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胃黏膜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3(TIPE3)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该院确诊的胃黏膜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黏膜病变的不同阶段,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NAG)组(n=33)、肠化生(IM)组(n=40)、胃癌(GC)组(n=27),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34例作对照组。观察受试者Hp感染情况。比较不同阶段病变胃黏膜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α、β-catenin、GSK-3β、Wnt1)及TIPE3表达水平。结果 胃黏膜病变患者Hp感染率为71.00%(71/100),高于对照组的32.35%(11/34)(P<0.05)。胃黏膜病变患者TNF-α、IL-6、IL-17、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IM组和GC组患者TNF-α、IL-6、IL-17、IFN-γ水平显著高于N...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炎症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8(IL-8)可能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降解连接性组织基质蛋白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时的细胞凋亡,导致斑块脆性破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改变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从免疫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因子角度探讨Hcy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1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TNF-α、IL-6、ET、NO,根据血清Hcy浓度分为Q1组、Q2组、Q3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指标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cy对TNF-α、IL-6、ET、NO的具体影响。结果:①Q2、Q3组Hcy、TNF-α、IL-6、ET均较Q1组明显升高而NO明显降低(均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与TNF-α、IL-6、ET呈正相关(r=0.676、0.852、0.730),与NO呈负相关(r=-0.637);③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TNF-α、IL-6、ET升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但是NO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与TNF-α、IL-6、ET、NO具有相关性,高Hcy可能导致免疫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参与老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炎前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4种单核因子是介导体内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有遗传史的原发性高血压(EH)子代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有EH遗传史的患者及其子代和正常人群及其子代血清IL-6、TNF-α水平,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患者比正常人群血清IL-6、TNF-α明显升高(P〈0.01),②有高血压遗传史的子代和正常人群的子代相比,前者血清IL-6、TNF-α高于后者(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IL-6、TNF-α升高,而在他们血压正常的子代中也增高,提示:高血压可引起机体内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从而参与和促进了高血压的发展,这种高的IL-6、TNF-α水平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48例)和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kB(NF-kB)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0)、白介素-6(IL-6)分泌的相关性。方法2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k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k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b-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k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F-kB表达增高,细胞因子(TNF-αβ、IL-1β、IL-6)分泌增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通过NF-kB表达的上调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0、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以反复性、发作性的呼吸困难为表现,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多认为是在遗传基础上受到体内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EOS)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激发下发病,以气道慢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AHR)为显著特点,其中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细胞中的效应因子,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哮喘疾病发病机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原因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是各种肝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多起病凶险,发展迅猛,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医治难度极大,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缺少特效药物来控制。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研究指出细胞因子与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肝细胞坏死、再生、免疫修复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不同角度综述了细胞因子与肝衰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综述了与肝细胞生长有关的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损伤修复相关的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SDF-1β)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还有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33]。  相似文献   

10.
围术期细胞因子与肾损伤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术期机体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血浆中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同时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IL-1受体拮抗因子(IL-1ra)和TNF-α可溶性受体(sTNF-R)也相应升高。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影响着损伤脏器组织的修复及转归。肾脏不仅仅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靶器官,而且在维持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等的关系。方法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5例T2DM患者与25例正常对照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测定sICAM-1,IL-1β,TNF-α,IL-6,hs-CRP及瘦素。结果在T2DM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IMT与血清sICAM-1,hs-CRP,SBP,IL-1β,IL-6及瘦素呈正相关。血清sICAM-1与SBP,DBP,hs-CRP,IL-1β,IL-6及TNF-α呈正相关。血清瘦素与性别、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sICAM-1、瘦素进入方程,DM发生As与变量ICAM-1、瘦素呈正相关。结论T2DM发生As与sICAM-1,CRP,SBP,IL-1β,IL-6及瘦素等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呈正相关,血清sICAM-1、瘦素是T2DM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Hb、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P〈0.01);随着Hb水平的降低,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变化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F患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和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室重构加重化。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和结局.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宿主本身胃癌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多态性被认为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H.pylori感染及IL-4、PTPN-1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卢敬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299-1302
目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及咳嗽症状评分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轻度组42例,重度组26例。30例同期检查并且年龄相仿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3组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e globulin-E,Ig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进行检测,分析可能引起过敏性咳嗽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儿IgE、IL-6、IL-8、TNF-α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患儿IgE、IL-6、IL-8、TNF-α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儿咳嗽严重程度与IgE、IL-6、IL-8、TNF-α呈正相关(P<0.05)。将IgE、IL-6、IL-8、TNF-α、咳嗽症状评分、ACT评分作为引起过敏性咳嗽的自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IgE、IL-6、IL-8、TNF-α、咳嗽症状评分、ACT评分均是引起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OR值>1的因素做ROC曲线分析,ROC曲线面积(AUC)表现为IgE>ACT评分>咳嗽症状评分>IL-6>TNF-α>IL-8。结论:IgE、IL-6、IL-8、TNF-α均是引起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其中IgE升高,可能引发患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5.
