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额囟骨为留存于额囟处之独立小骨,亦称额顶骨Frontoparietale或颅顶骨us bregmaticum,成圆形或菱形,可插入顶骨或额骨之间,亦可依冠状缝方向分为二骨。分为三骨者也有报导。此骨在卷尾猴类Gebiden为常见,在人类则很少见。本例额囟骨见于一得自广西武鸣县的中年男性顱骨,保留有完全的额中缝。此额囟骨即位于额中缝、矢状缝与冠状缝作十字形交汇处。全骨分为大小形状不一的8块小骨,分离缝由颅顶外面直达顱腔内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国人额中缝变异的发生率和分类情况。材料考察标本来源于学院解剖标本库的200个颅骨中筛选出的12例额中缝尚未愈合的枯骨标本(未成人1例),性别未作分析。方法采用人类学非测量观察和体质测量考察方法。结果非测量观察发现12例额中缝变异标本中有1例疑似未成年人颅骨,其余11例属于成年。在200例颅骨中额中缝出现率考察:总概率为6.0%,属于完全性额中缝11例(5.5%),属不完全额中缝1例(0.5%)。12例额中缝颅型观察:属于长头型4例(占33%),中头型5例(占42%),短头型3例(占25%)。额中缝外形分类:微波型3例(占25%),浅锯齿型5例(占42%),深锯齿型4例(占33%)。额中缝前后连接类型考察:前后十字型8例(占66.6%),前错位3例(占25%),后错位1例(占8.3%)。体质测量:对11例完整性额中缝其中9例进行了测量统计,平均数为122.7 mm。X-影像考察:对2号和4号完整性额中缝标本进行前正位X-影像平片观察分析,发现2例额中缝影像均为连续锯齿型,其缝间嵌合边缘形态与相邻矢状缝形态结构相似,未见缝间骨阴影。结论根据以上考察结果初步分析,额中缝变异的发生,可能系额骨发生过程中,两侧骨化中心分别骨化,后期中央额缝没有骨性融合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胎头是胎体的最大部分,约占胎儿身长的1/4,胎头方向的确定与分娩顺利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对母儿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如果产妇产程需要通过确定胎头方位来决定分娩方式时,正确检查胎头方向,对于及时矫正胎位,促进顺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胎儿的头颅由七块扁平骨组成,即两块顶骨、两块额骨、两块源骨及一块枕骨构成。骨与骨之间的缝隙称为颅缝,分别有矢状缝,冠状缝、人字缝及额缝。颅缝交界的空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法医尸检时发现一例罕见的先天性冠状缝巨大开裂童颅。女尸,12岁,尸长 140 cm,头皮完整,未检见外伤,剥离头皮,见颅骨冠状缝巨大开裂,双顶骨及额骨各自锯齿状骨牙完整,蝶枕结合未骨化,颞骨鳞部与乳突尚未完全骨性愈合,测量得颅长(goop)15 cm,颅宽(eu-eu)12 cm,颅高(ba-b)12 cm,冠状缝全长 18.7 cm,矢状缝长10. 5 cm,人字缝左长 7. 7 cm,右长 7. 5 cm,其中冠状缝最大裂开宽 0. 7 cm,最小裂开宽 0. 2 cm,左顾骨鳞部与乳突间未完全愈合的磷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确立骨组织数据的基准参照点,为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昆明市区10例,汉族、30岁±1岁男性的正常额骨和股骨新鲜解剖学教学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制作骨磨片。获取额骨鳞部垂直位、水平位骨磨片和股骨中段水平位骨磨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的类型和各自的细胞数量(代表骨组织所占百分比例);并测量骨细胞的长径、宽径和厚径。分别直接测量与应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量“额鳞中部”新鲜骨、脱脂脱水骨和煅烧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结果 :额骨鳞部骨组织分为编织骨(62.0%)、板层骨(28.8%)和束状骨(9.2%)3种类型;骨细胞亦呈扁椭圆形,但体积大于股骨骨细胞;其中编织骨骨细胞椭圆面平行于颅骨表面。股骨中份骨组织分为骨单位(68.5%)、间骨板(27.3%)和环骨板(4.2%)3种类型;股骨多数骨细胞长径与骨单位中央管平行。“额鳞中部”新鲜骨、脱脂脱水骨和煅烧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6074。结论 :获得一特定人群中额骨与股骨的骨细胞的方向和径值、骨组织的类型和占比,确立了骨组织结构数据的一个基准参照点。额鳞中部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范静平 《解剖与临床》1999,4(4):240-244
