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主产的中药材三七和草果上污染真菌的主要类群,分析这2种常用药材上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方法:采集来源于云南不同地区市售的三七、草果药材,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药材表面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三七污染真菌以淡紫拟青霉和橘青霉为优势菌;草果污染菌中的优势菌为淡紫拟青霉和黄曲霉。结论:根据三七和草果上污染菌的情况,在云南地区三七存在橘青霉毒素污染的风险,草果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梦月  庞晓慧 《中草药》2018,49(16):3933-3941
近年来,药材污染真菌毒素事件时有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真菌毒素能引发肝毒性、肾毒性等重大毒性反应,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生命健康。曲霉属真菌是污染中药材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对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可对中药材真菌毒素污染进行早期风险预警,这对保障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曲霉属真菌的分类、鉴定以及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同时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中药材污染真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药品安全及合格率。本文对国内外药材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了建立中药材中各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阐述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简要介绍真菌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为保证用药安全,完善中药材品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娟  高微微  唐丹  蔡飞  杨美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647-2651
目的:对7种受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根类药材进行污染真菌的分析,了解可能引起这些药材毒素污染的主要真菌类群。方法:用单孢分离法挑取药材表面的污染真菌,根据形态学及DNA序列特征对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7份根类药材样品分离到6属17种真菌,其中青霉属真菌为主要污染真菌,有9个种,镰刀菌属3个种,曲霉属2个种,其他属3个种。结论:根类药材的真菌污染情况亟需重视,赭曲霉毒素A产生菌在药材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北京市零售药店僵蚕饮片表面所含真菌的种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养僵蚕表面真菌,进行纯化,获得单一菌株。结合真菌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DNA条形码三种方法鉴 定僵蚕表面真菌。结果:从僵蚕饮片表面共获得真菌227株,共计10种。其中的8种真菌得到准确鉴定结果,2 种真菌为未知菌株。结论:初步了解北京市零售药店僵蚕表面真菌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云南主产的3种中药材上污染真菌的种类及其在贮藏过程中菌群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三七,草果,肾茶等3种市售药材表面上的污染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药材放置室温下贮藏3~6个月后,观察真菌菌群变化。结果 3种中药材原始样品污染真菌数量均较少,贮藏期超过3个月后拟青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的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三七上的优势污染菌为淡紫拟青霉和橘青霉,这两种菌在贮藏后期数量明显增加,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在贮藏后期也有分布。草果原始样品中存在少量黑曲霉,贮藏3个月后淡紫拟青霉和橘青霉大量增加。肾茶上的淡紫拟青霉和茄病镰刀菌随贮藏期的延长大量增加,并有黄曲霉出现。结论 3种中药材在贮存过程中污染真菌数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推测存在黄曲霉毒素、橘青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及同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绞股蓝在我国民间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近几年来国内外用作滋补强壮药。为了开发利用绞股蓝属植物资源,作者对本属国产13种2变种植物进行了生药学的研究。绞股蓝属植物生药形态组织的研究表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在种间有所不同;其生药形态特征与植物亲缘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部4种绞股蓝中黄酮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临润  黄明珠 《中草药》2007,38(4):618-619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系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藤本植物,产于亚洲热带和东亚,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及长江以南15个省,野生资源极为丰富。药理学研究证明,绞股蓝具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和抗疲劳作用,延长细胞寿命,调节血脂、降低血糖水平,增强肌体免疫等功能。197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及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液体培养法对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其醇提物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最佳生长天数为7天;同时分离到3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甘露醇(Ⅰ)、D-果糖(Ⅱ)、L-2-O-甲基-手-肌醇(Ⅲ).结论:对其生长天数进行研究,以优化其培养条件,同时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属植物亲缘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NA条形码ITS,matK,rbcL,psbA-trnH 4个片段,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 9个种及变种共38份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以雪胆属罗锅底Hemsleya macrosperma作为外类群,运用PAUP 4.0b1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基于ITS序列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绞股蓝属下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①在NJ树和严格一致树中,广布种绞股蓝G. pentaphyllum var.pentaphyllum的8个个体没有形成单系分支;②怀疑长梗绞股蓝G. longipes 和光叶绞股蓝G. laxum是否应为独立的种;③支持绞股蓝属植物亚属的分类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药材上主要污染真菌的分离方法,并分析三七、柴胡和党参的污染真菌情况。