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5~7d(平均6d)下地负重行走。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出血量平均为450ml、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为88分,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维持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龄患者5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手术出院后,负重时无疼痛,髋关节各方向活动正常,行走有力。经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评定,优37例,良13例,差4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d,下床时间为6d。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交流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主要通过改善高龄患者术前身体条件,提高手术耐受性,加强术中监测、术后护理,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随访8个月~5a,平均2.8a,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7例,良1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兴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96-19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危险因素,进而推论脱位发生的原因。方法:对50例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总结归纳。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患者中较多存在高龄、术中操作失误、行为习惯不良等因素。结论:年龄偏大和手术操作失误等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重要危险因素,良好的护理和术中精细的操作是预防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七三九医院手术室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采用VAS评分表对对患者术后1 d的疼痛进行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红  赵丽 《哈尔滨医药》2011,31(3):236-237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对58例老年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护理.结果 58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康复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不但提高了手术疗效,预防了并发症,还对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年龄大于65岁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给予情志、饮食等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并早期指导其功能锻炼。结果 21例患者术后2-6周能扶拐行走,6月~1年后可弃拐行走,随访12~24个月,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7%。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增强卧床期护理,结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7~35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100例高龄(〉70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以术前评估、心理及舒适护理、并发症预防、术后疼痛干预、患肢功能康复等方面的整体护理。结果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95.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3±0.12)分(P〈0.05),无一例临床死亡,无术口感染及半脱位,无褥疮,效果良好。结论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石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6-347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例高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指导术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以及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未发现假体松动或脱位等并发症,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加强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尝试通过改善高龄患者术前身体条件,提高手术耐受性,严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术后护理,采用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71~87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15例,取得满意疗效.表明对于高龄、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仍可创造条件进行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从而获得比单纯股骨头置换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冯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04-105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高龄患者术前术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手术室2004年6月~2010年8月14例70岁以上经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高龄患者的术前、术中护理方法。结果:28例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均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访视,了解高龄患者心理特点。术中加强护理,术后正确搬动与转运患者,可以有效预防骨水泥反应、术后关节后脱位、感染等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春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24-32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了解患者基础病变情况,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住院平均是2周,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均恢复并痊愈出院。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在围手术期间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指导、饮食指导、完善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8例病人术后2周能下地行走,无其它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良好,全部患者生活能自理。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心理辅导、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康复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系统护理和康复锻炼可有效提高高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手术前、中、后护理的经验及教训,精心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获得满意疗效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精心做好术中护理、周密做好术后护理是获得手术良效、减少并发症的3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即针对老年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评估身体状况,牵引并适当锻炼,以利于术后功能锻炼早期进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并做好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42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自理。结论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探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近年35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术前予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对于高龄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针对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有效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使高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92.57±21.5)min、住院时间(15.53±3.2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1.8±31.3)min、(22.12±2.90)d,术中出血量(312.3±46.4)ml少于对照组的(414.1±3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因此,需要严格术前评估,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老年人活动力弱,全身状况差,应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年轻人伤前活动力强,身体健康,应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对70例老年(年龄>70岁)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70~95岁,平均79.5岁。结果手术时间最短49min,最长83min,平均67min;术中输血150~800mL,平均310mL;术后6个月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按Harris评分,治疗满意率为95.7%。术后随访6个月~4.5年,平均28.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早期可以进行负重活动、术后患者并发症少以及患者股骨头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