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肝癌的动物移植瘤模型。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肝组织注射组。先在小鼠腹腔内传代培养肝癌细胞株H22,抽取小鼠腹水,提取肝癌细胞悬液,不同时间段多次接种于小鼠腹腔中。颈椎脱臼处死存活的小鼠,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末次接种后30 d肝组织癌变率为67.9%,45 d肝组织癌变率为80.8%。结论直接接种小鼠肝组织可以建立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但该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素、苦参素、黄连素和黄芩苷中药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选用BALB/c小鼠,构建肝癌移植瘤。随机抽取肝癌模型小鼠共105只,用沸水溶解大黄素等中药提取物为不同浓度的药液.隔天对模型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15次,每种药物每个浓度单独给药。末次灌胃后7d,分别随机抽取小鼠(每组2只),颈椎脱臼处死,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黄素、苦参素、黄连素和黄芩苷组在浓度128μg/mL时,肝组织癌变明显减少,而五味子组变化不大。结论大黄素、苦参素、黄连素和黄芩苷对肝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模型并观察其生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Balb/c小鼠来源的ML-3肝癌细胞经肝内直接注射接种至肝脏实质内,与经脾注射肝癌细胞相比较,对其成瘤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生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肿瘤细胞接种第6天起,经脾脏注射组以及经肝脏注射各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出现体质量减轻、腹水、黄疸以及腹腔可触及包快.在经脾脏注射组小鼠中,5只小鼠中仅有1只小鼠长出肝脏肿块.其余均腹腔种植转移.在经肝脏直接注射小鼠中,15只小鼠中有10只长出肝癌,腹腔中没有种植转移8例.DC肿瘤疫苗联合OX86单抗治疗组小鼠的全身状况要优于疫苗单独治疗组以及PBS对照组.分别选取对照组小鼠以及治疗组小鼠的脾脏细胞以及腹水细胞样本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治疗组脾脏和腹水细胞中MDSCs,即表达CD11b+ LyC6+细胞(2.77%)低于对照组(11.94%)(x2=5.36,P<0.05).结论 经肝脏直接注射肿瘤细胞较经脾脏注射法能更有效诱导肝癌原位模型,且生物治疗对于该肝癌实验模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阿霉素联合使用对肝叶切除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由小鼠H22肝癌细胞培养成的实体瘤接种于同期切除左肝叶的昆明小鼠肝脏,建立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内皮抑素组:隔日腹腔注射内皮抑素12mg/kg;阿霉素组:隔日腹腔注射阿霉素1mg/kg;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组:联合使用内抑素和阿霉素,方法:剂量同上述2组。用药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肝原位肿瘤的体积、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凋亡指数(AI)及小鼠处理后肝功能的情况。结果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较单用内皮抑素或阿霉素有显著差异(P〈0.05).单用内皮抑素和单用阿霉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P〈0.05),单用内皮抑素对肝功能的影响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阿霉素组和联合组对肝功能的影响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对原位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内皮抑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仅比阿霉素明显,而且无明显肝毒性,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受损情况下(如肝叶切除)的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六神丸联合奥沙利铂(OXA)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抗结肠癌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Balb/c小鼠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CTRL)、六神丸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组(COM),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0.9%NaCl 200μL腹腔注射,六神丸组给予六神丸19.2 mg·kg-1灌胃,奥沙利铂组给予奥沙利铂1.5 mg·kg-1腹腔注射,联合组给予六神丸19.2 mg·kg-1灌胃和奥沙利铂1.5 mg·kg-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24 d。测量小鼠肿瘤大小、体质量、瘤质量以及脾重量、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以及脾指数;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的方法观察各组小鼠用药后结肠癌肝转移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对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 对照组、六神丸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体积...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7):907-910
目的探讨大米草黄酮对H_22肝癌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接种H_22肝癌瘤株,随机分组:模型组,大米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3.6、27.2、40.8 mg·mL~(-1)),环磷酰胺(CTX)组,另设10只健康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日定时灌胃,连续给药14 d,观察给药后各组瘤重量、脏器指数,测定肝、脾组织抗氧化活性。结果随着大米草黄酮浓度增大,移植瘤重量减轻,与模型组和CTX组相比,大米草黄酮各组能不同程度地提高H_22肝癌小鼠肝脏的T-AOC、SOD、POD以及GSH-PX活力,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脾脏T-AOC和GSH-PX活力。结论大米草黄酮能提高H_22肝癌移植瘤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对移植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溶瘤腺病毒rAd.Null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Balb/c小鼠第3~4脂肪垫接种EMT-6乳腺癌细胞(第0天,D0),制备EMT-6乳腺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D7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移植瘤对照组、rAd.Null组、阿特珠单抗组和rAd.Null+阿特珠单抗(联合治疗)组。D7和D10,rAd.Null和联合治疗组瘤内注射rAd.Null 100μL(2.5×1010VPs);D8,D11和D14,阿特珠单抗和联合治疗组ip给予阿特珠单抗10 mg·kg-1。D26将小鼠处死,剥离完整移植瘤组织,测量移植瘤体积和瘤重,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D26同时收集外周血和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CD8+T淋巴细胞和活化胱天蛋白酶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百分比,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外周血和脾中CD3+CD8+T淋巴细胞及脾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8.
