有条不紊,而规律不息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给学生讲授《素问.刺禁论第五十二》时,学生普遍对"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很感兴趣,却又不易理解,故在此作一解析。原文载:岐伯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后人对“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或不作具体解释,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引申,颇多争议,却无定论。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是属中医“臌胀”“积聚”等范畴。多由湿热留滞、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损伤肝、脾、肾功能,气滞、血瘀、水停所致。  相似文献   

20.
孙荣 《吉林中医药》2011,31(2):96-97
从字义来看,治节应为安定、和谐、节气之义,大到自然的节气,小到人的生长收藏的节气;从词性来看,治节理解为动词治理、调节有待商榷。从原文上下文意来看,每一脏腑均具"治节"功能,而不应该单独认为肺脏有"治节"的作用;从天人合一来看,肺主皮毛、司卫气,春夏秋冬,天气变化,皮毛腠理随之开合,都依赖于肺的调节功能,而"肺,气之本也",肺应该具有调节人体周期、节气的生理功能;从肺的功能来看,"治节"乃是人体气血顺畅、脏腑和谐的整体表现,是肺作为"相傅之官"协调、制约十二官生理功能的结果,体现了肺在十二官中的特殊地位,起到了安定、和谐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