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提高严重多发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严重多发创伤69例.外伤原因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斗殴刀刺伤等.按AIS90版与ISS标准评定均>16,最高89.损伤组织器官依次为颅脑、左心室、右上肺、左右胸腔、肝及血管、脾脏、左肾、膈肌、胰腺、小肠,脊柱及骨盆等.同时伤及2~3个部位54例,4~5个部位15例.急诊抗休克65例,急诊手术69例,抢救手术11例.结果 存活66例(95.65%),入院时血压为零及心脏刀刺伤11例均抢救成功.死亡3例(4.35%),死于重度脑外伤.无一例并发症及MOF.结论 严重多发创伤救治严禁按诊断程烫序救治,采取争分夺秒地边抗休克复苏边进行急诊手术.及时手术止血是扰休克的根本措施,开胸剖腹探查是急救患者的诊断与救洽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选择最佳时机与恰当术式,同时注意早期保护重要器官.处理器官伤仍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手术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严重创伤患者的合理救治流程。方法制定严重创伤绿色通道,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救治,并对救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死亡率9.3%(5/54),无一漏诊。结论严重创伤绿色通道的实施,有效避免了漏诊,显著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吴群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93-279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救治方法,提高基层医院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56例严重创伤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创伤病人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16~25分102例,死亡5例,死亡率4.90%;>25分54例,死亡33例,死亡率61.11%;ISS平均评分(18.74±12.03)分,总死亡率24.36%,抢救成功率75.64%。结论:对严重创伤病人,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有效循环、及时控制出血和手术、做好抢救组织和协调工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高家敏  李薇薇 《河北医药》2008,30(8):1177-1178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损伤多见,使严重多发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使得创伤所致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由于绝大多数严重多发伤患者被送至离现场最近的基层医院进行抢救,因此,基层医院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能力决定着伤员的死亡率[1].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黄瑾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216-1217
由于交通事故致伤病人受到高速运行物体撞击或辗压。往往创伤严重,常为多发性创伤,病人处于休克、昏迷、呼吸困难状态,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对此类病人的早期诊断、粜断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对114例车辆致伤病人早期救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城市中常见的创伤急诊救治的方式、措施与救治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严重创伤785例进行分析。结果创伤评分(13.6±3.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8±3.1),创伤严重程度评分(20.3±11.3)。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青壮年为主。抢救成功率84.2%。结论交通伤是城市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缩短急诊滞留时间,减少辅助检查,早期实施确定性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体救治方法对严重创伤急救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3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救治,实验组接受整体救治,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手术时间、确诊时间和救治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整体救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严重创伤急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69-71
目的探讨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模拟教学法在规培医师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规培的临床医师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实验组,采用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教学法结合临床理论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模拟教学法结合临床理论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综合判断与处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考核,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培训后两组各项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在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急救技能操作、综合判断与处理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课堂模拟教学法能明显提高临床规培医师创伤急救临床技能的教学成效,尤其在提高院前急救、临床综合判断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所接受治疗的38例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其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有效处理,38例患者的临床治愈36例,治愈率为94.74%,无效2例,无效率为5.26%。结论在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中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这样才能够对患者临床治愈率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3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且粘连情况严重,1例患者为出血,且止血困难。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每日最多引流130ml,经引流管引流治疗后,逐渐减少,5d后拔除。1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切开引流后愈合。本组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手术时间(110±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8±12.8)ml;术后患者24h左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5±1.0)d,中转开腹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5±1.2)d。结论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作为20世纪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并以其创伤小、切口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时间短、对其他组织影响小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作为基层医院,在应用此术式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注意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推动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冷沉淀在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病人早期输注冷沉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ISS90评分平均为(29.86)分的严重创伤以及手术创伤病人输注冷沉淀共1073单位(平均18.5单位);随机对25例病人输注冷沉淀前、后进行血常规、出血时间及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测定;并对其中19例严重创伤患者在输注冷沉淀前后0.5、2、24小时测定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结果患者输注冷沉淀后与输注前相比,出血时间明显缩短;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在输注后0.5小时显著提高,2小时后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对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患者早期输注冷沉淀可提高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缩短出血时间,加快创伤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严重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2月至2013年1月的开放性喉外伤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在抢救中因劲动脉出血严重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他30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1年,其中28例发音恢复正常,术后3例发生喉狭窄,于上级医院行支架植入,呼吸困难得以解除;2例遗留声嘶。其中有1例术后发生咽瘘,加强瘘道换药处理后瘘道渐愈合。1例因感染引起喉腔内肉芽组织形成,于全麻下在支撑喉镜下摘除肉芽组织后肉芽组织未再复发。结论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救中,应以保持气道通畅,抗休克,止血为原则,并最大限度保留、恢复患者的喉功能并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林翔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1-12
目的分析总结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方法。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住的5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创伤患者治愈41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82%。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极高,需要一个较高素质的医护集体,开通绿色通道,多科配合,重视每一个救治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小药柜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各科药柜药品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临床小药柜管理存在药品使用频率低、药品标志不清等问题,储存条件有待改善。结论应规范和加强基层医院临床小药柜管理,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白洁云 《肿瘤药学》2012,(2):142-144
随着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药学已经逐步深入到临床医学中。本文就用药的科学、个体化、双重性、联合用药的原则及药师的工作内容,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通过加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病历分析、处方点评、临床会诊、参与病案讨论、用药咨询、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编辑《药讯》等模式有力推进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结果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摸索,我院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已具雏形。通过近几年开展的临床药学对临床用药的干预,医院不合理或不规范用药情况已明显减少。结论我院临床药学开展方法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脱水、呼吸机辅助、护脑、促醒、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有手术指征者行去骨板减压、脑室引流及血肿清除术。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iv,gtt,bid×14d;乙酰谷酰胺0.7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gtt,qd×14d。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及治疗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与乙酰谷酰胺联合使用除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缓解脑血管痉挛外,能更好地营养缺血损伤区的脑细胞,减少凋亡,使患者提前苏醒,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工作模式的主要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统一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重视为基础,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护士规范用语、护士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护士心理状况变化、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①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至实际的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对于优化护理工作内容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士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合格率分别为75.0%、68.8%,实施后分别为96.3%、93.8%,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77.5%,实施后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10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④护士对患者相关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⑤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SAS与SDS得分分别为(44.29±11.57)分、(42.16±10.37)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分别为(31.25±6.77)分、(30.53±5.98)分,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⑥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即能够提高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护士护理用语更加规范、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护士心理状况明显转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