3筛窦的界限及其毗邻结构 3.1 上界(筛顶壁)亦即颅窝底部,筛顶壁为一前窄后宽,向内向后倾斜的骨板,是额骨眶板的内侧部分,很薄,由前向后呈15度角倾斜向下,长28.2mm,前端宽7.5mm,后端宽9.6mm,厚为0.9mm。筛顶的外侧为额骨眶板的外侧部,内侧与筛板连接,此外骨壁极薄,是手术中最易造成颅底损伤和脑脊液鼻漏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完全额中缝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作成年(约70岁)男性颅骨标本时,发现2例颅骨有额缝,为完全额中缝,由前囟点至鼻根点,缝长约12cm,将额骨分为左右两块(图1)。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hBMP-2/胶原膜复合物对扩张力作用下大鼠顶骨矢状缝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10周龄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扩张组,扩张加胶原膜置入组,扩张加rhBMP-2/胶原膜复合物置入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顶骨矢状缝扩张模型,4周后处死动物,完整取下大鼠顶骨,去除表面的软组织,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矢状缝处的组织改建情况,同时用放免法检测矢状缝的骨钙素含量以及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该处的钙离子含量。结果:施加扩张力后,矢状缝中新骨形成活跃,rhBMP-2/胶原膜复合物置入组形成特有的骨质桥连接;rhBMP-2/胶原膜复合物置入组的骨钙素和钙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rhBMP-2/胶原膜复合物可以促进扩张力作用下大鼠顶骨矢状缝中新骨再生;提示临床上可以用它来加速扩弓后骨缝组织的新骨形成,从而减少扩弓复发率和缩短扩弓后的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9.
背景:正畸医生常常通过扩大腭中缝矫正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骨形成蛋白2可以诱导骨和软骨的形成,促进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重建。然而关于骨形成蛋白2在腭中缝牵张成骨中的时间空间表达规律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在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方法:实验选用80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将初始力值为50 g的腭中缝扩大簧黏接到大鼠两侧上颌牙列上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模型,牵张1,4,7,14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分析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在各加力时间点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腭中缝扩张后骨形成蛋白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存在时空表达差异,主要定位于腭中缝纤维组织、软骨细胞层、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胞浆及其细胞外基质。同时,骨形成蛋白2 mRNA表达也明显上调。提示腭中缝牵张力可刺激骨缝中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的合成,在骨缝塑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僰人颅骨的非测量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僰人”10个头颅 (男 6,女 4 ) 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 ,发现在额中缝等 7项指标“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有显著差异 ( P<0 .0 5或 P<0 .0 1) ,与壮族人颅之间在翼区等 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外发现“人”6例成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 ,其牙槽窝消失 ,牙槽缘骨质吸收 ,表明“僰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 ;“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 ,推测与其某种以头顶负重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额缝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收集了库尔勒地区19具人体骨骼标本,从中发现2例额骨有额缝,缝长约15cm,将额骨分为左右两块。据郑思竞、黄瀛主编的《中国人体质调查续集》,额缝出现率:完整的为7.28%,不完鳖的为9.85%。