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介入(TRI)、股动脉介入(TFI)治疗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左心衰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63例,根据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TRI组70例,TFI组93例.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6.95±24.26) min,两组患者平均术后卧床时间为(13.45±9.13)h,TFI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高于TRI组(P<0.05);16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2%,TFI组发生率明显高于TRI组(P <0.05);163例患者中总复发率为13.5%,TFI组复发率明显高于TRI组(P<0.05).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别与手术时间与复发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RI治疗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9岁,主因"间断便血10个月"于2014年9月14日收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病史。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结肠癌,于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合并吻合口瘘,2次行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及切口清创缝合术。术后卧床,因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阵发性房颤,左心衰竭等疾患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干四科。2014年11月20日,患者自诉腿麻,考虑其高龄,卧床时间长,下肢制动,是否存在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介入手术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术中和术后应用大量抗凝剂,术侧肢体制动及卧床休息,穿刺处加压包扎,部分患者保留穿刺鞘管等,术后各种并发症时有发生,特别是早期(术后24小时以内)不良反应穿刺处渗血、血肿、尿潴留、恶心、呕吐、腹涨、腰背部疼痛等)发生率较高。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功能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其髋部肌肉力量弱,卧床以后肌肉力量减退更为明显,康复困难,同时由于长期卧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最大程度恢复活动功能,早期行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对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并对术后功能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榆林市第四(星元)医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78例(年龄≥80岁),采用信封法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每组39例。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股动脉组(P0.05)。股动脉组患者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1.8%,桡动脉组分别为7.7%、43.6%。两组患者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低于股动脉组的30.7%(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PCI较经股动脉入路PCI能有效缩短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患者需要卧床12~24 h,部分患者因提早翻身导致伤口出血,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术的技术不断成熟,此操作技术已普遍替代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其不受卧位的限制,患者易接受,因此运用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同时其术后护理工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叶少武  覃远文  陆兆华  宋仁义 《内科》2008,3(6):864-865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入路为股动脉途径。白1989年Campeau成功报道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与股动脉途径比较,桡动脉途径有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避免患者术后卧床、止血容易、缩短住院时问等优点,因而易被患者所接受。现将我们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动脉途径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典途径,近年来桡动脉途径渐为介入医师掌握,并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桡动脉途径适宜于股动脉迂曲、狭窄及闭塞者,且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可即刻自由行走,无卧床痛苦,患者乐于接受.近年来国外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逐渐增多[1,2],老年冠心病患者桡动脉硬化较重,穿刺较困难,需要较为熟练的穿刺技术,国外一些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而国内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但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病人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明显减少,已逐渐成为介入医生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行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04例,根据意向性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股动脉途径PCI,研究组患者行经桡动脉途径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造影剂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12、24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的近、远期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经桡动脉途径PCI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行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04例,根据意向性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股动脉途径PCI,研究组患者行经桡动脉途径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造影剂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12、24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的近、远期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经桡动脉途径PCI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采用三种不同止血方法处理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动脉穿刺点的优缺点。方法 对 6 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股动脉穿刺点采用手工压迫、Femostop器械压迫和Perclose缝合器三种方法进行处理 ,观察其所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止血费用、耐受程度、操作失败率、血管迷走反射和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示缝合组所需操作时间最短仅为 12min ,较手工压迫和器械止血组分别缩短约 11min和 4 3min(P <0 0 5 ) ;缝合组术后卧床时间仅需 3h左右 ,较其他两组缩短约 2 0h(P <0 0 5 ) ;患者的耐受程度优于其他两组 ,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创性缝合法止血迅速彻底 ,不会产生迷走神经反射 ,患者可迅速恢复活动 ,具有局部血管并发症少的优点 ,是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一种理想的局部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妇科手术的临床资料,探究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08年6月至2016年5月,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比较合并冠心病及无冠心病两组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心脏病组术前术后BNP、心肌标志物等相关指标。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合并冠心病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无冠心病手术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并不使患者心功能恶化。结论:冠心病不是手术的禁忌,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能够耐受手术,而广泛性手术组较局限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故手术方式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正念减压(MBSR)治疗能够让患者对当下感觉、思维、身体状态、意识和环境等经历产生非评判性意识、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PCI术后患者的情绪、睡眠以及对心脏康复的依从性都有改善作用。本文就MBSR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对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分为血管封堵器组100例和人工压迫止血组100例,术后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两组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结果血管封堵器组卧床制动时间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8)h vs.(22.4±2.4)h,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舒适度血管封堵器组高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可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1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6±6.4)岁。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51例)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桡动脉组70例)。观察并对比如下指标:X线曝光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血肿、无脉征、动-静脉瘘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进入失败率,术后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体循环及肺循环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平均(47.8±21.3)min,对照组平均(40.1±24.8)min(P>0.05);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平均(3.3±1.9)h,对照组平均(22.5±8.1)h(P<0.001);桡动脉组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5.7%(P<0.05);桡动脉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对照组3.9%(P<0.05);桡动脉组血管进入失败率为2.8%,对照组为5.7%(P<0.05);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为1.4%,对照组为8.5%(P<0.01),桡动脉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9%(P<0.01),桡动脉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4%(P<0.05)。住院期间两组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对于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径路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本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予以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均可提高PCI术后MACE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与PCI预后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PCI术后与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性别、年龄、吸烟及血脂等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对该类因素预防,以降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3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目前常用的穿刺路径为股动脉和桡动脉,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技术已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年龄大、腰部疾患或不习惯卧床排尿的患者极为不利,而且压迫止血时,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住院时间长,同时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制剂的使用加大了经股动脉术后的出血[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PCI路径分为股动脉组(n=44)和桡动脉组(n=56)。股动脉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择期PCI,桡动脉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择期PCI,术后随访15~2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PCI前后心功能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和末次随访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P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PCI后桡动脉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末次随访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择期PCI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但与经股动脉途径择期PCI相比,经桡动脉途径择期PCI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模式在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期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起搏在国内发展较快,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电极移位。须卧床2~3d。在卧床期间所出现的切口疼痛、腰背酸痈、腹胀等不适感觉,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心理压力。如何提高术后卧床期间的舒适度。是护理实践中探讨的重要内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