赵昌林  王珍  骆敏翔  黄卫平 《肿瘤药学》2016,(4):266-270,280
目的研究番荔枝单体Bullatacin对C57BL/6J小鼠接种H22肝癌细胞形成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Bullatacin干预组和顺铂对照组,每组10只,每只接种H22细胞数量1×106。Bullatacin浓度100μg·m L-1,每次0.1 m L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14天后取材。结果 Bullatacin可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其疗效优于顺铂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ullatacin可抑制移植瘤Ki67的表达。C57BL/6J小鼠空白对照组淋巴细胞表达白介素-4(IL-4)的阳性率为(17.3±0.35)%,而在形成移植瘤后为(24.2±0.32)%,Bullatacin干预后为(12.7±0.35)%,顺铂对照组为(11.2±0.33)%。C57BL/6J小鼠空白对照组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的阳性率为(13.4±0.34)%,而在形成移植瘤后为(5.6±0.33)%,顺铂对照组为(6.2±0.35)%,Bullatacin干预后为(14.3±0.33)%。通过淋巴细胞分析表明,移植瘤使Th1/Th2漂移,而Bullatacin可使Th1/Th2向正常转化,顺铂则无此作用。C57BL/6J小鼠的血清IFN-γ含量为(132.2±6.7)pg·m L-1,接种H22后为(98.9±6.8)pg·m L-1,使用顺铂后为(77.5±7.0)pg·m L-1,而在Bullatacin干预后达到(161.5±6.5)pg·m L-1。C57BL/6J小鼠的血清IL-4为(6.20±1.0)pg·m L-1,接种H22形成移植瘤后显著升高,达到(16.25±1.1)pg·m L-1,顺铂干预后为(3.70±1.1)pg·m L-1,使用Bullatacin干预后为(6.51±1.2)pg·m L-1,空白组、模型组和Bullatacin干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荔枝单体Bullatacin可以有效缩小H22肝癌细胞形成的移植瘤,促进Th1/Th2恢复至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在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1×107个人MM细胞株(MM1.S或RPMI-8226),每3~4 d记录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及生存期;如肿瘤生长超过规定最大径仍未死亡,即处死小鼠,取其皮下移植瘤进行病理检测与CD13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总成瘤率为75%(9/12);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形成的高峰时间为接种后第15~18天,瘤体体积在接种后第35~40天达高峰,平均体积分别为1710.8 mm3(MM1.S组)与1749.5 mm3(RPMI-8226组);NOD/SCID小鼠在荷瘤后第13~14天即开始有死亡,生存期最长达38~42 d,两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均为荷瘤后28 d;皮下移植瘤病理检测与CD138检测证实瘤组织为浆细胞来源。结论于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人MM细胞(1×107个),建立人MM移植瘤动物模型成功率高,且无须射线预处理、技术要求较低、操作过程简单及瘤体观察方便,可作为MM动物实验研究的主要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9,(9):1226-1230
目的:研究麦门冬汤加减方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顺铂组(6mg/kg,每周腹腔注射1次)、麦门冬汤加减方组(20 g/kg,每天灌胃1次)和联合组(每周腹腔注射6 mg/kg顺铂1次+每天灌胃20g/kg麦门冬汤加减方1次),每组15只。所有小鼠均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瘤质量和胸腺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其瘤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其瘤体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其瘤体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麦门冬汤加减方组、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瘤质量、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瘤体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联合组小鼠瘤质量、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麦门冬汤加减方组和顺铂组(P<0.05),胸腺指数、瘤体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麦门冬汤加减方组和顺铂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麦门冬汤加减方组、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肿瘤细胞密度有所降低,肿瘤组织坏死区域增多,并且联合组小鼠的坏死区面积明显大于麦门冬汤加减方组和顺铂组。结论:麦门冬汤加减方可通过下调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从而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联合作用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移植到裸鼠背脊部皮下后,在TNF-α,单独作用以及TNF-α和TIMP-1同时作用的条件下,检测其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表达,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后24天T/C比值(TNF-α+TIMP-1组:对照组)为42.6%,治疗结束后1周为36.4%,TNF-α+TIMP-1组瘤重明显轻于对照组和TNF-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俨〈O.05),对照组与TNF-Ⅱ组相比较,瘤重无明显变化(P〉0.05);TNF-α和TIMP-1联合作用后,肿瘤组织中PCNA和Bcl-2mRNA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TNF-α单独作用后无明显变化(P〉0.05);TNF-α单独作用后,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含量多于对照组俨〈0.05),联合作用后明显抑制了MMP-9的产生,血管生成作用明显减弱。