额缝出现于各种颅型之中,额缝的存在提匪临床工作者注意与额骨骨折病人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额骨孤立性浆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9岁。无意中发现右额部单个半球形肿物伴骨痛2个月,肿物界清,质软。局部无红、肿,但肿物有压痛。患者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近期肿块无明显变化。X线示,右侧额骨的骨质破坏,骨质缺损区上、下径长约45mm。其余颅骨及四肢、躯干骨均末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Bo人颅骨的非测量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Bo人”10个头颅(男6,女4)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发现在额中缝等7项指标“Bo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与壮族人颅之间在冀区等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外发现“Bo人”6例成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其牙槽窝消失,牙槽缘骨质吸收,表明“Bo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Bo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推测与其某种以头顶负重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6岁。发现额顶部肿物并迅速增大3个月于2006年4月26日入院,头颅MRI示:头颅额骨、顶骨可见骨质早虫蚀样破坏,骨皮质不连续,周围可见多个软组织肿块影,内见长条形致密钙化影(图1)。术中见肿瘤位于额顶部头皮同,向下穿透颅骨及硬脑膜侵入颅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特征点抽取的闭合曲线快速检测法在颅盖骨图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颅盖骨图像提取出来并进行细化处理后,从图论的观点出发,提取图中的端点、歧点和叉点,根据Euler公式计算图像中的边数和顶点数,由此判断颅盖骨是否闭合。结果:测试已明确诊断的61幅从第三脑室上部层面到大脑皮层下部层面的CT图像,结果有56幅判断正确,正确率为91.8%。结论:实验表明,此方法可以用来判断颅盖骨的闭合情况。  相似文献   

16.
足月分娩男胎 ,体重 2 2 0 0克 ,坐高 2 5 2cm。1 大体观察 胎头大、呈长椭圆形 ,头围 34 2cm ,头最宽处横径 9 5cm ,前后最大径 1 1 7cm ,胎头占全身长 1 / 2 ,左右上肢不等长 ,右侧上肢 5 8cm ,左侧上肢 5 1cm ,手只有 4指 ,下肢长 1 5 6cm。两侧无耳廓 ,左右可见黄豆大小的耳结节 ,外耳道闭锁 ,尿道下裂 ,裂口位于阴茎头腹侧。2 解剖观察  ( 1 )头部顶骨、枕骨、额骨发育尚可。前囟、后囟、骨缝非常明显 ,脑与颅盖扩展。前囟左右横径 3 4cm ,前后径 3 4cm ,后囟左右横径 3 1cm ,上下横径 1 9cm ,矢状缝…  相似文献   

17.
<正> 对西安、银川地区的480个成人颅骨进行分类和观察,结果:完全额中缝者48个(10%);不完全额中缝者24个(5%),其中1/3以下13例,1/3~2/3者6例,2/3以上5例。两类缝的上、下端均以偏右者多见。额中缝的种族差别明显,现代中国人和欧洲人出现率最高(8~13),多者达15%。澳大利亚人和黑种人最低,在1%左右。我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因全身抽搐2小时于1997年12月19日入院。近8年内间断性全身抽搐8~9次,每次发作:双眼斜视,头偏向一侧,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约3~5分钟,无大小便失禁,醒后感头痛,头晕,疲劳。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体征。CT检查:右额部颅板下见5.0cm×6.0cm×5.0cm低密度区,CT值为10~13HU,边界清楚,右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大脑前镰左移,额骨变薄,增强扫描,右额部低密度病灶区显示清晰,未见强化,提示:右额叶占位,蛛网膜囊肿可能大。临床诊断:右额叶颞顶部蛛网膜囊肿继发性癫…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颅骨形态学观测的过程中,发现颅骨变异,出现顶间骨,为积累国人资料,现报道如下。此颅骨为成年人,出土地域、性别不详,外形完整,正常大小,无明显外形畸形。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未现骨性愈合现象;在颅的后面观,位于上项线以上,人字缝之间,有一近似三角形的骨块(图1),其右上缘为29.3 m,左上缘为32.4 mm,横径为51.4 mm,纵径为28.1 mm,此顶间骨再分成  相似文献   

20.
取上海出土200具成年男性颅,依据《人体骨骼测量方法》,对骨腭的腭形、腭正中缝、腭园枕、腭横缝及腭长、腭宽和腭深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