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蕴文  戴苏泉 《临床荟萃》1996,11(13):618-619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血压计临时测量血压,这成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方式,但偶测血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精确性较差,同时不能正确地评价降压药物的效应,更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mbu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则可以提供24小时血压资料,以利于精确的高血压诊断和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本文将对其临床作用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诊断方面进  相似文献   

2.
荆媛  宋执敬 《临床荟萃》1997,12(20):938-939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无白大衣效应和安慰剂反应,用其来评价降压药物疗效具有客观、全面、动态等优点。我们自1994年8月开始应用24小时ABPM前瞻性地观察了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其诊断符合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8~82(平均56.4±2.3)岁,原发性高血压Ⅰ期9例,Ⅱ期22例,Ⅲ期5例,病史0.5~18(平均2.8±1.3)年。  相似文献   

3.
廖爱能  彭红英  王玉  李晓玫 《临床荟萃》2009,24(19):1698-1701
目的了解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81例CKD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调整降压治疗至少两周后的临床资料,药物治疗情况,诊室血压(CBP)及ABPM资料并分析。根据每日限定剂量数(DDD)计算方法量化患者每日降压药物量。ABPM采用携带式血压监测仪(Mobil-0GRAPH S/N B03441)完成,应用Hypertension Management Software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根据24小时平均血压与CBP测定结果比较,12.4%(10/81)的患者表现为隐性高血压;8.6%(7/81)的患者有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均有夜间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91.4%(74/81)的患者存在血压节律异常;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均高于白天。该组患者利尿剂使用率仅19.8%,显著低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结论ABPM能为CKD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判断及节律观察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尿毒症患者不同偶测血压(CBP)水平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75例服用或未用降压药物的尿毒症患者,男性4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2.4±16.5)岁,尿毒症病程平均(27.9±34.8)月.根据CBP结果分为正常血压组;1、2、3级高血压组;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结果4组资料显示随CBP值升高,ABPM值亦升高;各组ABPM均低于CBP值,随着血压分级的提高,其ABPM24小时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相应升高,各组间存在着非常显著,或显著性差异.随着血压总体水平的提高,血压负荷也增加,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增加明显,本文各组的夜间血压负荷均高于日间.在6例未服降压药的正常血压尿毒症患者中发现,5/6例有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4/6例血压负荷异常,2/6例ABPM升高.75例中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者为64例,占83%.结论尿毒症ABPM水平与CBP水平呈正比.尿毒症高血压患者ABPM特点与高血压患者相似,血压正常的尿毒症ABPM存在异常改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董莲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53-1354
目的:观察治疗后偶测血压(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结果。方法:对134例经过治疗、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并留取24h尿测尿蛋白,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压完全控制的占17.91%(A组),血压控制不好但昼夜节律存在者占8.95%(B组);血压控制尚好但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26.86%(C组);血压控制不好且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46.28%(D组)。B,C,D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肥厚(LVH)均较A组高。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仅CBP正常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控制情况,而要行ABPM了解24h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真正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丽霞  张崇德 《临床荟萃》1997,12(20):930-932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近年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测、药物疗效的判断明显优于偶测血压,正常人24小时血压呈昼夜变异。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波动规律及观察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络活喜对动态血压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随测血压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42例,经ABPM检测筛选,按照White等提出的ABPM高血压诊断标准,即24小时血压白天>18.7/12kPa(140/90mmHg),夜间>16/10.7kPa(120/80mmHg),占所测血压值次数≥50%者36例入选,男21例,女15例,年龄59.7±9.2(46~75岁),其中高血压病1期2例,Ⅱ期28例,Ⅲ期6例。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英  葛国平 《临床荟萃》2001,16(5):204-204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ing,ABPM)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与科研。现通过ABPM分析揭示不同年龄组血压特征 ,以指导临床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75例 ,其中男 12 0例 ,女 5 5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和降压药物干预的前提下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Spacelabs,90 2 17) ,设置白天 (6∶ 0 0~ 2 1∶ 0 0 )每2 0分钟 ,夜晚每 6 0分钟自动充气测压并贮存记录 ,2 4小时后于电脑系统中回放。有效血压监测次数 >应测次数的…  相似文献   

