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肤癣菌在一般情况下主要侵袭人体表皮的角质层,引起常见的体股癣、手足癣及甲癣,但在特殊条件下可导致深在感染,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我们诊治的须癣毛癣菌引起的肉芽肿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道罕见由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共同感染引起的面癣1例。患者女性,70岁,反复左面部红斑伴瘙痒1年。取皮损鳞屑直接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培养分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给予口服特比萘芬及外用抗真菌软膏3周后治愈。随访3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全身多处皮肤深部感染。全身多处反复出现皮疹4月,加剧10天。面部、大腿部及指甲部皮损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生长。诊断须癣毛癣菌。抗真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面癣误诊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皮肤癣菌侵犯面部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称为面癣,实际是体癣在面部的特殊型,常因表现特殊而不被临床医生所认识。现报道2例被误诊的面癣。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10岁。面部斑块、丘疹、脓疱3个月,有宠物接触史。皮肤科情况:右额部见一5.0cm×3.0cm红色斑块,间以丘疹、少许脓疱。实验室检查:血CD413.6%(25.8%~41.6%),真菌培养分离出须癣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脂肪内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炎性细胞浸润,伴脓肿形成。诊断:须癣毛癣菌所致皮肤癣菌肉芽肿。  相似文献   

6.
面癣误诊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皮肤上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谓之体癣。通常把发生在面部的皮肤丝状菌 (如石膏毛癣、狗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等 )感染谓之面癣 (Tineafacialis)。皮损特点为红斑、丘疹、水疱、脱屑 ,常从中心向外扩张 ,形成环状或多环状 ,中间有自愈倾向 ,现将1例因误诊误治 1年多而加重的面癣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0岁 ,山东人。因面部起皮疹 14个月就诊。自述 1998年 9月在右眉上方出现一环形皮损 ,色红 ,1cm× 2cm大小 ,伴瘙痒。当时诊为“皮炎” ,予“肤轻作者单位 :1北京煤碳总医院皮肤科 ,1 0 0 0 2 8…  相似文献   

7.
红色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癣菌可以引起毛发、表皮和甲板感染,一般不侵犯皮下或深部组织,但在一定情况下可侵犯不含角蛋白的皮下组织,由于比较少见,常被忽视。可引起深在型感染的皮肤癣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深在型皮肤癣菌病临床分为蜂窝状毛囊类型、脓癣型、Majocchi肉芽肿型、皮下组织脓肿型、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4岁。面部红斑2月余,加重1周就诊。真菌培养鉴定为断发毛癣菌。组织病理PAS染色可见菌丝。诊断:断发毛癣菌所致面部肉芽肿。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9岁。右下肢红斑2个月,全身丘疹伴剧烈瘙痒2周。有动物接触史。真菌培养分离出须癣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在真皮中部毛囊和毛干内见菌丝结构。诊断为须癣毛癣菌所致皮肤癣菌肉芽肿。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石膏样毛癣菌病16例报告山东高密市皮肤病防治站徐海涛山东高密市兽医站邱纯森临床资料:由牛传染相邻3个住户共16例石膏样毛癣菌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32岁,病期半个月至1.5个月,仅面部发病者3例,手部4例,全身散发者9例,饲养员21人,...  相似文献   

