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50例颅内动脉瘤实施开颅夹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5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75例,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比例、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接收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来说显著更低;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且QLQ-C30、FMA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更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缓解负性情绪,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郭建选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83-2984
目的 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按不同的护理方式随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干预组患者术后再次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39例患者为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即为对照组),37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规范化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即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3%vs23.1%),实验组患者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2%vs79.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细节配合与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对比,明确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与适应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持续随访.将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复发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3.5±2.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7±3.8)d;观察组术后即刻复查,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观察组复发率1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GOS评分、死亡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能够获得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相近的近期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对显微手术难以夹闭的区域也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可能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人性化护理在患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4例,将患者随机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康复周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为(98.45±10.53)分,对照组患者为(96.22±9.54)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8%,与对照组的9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周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14±2.46)天、36.54%,对照组分别为(19.32±3.21)天、65.38%,观察组患者康复周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指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30 min及术后12 h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都明显更低(P <0.05);相较于术后对照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7.50%明显更低(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更高(P <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张海阳 《中国医药科学》2015,(2):156-157,17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颅内动脉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组40例(39个动脉瘤)及栓塞组45例(47个动脉瘤)。观察两者患者的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GOS、m RS评分中良好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脑血管瘤破裂率高于栓塞组(P0.05)。夹闭组患者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显微手术夹闭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24h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排气时间提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术后的临应用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的122例AC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腹痛、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够降低AC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排气和饮食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的特点,但其费用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瘤颈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相较于动脉瘤颈夹闭,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对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住院费用、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出院GOS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6.08%,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84%,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开颅夹闭术,观察组使用血栓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几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实验组患者发生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26例患者有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患者有20例患者有治疗效果,总有效率66.6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手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手术费用昂贵及手术技术要求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水平以及医院的手术水平,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晓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30-33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实验选取2007年12月份到2011年10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20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组)100例和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护理组)100例,后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能显著改善手术效率、和并发症情况,并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应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广泛使用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8):125-12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苏醒期评分、心率、呼吸频率、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谵妄、低血压和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应用,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不影响术后苏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例需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12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方案,干预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变化进行观察,同时统计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心率检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喉罩置入后、切皮后、手术结束血压、心率检出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检出值,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迅速、麻醉期间充分平衡、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基础麻醉方案,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应用。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63-165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疗效的确切性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家属意见,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2.11%,有效率为94.74%,而对照组痊愈率为18.42%,有效率为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39.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快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病死率及致残率,减轻脑水肿,近期疗效确切,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