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种降压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对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患者87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长效钙离子阻滞剂组(CCB,苯磺酸氨氯地平)20例、CCB+β受体阻滞剂组(CCB+β-RB,倍他乐克)22例、CCB+血管紧张素阻滞剂组(CCB+ACEI,洛汀新)23例、CCB+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组(CCB+ARB,伊贝沙坦)22例分别口服12个月,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0,6,12个月,左房收缩期内径(LA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其指数(LVMI)。结果 12个月时,CCB+β-RB组、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较实验开始时(0个月)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且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比CCB+β-RB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并且CCB+ACEI组、CCB+ARB组6个月时已经有统计学差异(P<0.01);CCB+ACEI组、CCB+ARB组的LVEDD、LVDS、IVST、LPVWT较实验开始时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EF和FS较实验开始时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开始时CCB+ACEI组、CCB+ARB组的LVH发生率分别为86.95%和86.36%,12个月结束时为56.52%和54.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左心室重塑无效果,联合ACEI或ARB比联合β-RB更有效的改善MHD患者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种降压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对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87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长效钙离子阻滞剂组(CCB,苯磺酸氨氯地平)20例、CCB+β受体阻滞剂组(CCB+β-RB,倍他乐克)22例、CCB+血管紧张素阻滞剂组(CCB+ACEI,洛汀新)23例、CCB+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组(CCB+ARB,伊贝沙坦)22例分别口服12个月,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0,6,12个月,左房收缩期内径(LA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其指数(LVMI)。结果12个月时,CCB+β-RB组、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较实验开始时(0个月)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且CCB+ACEI组、CCB+ARB组的LVM、LVMI比CCB+β-RB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并且CCB+ACEI组、CCB+ARB组6个月时已经有统计学差异(P〈0.01);CCB+ACEI组、CCB+ARB组的LVEDD、LVDS、IVST、LPVWT较实验开始时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EF和FS较实验开始时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开始时CCB+ACEI组、CCB+ARB组的LVH发生率分别为86.95%和86.36%,12个月结束时为56.52%和54.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左心室重塑无效果,联合ACEI或ARB比联合β-RB更有效的改善MHD患者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3.
董桂琴 《海峡药学》2013,(6):119-12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以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降压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把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依拉普利+双氢克尿噻);2组:钙拮抗剂(CCB)+B受体阻滞荆(氨氯地平+倍他乐克);3组:ACEI+CCB(依拉普利+氨氯地平)。观察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经济学评价。结果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济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I+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和成本增量效益,ACEI+CCB成本/效益比高。结论3种联合降压方案,虽然没明确的禁忌症,但CCB+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属于最佳价效比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HHCME ) 的疗效.方法 HHCME患者28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治疗.每月记录肱动脉血压及心率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室间隔厚度( IVST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采用Deve 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血压、心率、LVEDD、LVESD、LVPWT、IVST、CI及 LVM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VEF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HHCME能平稳控制血压及心室率,有效逆转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献红  彭再梅 《中南药学》2012,10(12):931-934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观察组)108例,氨氯地平片组(对照组)110例,连续服用8周,观察治疗后的系列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血糖和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些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显著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且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氨氯地平片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总有效率为91.74%,氨氯地平片组总有效率为77.9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突出,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2):1603-160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3.0 mg,每日1次+复方利血平片2片,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降压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颈动脉内膜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庙前镇芷星村、庙上村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治疗均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及中国高血压疾病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的具体管理细则内容进行范化管理。分析患者的降压药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中二联用药患者最多, 46例(63.89%);其次为单一用药, 19例(26.39%);三联用药6例(8.33%);四联用药患者最少,仅1例(1.39%)。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用药37例(51.39%), CCB用药15例(20.83%), ARB+β受体阻滞剂用药6例(8.33%), ARB、ARB+CCB+β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药各3例(4.17%), CCB+β受体阻滞剂用药2例(2.7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RB+利尿剂、ARB+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药各1例(1.39%),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无单独使用患者。其中ARB+CCB联合使用例数最多、有3...  相似文献   

9.
目的 依那普利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高血压药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单用依那普利治疗不能理想控制血压.为此,我们研究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治疗此类患者与单用依那普利的疗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CCB),属二氢吡啶类,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依那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用,对照组依那普利单用,治疗4周,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9.8%,P<0.05.结论 依那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n=159)予以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159)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冈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I组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陈春燕  张浩  张奋启 《安徽医药》2013,17(6):1027-102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压及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和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脂指标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而舒张压及脉压差的下降幅度对照组大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更显著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和血脂,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某院门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左旋氨氯地平+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将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组(B组)进行治疗,并记录动态血压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8W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血压平滑指数为4.61/3.97,对照组血压平滑指数为2.28/2.53。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治疗高血压较单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控制血压更平稳。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高血压的经典联合用药方案,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联合用药的目的除了控制血压外,还应关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既往研究已经表明,ACEI+CCB、ACEI+利尿剂、CCB+利尿剂等二联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德春  向阳 《中国药房》2012,(36):3417-341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结果:2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常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心肌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射血分数(EF)与E/A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并能够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某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0例,记录患者出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利尿剂和复方制剂,其中CCB的使用频次最多,占31.3%;其次为ACEI,占21.5%。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使用中二联用药最多,共132次(44.0%),其中CCB+ACEI最常见,共65次(21.7%);三联用药中CCB+ACEI+β-B共22次(7.3%);四联用药中CCB+ACEI+β-B+利尿剂共18次(6.0%)。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禁忌证、适应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可持续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HHCME)的疗效。方法 HHCME患者28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治疗。每月记录肱动脉血压及心率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采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血压、心率、LVEDD、LVESD、LVPWT、IVST、CI及LVM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HHCME能平稳控制血压及心室率,有效逆转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延甫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1):43-44,47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38)给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38)单用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给药24周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Ⅰ组与Ⅱ组比SBP、DBP、IVST、LVPWT、LVDd、LVMI也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以常用的三种不同CCB为基础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148例ISH患者,分别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为基础药物,观察治疗后的血压变化、血压达标率、心率变化,随访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降低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使90%以上的患者血压达标),均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水肿和心率加快的患者明显增加;氨氯地平组发生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较少。结论本次分析结果显示,CCB能够有效地控制ISH患者的血压,不同CCB之间在患者血压达标的同时,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马娜 《天津药学》2010,22(4):29-3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治疗组联合贝那普利10 mg,1次/d。治疗32周,观察降压疗效和左室肥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功能。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9.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E/A)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