结论TNF-α联合TIMP-1明显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明显提高了TNF-α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贺立新 《肿瘤药学》2011,(3):212-21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C57BL·6^-1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苦参组、CTX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0只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复方苦参注射液、环磷酰胺、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和环磷酰胺,定期检测皮下肿瘤体积,接种后12d处死小鼠,检测比较两组小鼠瘤体质量和体积、肺转移瘤结节数,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P)以及VEGF水平。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可显著减少瘤体质量和体积,减轻肿瘤转移,下调VEGF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与对照组、复方苦参组和CT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和CTX可协同拮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组织生长与转移,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3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移植性s180腹水瘤、Heps肝癌细胞、Lewis肺癌细胞荷瘤小鼠,设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0.45、0.9、1.8g·kg^-13个剂量组,尾静脉给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低、中、高剂量对小鼠S180腹水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1.1%、19.5%、33.5%;对小鼠Heps肝癌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2.6%、21.1%、33.0%;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4.0%、24.9%、42.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ICR小鼠S180腹水瘤、Heps肝癌、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学涛  赵琳  程岚 《中国药房》2012,(9):788-790
目的:制备异长春花碱(VRB)脂质体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VRB脂质体;以Lewis肺癌C57BL/6J荷瘤小鼠为模型,分为对照组(VRB注射液)和脂质体组(VRB脂质体),每组24只,分别尾静脉注射10mg·kg-1,于给药后0.5、2.0、12.0h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浆、心、肝、脾、肺、肾、肌肉、大脑、肿瘤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制剂的靶向性参数。结果:制备的VRB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58.3nm,脂质体外观圆整、大小均匀,可见明显的双分子层结构;与VRB注射液比较,VRB脂质体在模型小鼠肝、脾、肿瘤中3个时间点的分布均明显增强(P<0.05或P<0.01),其余组织分布无明显变化;VRB脂质体对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肝、脾、肿瘤靶向性及一定的肺靶向性。结论:所制备的VRB脂质体对肺癌模型小鼠肿瘤组织具有明显靶向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是否具有自愈性,了解其自愈性及其特征,探讨该疾病动物模型在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适用性。方法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0mg/kg×4d)辅以高脂饮食建立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分别于末次注射后1、2、3、4d分批次取材测定肝指数、肝组织粗脂肪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结果地塞米松辅以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干预因素撤除后,升高的肝指数、肝组织粗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等指标呈进行性下降并趋于正常。结论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可在数日内自愈,因此该模型不可用于脂肪肝防治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TOA02在荷瘤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皮下接种人肺癌细胞系A549建立荷瘤裸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n=6)和实验组(3×1010copies/ml TOA02,n=18),每只小鼠瘤内注射给药50μl,隔日注射1次,共3次。首次给药后第11、18、36天取小鼠体内肿瘤和血液、睾丸/子宫、附睾/卵巢、脾、肾、肝、肺、心脏、骨髓、大脑,每个时间点6只,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肿瘤、血液和组织脏器中TOA02的腺病毒壳粒六邻体(Hexon)DNA copies。结果:对照组荷瘤裸小鼠体内各肿瘤、血液和组织脏器中均未检出TOA02的Hexon DNA copies。