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核性膜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和胸穿抽液的基础上,尿激酶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后用注人生理盐水20ml稀释尿激酶10万u,对照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增加抽胸液量,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在治疗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发生胸膜粘连肥厚明显趋势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6 1例 ,随机分为注药组 (2 8例 )和非注约组 (33例 ) ,注药组每次抽液后注入蝮蛇抗栓酶 0 .5U ,其他治疗措施两组相同。结果 :注药组抽液总量 (110 8± 32 8)ml,非注药组 (6 35± 2 81)ml(P <0 .0 1) ;注药组总有效率 89.3% ,非注药组 6 0 .6 % (P <0 .0 5 ) ;注药组胸膜肥厚发生率 5 0 .6 % ,非注药组 81.8% (P <0 .0 1) ,平均注药次数(3.6± 1.5 ) (2~ 8)次。结论 :在规则抗痨治疗下 ,胸腔内注入蝮蛇抗栓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 ,提高疗效 ,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组126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加尿激酶5万U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非尿激酶组126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注入大鼠胸腔对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3组,每组20只。建立结核性胸膜炎后,A组大鼠右侧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尿激酶,B组注入尿激酶,C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24、72h及5、7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排液量、肺功能、胸膜厚度和黏连情况。结果24、72h胸腔积液量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均P〈0.05),7d后胸腔积液量A组少于B组和C组(P均〈0.05)。24h后胸膜厚度A组低于B组(P〈0.01),B组低于C组(P〈0.01)。肺功能指标方面,PEF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1),FEV0.3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1)。5、7d时胸腔粘连评分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均P〈0.05)。结论大鼠胸腔内联合注人尿激酶与地塞米松的效果优于单独注射等剂量的尿激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0例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老年组30例和非老年组34例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9例(30.0%),漏出液7例(23.3%),肺炎旁胸腔积液6例(20.0%),结核性胸膜炎5例(16.7%),原因不明3例(10.0%);非老年组的主要原因以肺炎旁胸腔积液(50.0%)、结核性胸膜炎(26.5%)为主。老年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以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仅40%有发热症状,疗效与非老年组基本相同。结论:老年胸腔积液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漏出液、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且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症状不典型,经治疗预后比较好。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恶性胸腔积液预后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胸腔闲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29例中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5例,胸腔闲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B组45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C组39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水;3组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别,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月和6个月检查,显效为无胸膜肥厚粘连,有效为胸膜肥厚粘连,无效为胸腔包裹性积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和6个月检查,A组显效41例和43例,有效3例和2例,无效1例和0例;B组显效31例和34例,有效10例和9例,无效4例和2例;C组显效10例和15例,有效18例和19例,无效11例和5例;A组较B组,B组较C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口服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超声介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大量积液每周抽液3次,中量积液每周抽液2次,少量积液每周抽液1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对于分隔胸水行分隔穿刺,尽量抽净后再行胸腔注药,但首次抽液最多不超过600ml,每次抽液后,均将异烟肼0.2g,地塞米松5mg,尿激酶20万U分别以5ml盐水稀释后,注入胸腔,再以5ml生理盐水冲管。结果62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7~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均完成强化抗结核治疗,平均住院15天。结论超声介导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患者,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控制胸水。  相似文献   

8.
焦长林 《临床医学》1998,18(10):26-26
本文总结4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人,在正规抗痨药治疗的基础上,在抽出胸腔积液的同时注入适量的地塞米松及654—2,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0例为治疗组,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采用传统抗痨药治疗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均为中等到大量积液,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8例,左侧胸腔积液12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70岁。 2 治疗方法 本治疗组在传统抗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胸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结核并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病程在1年以上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3组,化疗组(A组)20例,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方案治疗;低剂量左氧氟沙星+化疗组(B组)20例,采用INH、RFP、PZA、SM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每天100mL(0.3g)静脉点滴,疗程1个月;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化疗组(C组)20例,采用INH、RFP、PZA、SM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每天100mL(0.5g)静脉点滴,疗程1个月。3组患者治疗后均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显效8例(40%),好转3例(15%);B组,显效10例(50%),好转5例(25%);C组,显效15例(75%),好转4例(20%),3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含500mg剂量左氧氟沙星的可乐必妥注射液每日1次给药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副作用少,组合方案经济、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确诊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 ,注药组经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1 0万IU ,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厚度。结果 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为 (1 2 36± 2 1 4 )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9± 1 93)ml(P <0 .0 1 ) ,胸膜厚度为(2 .5 0± 0 .37)mm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87± 0 .4 8)mm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 ,重视心理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巡视病人 ,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A)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初治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5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化疗都按2HRZS/4HR,首次抽液后治疗组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g(2.5 ml),对照组胸膜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5 ml,注药后指导、鼓励病人深呼吸,每10~20 min变动体位1次,依次平卧位、患侧卧位、患侧俯卧位,避免半坐卧位,尤其禁止长时间的半坐卧位。结果 治疗组胸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治疗组胸膜厚度注药前(0.92±0.11)cm较注药后(0.57±0.13)变化有显著性(P<0.05),胸膜厚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促进胸水吸收,合理护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迅速;引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胸液吸收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产生胸膜肥厚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胸膜肥厚发生概率方面有明显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结核性胸膜炎伴中量以上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2HRE/4HR抗结核方案及激素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后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40例,仅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1月后进行复查,显效:无胸膜肥厚粘连,有效:胸腔肥厚粘连,无效:胸膜包裹积液;治疗6个月后行胸膜厚度前后对照;采用SPPS统计学分析软件,行x^2检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可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粘连的关系。方法234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10.5%,B组32.3%,C组54.5%,C组高于A、B两组(均P〈0.05)。治疗结束时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10.5%,B组16.9%,C组42.4%,C组也高于A、B两组(均P〈0.05)。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粘连发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方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引流,注入尿激酶。结果:治愈21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1.3%。结论:在抗痨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A)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初治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5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化疗都按2HRZS/4HR,首次抽液后治疗组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g(2.5 m1),对照组胸膜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5 m1,注药后指导、鼓励病人深呼吸,每10~20 min变动体位1次,依次平卧位、患侧卧位、患侧俯卧位,避免半坐卧位,尤其禁止长时间的半坐卧位.结果治疗组胸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治疗组胸膜厚度注药前(0.92士0.11)cm较注药后(0.57士0.13)变化有显著性(P<0.05),胸膜厚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促进胸水吸收,合理护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的排液及注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均经胸部X线和B超确诊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年龄24—75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4例,癌性胸水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确诊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8例,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注药组经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IU,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厚度.结果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为(1 236±214)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9±193)ml(P<0.01),胸膜厚度为(2.50±0.37)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7±0.48)mm(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重视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人,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药化疗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注药化疗的疗效、副作用和护理措施。方法:48例恶性胸水患者分为两组:①治疗组:2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内注入IL-2+顺铂;②对照组:23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同上药物。观察两组的疗效、副作用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43.48%。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少数患者出现发热、胸痛、恶心和呕吐等副反应,元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胸腔穿刺抽液相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作用少,护理工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的排液及注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经胸部X线和B超确诊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年龄24~75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4例,癌性胸水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