张艺  王洁华  杜建民  冯梅 《浙江医学》2006,28(10):859-860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FC与体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与FC有关的细胞因子测定多限于外周血。血液中的IL-1β、IL-6、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泌,本文通过测定脂多糖(LPS)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IL—1β、IE-6、TNF-α水平,旨在了解FC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1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病例180例及其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308例,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以及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启动子区域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呈高度连锁不平衡(D’=0.862,R^2=0.721,P=0.000),未发现IL-1B(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显性模型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 I)分别为0.95(0.62-1.47)和0.85(0.55-1.31);IL-1RN变异基因型(1/2和2/2)可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调整OR=1.32,95%C I=0.71-2.36);分层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组中,IL-1RN变异基因型(1/2、2/2)显著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调整OR=2.03,95%C I=1.02-4.80)。结论IL-1RN基因多态性和H.pylori感染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舌苔胃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不同舌苔胃癌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模式。方法临床收集134例不同舌苔的胃癌患者和93例不同舌苔的非胃癌人群,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多因素关联分析舌苔类型和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舌苔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α(IL-17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苔色分析发现,黄苔和白苔胃癌患者血清IL-17α水平中值分别为3.062和3.98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IL-17α区分白苔与黄苔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计算线下区域面积(AUC)(95%CI)分别为72.7%、91.3%和0.639(0.539-0.739),截断值为6.033 ng/L,而且,类似的趋势在非胃癌人群中得到了验证。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同种舌苔胃癌患者内部,20种血清炎症因子显著正相关占主导地位,然而,在不同舌苔胃癌患者之间显著负相关占主导地位。结论血清IL-17α水平能够显著区分白苔和黄苔、白苔-黄苔、薄苔-厚苔可能反映了胃癌患者体内相反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Sui GP  Pan KF  Zhou T  Zhang L  Li JF  Xu G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479-148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基因家族中IL-1β-31/-511位点、IL-1RN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NTR)的多态性及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使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来自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现场人群与北京肿瘤医院标本库部分临床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PCR反应扩增目的片断,DHPLC分析中,采用非变性按片段长度分离双链DNA法分析IL-1RN VNTR基因型。采用部分变性法分析IL-1β-31/-511位点基因型,结果测序证实。结果 IL-1β-31基因型多态和IL-1RN基因VNTR,在弥漫型和肠型胃癌中,均不增加胃癌发病风险。IL-1β-511位点的T携带子在高发现场组胃癌中,增高胃癌发病风险(OR=5.414,95% CI:3.038-9.647)。T携带子在肠型胃癌中增高胃癌发病风险,OR=3.833(95% CI:2.282-6.438)。男性的T携带子在弥漫型胃癌中增高胃癌发病风险OR=3.464(95%CI:1.394-8.608)。对照组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三组,IL-1β-31基因多态性、IL-1RN VNTR在不同的病变阶段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IL-1β-511位点在各病变阶段的T携带子基因型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意义,均可明显增加现场组胃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IL-1β-31基因型和IL-1RN基因VNTR不增加胃癌发病风险。IL-1β-511T基因型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关联持续存在于癌前病变各阶段。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并没有特异性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AD的进展。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均已经证实在AD患者中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0.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外科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有关两种手术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血清IL-18、IL-1β和TFN-α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