实验组荷瘤裸小鼠各时间点睾丸/子宫、附睾/卵巢、骨髓、大脑中均未检出TOA02的Hexon DNA copies;其中第11天肿瘤内TOA02的Hexon DNA copies[(2 240 541±1 692)copies/100μg genome DNA]均明显高于血液和其他组织脏器;第18天肿瘤的Hexon DNA copies最高[(13 120 285±88 210)copies/100μg genome DNA],在组织脏器内的分布量依次为肝>肾>脾>肺>心脏;第36天时除肿瘤内尚能检出Hexon DNA copies[(336 453±23 415)copies/100μg genome DNA]外,血液和其他脏器均未检出。结论:瘤内注射TOA02可在肿瘤内大量增殖,并播散入肝、肾、脾、肺、心脏等血流丰富的脏器,但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体会逐渐被清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甲胎蛋白启动子控制表达HIV 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裸鼠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应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人甲胎蛋白启动子控制表达HIV 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AFP-Vpr)直接注射到利用BEL-7402细胞建立的肝癌裸鼠模型瘤体内,同时往裸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CTX),经过1个月的治疗,利用肿瘤生长曲线、增殖指数、凋亡指数等指标,观察rvAdAFP-Vpr对肝癌组织生长抑制的效果。结果:人甲胎蛋白启动子控制表达HIV 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了Vpr蛋白,rvAdAFP-Vpr注射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了体内肝癌组织的生长,rvAdAFP-Vpr治疗组和rvAdAFP-Vpr+CTX治疗组抑瘤率分别达到41%和66.7%,与空白对照组和rvAd-null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P〈0.01),两组的Ki-67指数和凋亡指数相比,对照组和空腺病毒载体(rvAd-null)组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控制表达HIV 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AFP-Vpr通过引起肝癌细胞凋亡,有效抑制了体内肝癌组织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HIV-1 Vpr应用于肝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20只裸鼠成瘤后分别皮下注射VEGFR-1抗体和生理盐水0.2ml,用药15d后观察肿瘤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肿瘤微血管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体积=-5.058,P<0.001;t′重量=-3.4,P=0.003)。VEGFR-1抗体抑瘤率为49.88%,微血管密度(MVD)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13±8(t=2.486,P=0.023)。治疗组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P<0.001)。结论VEGFR-1抗体可以导致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并抑制裸鼠Hep-2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R-1作用位点的封闭和瘤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是否具有直接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寻找依托咪酯临床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扩增培养备用,选取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E1、E2、E3和对照组(空白),分别培养12h、24h、48h后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培养12h、24h、48h后E1组、E2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E3组凋亡率不断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不断增加,E1与E2组对比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t=1.732,P〉0.05),E1与E3组对比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t=1.864,P〈0.05),E2与E3组对比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率具有明显差异(f=1.691,P〈0.05)。结论依托咪酯在临床安全有效的浓度下不直接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凋亡,浓度及时间达到一定峰值时可具有直接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小鼠左腋窝下皮下种瘤造实体瘤模型。将35只荷瘤小鼠等分为5组,分别以榄香烯高剂量(100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mg·kg^-1)、5.FU(20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mg·kg^-1)联合5.FU(20mg·k^-1)及生理盐水(0.2mE)处置10d,记录各组小鼠治疗期间体质量及移植瘤的体积并计算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各切片中瘤组织的差异。结果荷瘤小鼠经药物处置5d后,各用药组瘤体积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于单独用药组;对小鼠体质量影响,联合组及5-FU组均大于榄香烯组及对照组;组织切片中可见各用药组对瘤组织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榄香烯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可以作为化疗药5-Fu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