8.
血压监测是临床高血压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自从1962年Sokolow发明动态血压检测仪以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过去的20年间动态血压监测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在欧洲和美国已经被认为是高血压诊治的理想选择。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ABPM明显优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本文将对ABPM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林祥  余泽洪 《临床荟萃》1996,11(17):812-813
有研究表明,随着收缩血压(SBP)或舒张血压(DBP)的上升,死亡率继续不断增高,于是在治疗高血压曾有“越低越好”的观点。但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及冠心病治疗过程存在过度降压,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而这些药物均有降压作用,为探讨这些药物在治疗高血压与冠心病的过程中是否引起过度降压,将我院收治的使用上述药物的160例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压动态监测(ABPM)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均为住院的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硫氮唑酮,心得安,美多心安及硝酸异山梨醇酯等药物,将病例分两组:①高血压组,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共11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调整用药后的变化。方法:对133例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随后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进行用药调整,用药调整至白昼血压稳定在正常值之内后一周,再次行ABPM。结果:第一次ABPM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杓型)28例,占2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105例,占79%;第二次ABPM结果:105例再次受测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正常93例,占88%,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2例,占11%。结论:依据ABPM结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降压药物选择及给药时间调整,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还可以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从而更趋全面地纠正血压异常。ABPM的应用对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调整用药后的变化.方法 对133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随后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进行用药调整,用药调整至白昼血压稳定在正常值之后1周,再次行(ABPM).结果 第一次ABPM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勺形)28例,占2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勺形、反勺形、超勺形)105例,占79%:第二次ABPM结果:105例再次受测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正常93例,占88%,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2例,占11%.结论 根据ABPM结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降压药物选择及给药时间调整,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还可以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从而更趋全面的纠正血压异常.ABPM的应用对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initory,ABPM)使人们对血压及其波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皮质下梗死 (SI)多发生于深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流在其发病机制中作用已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 35例高血压伴有 SI患者和 33例老年高血压的 ABPM及随测血压 (CBP),探讨 ABPM在临床防治 SI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按 WHO诊断标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5例。均停服降压药 1周以上。其中 35例经临床表现及 MRI或 CT确诊伴有皮质下幕上梗死 (SI组 ),男 22例,女 13例,年龄 48~ 75(58.8± 7.3…  相似文献   

13.
赵秀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6-2016,F0003
高血压是心血管最常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可以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其患病率、致残率高,危害甚重,而且因多数高血压患者无自觉症状,致残甚至致命性的脑卒中可能是患者首发的临床表现,被称为隐形杀手.血压测量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按测量的形式分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动态血压.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依靠诊室测量血压(CBP),但CBP常受到心理及人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欧美国家已被认为是高血压诊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及家庭血压测量(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和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性,得出最优血压识别和管理模式。方法对OBPM、ABPM和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性价比、对靶器官损害的预测意义、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不良结局和进展及血压变异性(BPV)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OBPM相比,ABPM在初步诊断高血压上性价比最高,HBPM在高血压患者的长期自我管理方面性价比最优。在高血压人群中,HBPM和ABPM在预测心血管事件、脑卒中、终末期肾脏病及全因死亡率等不良结局方面比OBPM有着更高的临床价值,且HBPM在临床实践中更有优势。对于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将ABPM和HBPM所得血压值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有利于延缓患者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且减少患者长期透析治疗的需要,其中ABPM更胜一筹。OBPM、ABPM和HBPM得出的BPV都具有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意义,然而HBPM表现更为突出。结论与OBPM相比,ABPM在初步诊断高血压及CKD患者的血压控制上最优;HBPM在预测靶器官损害、评估BPV及高血压的长期管理中临床实际运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W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值、诊室血压(CBP)值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BPM、CBP血压测量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PM、CBP血压测量值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WCH患者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314例有症状的患者监测24 h血压,8:00~22:00每30 min测血压1次,22:00~8:00每6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结果检出夜间低下型189例,全日型45例,夜间血压上升型54例,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26例,根据血压与心率的关系,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及用药时间。结论偶测血压增高者,不应轻易诊断为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物,应行动态血压监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先红  唐肃敏  章茂顺 《华西医学》2003,18(4):556-556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 (ABPM)评价某一降压药物的疗效近年来常有报道 ,但对单一与联合服用降压药物的对照研究较为少见 ,我们采用ABPM追踪观察部分单一或联合服用降压药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1~ 2年 ,对其疗效进行对照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观察对象为我院老干部科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共 5 2例 ,观察对象全部符合 1999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1〕,并且均为 2~ 3级高血压患者。其中单一用药 2 8例 ,年龄 71 75±10 89岁 ,男 2 3例、女 5例 ,服用的药物分别是 :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伊那普利、培哚普利。联…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也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相关。腕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具有全面、客观、动态、方便等优点,掌握其ABPM变化规律,对高血压的诊疗、疗效、预后及判断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合理护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7年8月-2009年4月应用腕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1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数据真实、可靠,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期药物治疗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3例老年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监测(ABPM),观察血压峰值、计算血压负荷值、昼夜变化率等。分别以血压增高次数、血压负荷值为动态血压的主要诊断标准,观察降压药物的疗效。结果33例患者中仅有4例(12.1%)血压负荷值〈10%,88%以上的患者血压控制的不理想,且仍为收缩期血压的增高。药物剂量不足,不能坚持长期按时用药和用药长时间不更换,不能因人而异是治疗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是根据个体血压增高的特点、血压峰值的时间指导患者灵活、科学用药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们根据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其发展速度将高血压危象分为伴有急性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急症(E-mergency)和不伴靶器官急性损害的高血压急症(Urgency)[1~5]。前者血压常在33.3/17.3kPa以上,因而需要迅速处理,在几小时内使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后者血压水平虽与前者相同,但仅有很轻或无靶器官损害,可在24小时内使血压降低。现就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治疗近况作一概述。1 治疗高血压危象药物的临床选择[1,4,5]高血压急症时,临床选用降压药物主要依据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