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结合稀释平板法考察药材种类(A)、摇床转速(B)、振摇时间(C)和培养基种类(D)对真菌总数、曲霉菌和青霉菌分离效果的影响,曲霉菌和青霉菌根据形态进行鉴定。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MS/MS)检测三种药材上黄曲霉毒素(AFs)的污染情况。结果:药材上真菌总数和曲霉菌的最优分离条件为转速130 r·min-1,振摇时间15 min,YES培养基;青霉菌的最优分离条件为转速160 r·min-1,振摇时间30 min,PDA培养基。党参上的真菌总数高于三七和柴胡,三种药材上曲霉菌数均高于青霉菌数。柴胡上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为4.54μg·kg-1,三七和党参上未检出AFs。结论:分离条件对分离结果有一定影响,三种药材上曲霉属真菌的污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 HT-2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aetominine (1),fumiquinazoline J(2),fumitremorgin C(3),cyclotryprostatin B(4),(3S,6S,12S,13S)-(+)-verruculogen TR-2(5),gliotoxin(6),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7),didehydrobisdethio-bis (methylthio)gliotoxin(8),helvolic acid(9),pseurotin A(10),麦角甾醇(11),2,5-dimethylresorcinol(12),胸腺嘧啶(13)。结论 所得化合物包括硫代二酮哌嗪类3个,喹唑啉类生物碱2个,吲哚类生物碱3个,螺内酰胺类生物碱1个,降三萜1个,甾体类等共13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陆地真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粗多糖的提取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绞股蓝粗多糖的提取与初步分析。绞股蓝粗多糖是从绞股蓝中提取的,其收率为6%。总多糖是由葡萄糖、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粗多糖中总多糖含量不低于8%。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广西葫芦科Cucurbitae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Blume一新记录种——翅茎绞股蓝CrynostemmacaulopterumS.Z.He。该种在广西乐业县石灰岩山地和丛林沟边均有分布,以茎三棱形、具狭翅而明显区别于同属其他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蒋玲艳  郭志刚  王翀  赵桂仿 《中草药》2009,40(7):1123-1127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nrDNA ITS碱基序列的差异,以期分析绞股蓝的地理分布与ITS基因型的相关性,为我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PCR克隆测序,MegAlign(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PAUP4.0b1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最大简约树.结果 绞股蓝ITS区长度为658~659 bp,变异位点为8.48%,信息位点为2.72%.不同地区的样品在碱基的量、信息位点的碱基位置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TS基因型与绞股蓝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部分不一致,可能主要是因为纹股蓝种内复杂的倍性.结论 ITS序列可作为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而要确定不同地区的绞股蓝合理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芪内生真菌AR-15-1的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方法:内生真菌AR-15-1是采用组织学方法分离自恒山黄芪的根部,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环二肽成分的分离使用柱色谱法,HPLC法结合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波谱表征分析。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15-1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从AR-15-1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到8个环二肽化合物,分别为环(脯-甘)二肽(1),环(脯-亮)二肽(2),环(脯-异亮)二肽(3),环(脯-缬)二肽(4),环(苯丙-甘)二肽(5),环(苯丙-丙)二肽(6),环(苯丙-络)二肽(7)和环(苯丙-脯)二肽(8)。结论:环二肽类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部分环二肽化合物已被发现是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绞股蓝同功酶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绞股蓝为名贵药食两用中药,品种多性状相似易混。用同功酶谱从生化水平建立起生产上推广的绞股蓝种质档案,为其新品种选育和提纯复状提供种质鉴别依据。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绞股蓝的同功酶谱。结果恩五叶蜜,恩七叶甜,绞股蓝,原变种,八叶自然株系的酶带数依次为9,9,9,10;酶带颜色依次为4深5浅,2深7浅,3深6浅,2深8浅;酶带宽度依次为6.00~8.56 nm,4.87~6.61 mm,6.01~6.84 mm,4.87~6.61 mm;酶带R f值依次为0.14~0.90,0.16~0.93,0.14~0.76,0.07~0.89。结论研究发现,它们的同功酶有较大差异,从生化分子水平证明它们是不同的品种,可作为绞股蓝种质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上的真菌污染状况鲜有研究,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因此,该文基于Illumina NovaSeq...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hem(Thunb)Makinor的全草,具有抑制肿瘤、降低血脂、清热解毒、止咳祛痰[1-2]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市售绞股蓝保健茶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市售七种绞股蓝保健茶进行外观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和人参皂甙Rb1含量测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用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加工成的粗粉或短段,薄层层析也显示含有基本相同的成份,但其中人参皂甙Rb1含量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