11.
须癣毛癣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须癣毛癣菌的DNA分型,了解DNA型别与形态学分型,有性型型别,以及与菌种来源地区,与人体感染部位之间的关系。用氯化苄法提取DNA,以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须癣毛癣功42株以及部分其它皮肤癣菌和我科保藏的菌种Arthroderma8株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2.
脓癣(Kerio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的皮肤癣菌感染,国内报道不多.其分离所得的致病菌种绝大多数为发外型的石膏样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少数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由堇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所致的脓癣较少见到,现将我所收治的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难辨认癣的临床特点、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难辨认癣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致病菌种。结果共收集到难辨认癣患者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29.11±21.89)岁。主要发病部位:面部21例(42.86%)、四肢8例(16.33%)、躯干5例(10.20%)。其中误诊为湿疹22例(44.90%)、神经性皮炎8例(16.33%)、面部皮炎6例(12.24%)。41例(83.67%)患者曾经使用过非抗真菌药物治疗,8例(16.33%)未使用过任何药物治疗。致病菌:须癣毛癣菌23例(46.94%),红色毛癣菌21例(42.86%),犬小孢子菌3例(6.12%),断发毛癣菌2例(4.08%)。结论难辨认癣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农村居民多于城镇居民;该病最常见于面部,容易被误诊为皮炎湿疹类疾病;外用糖皮质激素与该疾病有关,与致病菌种类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难辨认癣主要致病菌是须癣毛癣菌及红色毛癣菌。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毳毛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毳毛所致,儿童发病率较高,常感染面部,临床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皮损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有丘疹、丘疱疹隆起于皮面。重症患者炎症反应较重,可见脓疱、糜烂、渗出、脱屑、结痂等。真菌直接镜检可见毳毛上菌丝和/或孢子。局部抗真菌治疗无效,需系统抗真菌治疗。由于该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高,故本文对毳毛癣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成人面部难辨认癣患者的临床特点,共分析12例成人难辨认癣,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4~73岁,平均60.5岁,病程6~42个月,平均16.2个月。发病前均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皮损表现:6例为湿疹样,3例为银屑病样,2例为脂溢性皮炎样,1例为玫瑰痤疮样。12例患者皮损真菌镜检均为阳性,7例真菌培养中4例为须癣毛癣菌,1例为红色毛癣菌。12例均合并足癣,2例合并股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外构建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方法 用牛Ⅰ型胶原溶液复合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3 d后,在其表面利用气液界面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12 d得到组织工程皮肤,取新鲜的须癣毛癣菌悬液5 μl对其进行感染,分别在12、24、48、72 h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 结果 成纤维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结构致密均匀的组织工程真皮,其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良好的组织工程表皮。须癣毛癣菌感染该组织工程皮肤后,随时间延长,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须癣毛癣菌对组织工程皮肤结构的破坏逐渐加重,至48 h,表皮破坏最明显,至72 h,组织工程皮肤的整体结构被菌丝和孢子所替代。 结论 初步建立了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7.
头癣主要见于儿童,成人患者少见,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增多而呈上升趋势,黑点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亦称毛癣菌头癣.我科门诊发现1例紫色毛癣菌感染的黑点癣,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0岁.因头皮屑增多、脱发伴瘙痒3个月于2010年11月8日就诊.患者自述3个月前头皮屑增多、痒,搔抓致渗血、结痂,有较多鳞屑附着,伴脱发,病损缓慢发展累及头皮前半部.外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及糠酸莫米松软膏(艾洛松)外用治疗,效果不佳,头皮瘙痒加剧,皮损渐扩大,脱发增多.遂就诊于我科.患者既往体检,无足癣、甲癣、体癣病史,其亲属无类似病史.家中未喂养宠物.患者经常到美容院洗头.  相似文献   

18.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PCR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传统鉴别主要依据培养形态、生理生化等方法,但红色毛癣菌的菌落产红现象受培养基类型、 pH、培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我们应用 PCR方法,以微小卫星 DNA引物,对这 2种癣菌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它们区分开来。 泳道 1为 Markerλ DNA/EcoRⅠ+ HindⅢ,泳道 2、 7、 8、 9为红色毛癣菌,泳道 3~ 6为须癣毛癣菌 图 1 (GACA)4作引物的 PCR扩增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菌株:本研究采用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 23株 ,须癣毛癣菌临床分离株 11株。红色毛癣菌中 11株来自上海…  相似文献   

19.
从1949-1983年,我科门诊真菌室培养阳性的红色毛癣菌感染8586例.本文总结了有记录可查的3673例红色毛癣菌病的表皮、甲板、毛发和深在组织的临床表现,与病原菌关系,鉴别诊断及菌学特点.提出皮肤癣菌病按病原菌(不是按解剖部位)命名和分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红色毛癣菌菌落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与感染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138株,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红色毛癣菌进行表型分型,利用红色毛癣菌特异性引物扩增TRS-1区重复序列进行种内基因分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感染部位的相关性。结果:138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3种菌落表型:绒毛型、沟纹型和粉末型;分离出5型基因型,其中Type1 64株,Type2 18株,Type3 19株,Type4 12株,Type5 25株。红色毛癣菌的表型和基因型与感染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红色毛癣菌的菌落表型与基因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菌株来源有关而与感染部位无关,可为判断复发和再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