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胱抑素(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孙春霞  孙善卫  张瑞彪 《河北医药》2010,32(18):2531-253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在进展性脑卒中不同时间段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应用依达拉奉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组,n=40)、非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n=36),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6、12、24hhs-CRP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前上述因子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h2组上述指标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h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明显降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随时间延长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测定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静滴,1次/d,连用14d。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80例行微创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10例健康人血清做健康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治疗后第15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IL-8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TNF-α、IL-8含量达峰时间早。对照组患者TNF-α、IL-8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TNF-α、IL-8水平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8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7):1451-145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拉西坦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MDA、IL-6水平测得值对照组,而SOD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拉西坦联用治疗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脑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时华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23-12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IL-8的影响。方法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hs-CRP、IL-8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5。两组治疗后的hs-CRP、IL-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能降低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与胞磷胆碱钠组血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的NIHSS评分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脑保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胞磷胆碱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8):1508-151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MDA、IL-6水平测得值对照组,而SOD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脑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芪血通络片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20年9至2021年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入院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15 m L+生理盐水100 m L,iv gtt,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血通络片4片,po,tid。2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氧化应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GSHPx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IL-8、TNF-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IL-8、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均有P<0.05。经χ2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沂市铁路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症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外周阻力(TPR)、动态阻力(D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m、V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活血益气方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研究纳入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基础上服用活血益气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结论 活血益气方联合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琳 《中国医药科学》2019,(11):230-23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0例在予对照组同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较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d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治疗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s-CRP、TNF-α和IL-8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降低梗死后炎症因子,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秦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10-2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ET、MMP-9及NSE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可以降低它们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