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龙  李莉君 《中南药学》2008,6(4):488-490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分成治疗组(胰岛素加罗格列酮)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12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甘油三酯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B细胞功能指数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用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升高脂联素水平,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罗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55-55,5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均经足量磺脲及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3个月后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及体重指数(BMI)的改变。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用药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单用胰岛素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罗格列酮可增加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降糖作用,减少每天胰岛素的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3例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用马来酸罗格列酮,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可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单用胰岛素、体质指数(BMI)≥25、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罗格列酮)组32例,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联合罗格列酮4mg/d口服,并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组30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r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BMI、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4、8、12周时,2组血糖、HBA,C均下降;4周时,2组胰岛素用量均增加;8周时,2组BMI增加、TG下降,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周时,(胰岛素+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时,2组TC、TG下降,(胰岛素+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A/C、2hCP下降,I-IDL-C升高,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罗格列酮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胰岛素剂量,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系列异常,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观察72例接受预混胰岛素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35例接受预混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的BG、HbAlc改善程度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时HbAlc的绝对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混胰岛素加罗格列酮组与加二甲双胍组相比,早餐后和晚餐后血糖值更低(P〈0.05);罗格列酮组平均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是适合国人T2DM患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2-DM)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DM病人分为罗格列酮组(R组)和对照组(C组),随访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平均日胰岛素用量等变化。结果:R组血糖水平在治疗第2周起即出现显下降,第12周时有18例病人(58.1%)空腹血糖降至7.0mmol/L以下;HbA1c在6~12周后才有明显降低,至第12周时降幅为1.5%;第12周时,R组平均日胰岛素用量较初访时减少18U,而C组则较初访时增加lOU;R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下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45.2%和9.7%,均较C组有显差异。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在减少每日胰岛素用量的基础上降低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一DM病人的血糖水平,但应注意水肿和联合治疗时的低血糖现象。  相似文献   

7.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5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治疗组52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4mg/d,共三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g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重指数(BMI)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1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1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可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友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66-66,6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运用价值和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运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罗格列酮应用禁止证。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B组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罗格列酮片,分别于0、12、24周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治疗后的B组患者的各种数据均较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证实 2型糖尿病是以胰腺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肝脏和外周组织出现胰岛素抵抗并存为特征的 ,其中胰岛素抵抗是根本的病理生理。因此 ,降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由史克必成天津有限公司提供 )为胰岛素增敏剂 ,属新一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该药能缓解胰岛素抵抗、长期稳定控制血糖 ,起到减少并发症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自 2 0 0 2年 2月至 11月 ,我科采用联合罗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1995—1997年全国11省市调查我国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3.21%,比1980年13省市调查的标化患病率0.67%上升了48倍。其中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主要类型,其发病机理的关键是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退。降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包括减轻体重(过多的脂肪)、适当增加运动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Asp)和单用RSG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疗效。方法刚断乳SPF级SD大鼠50只,♀、♂各半,采用长期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佐星(STZ)诱导T2DM伴IR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T2DM组),RSG组和RSG+Asp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肝功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及观察胰腺和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T2DM组FBG、总胆固醇(TC)、HOMA-IR均比NC组升高(P<0.01),镜下胰岛数目减少、体积缩小,肝细胞弥漫性水变、脂变;RSG+Asp组HOMA-IR、TC、肝指数与T2DM组比较下降(P<0.01),ISI和GSH-Px活力提高(P<0.01)。RSG+Asp组改善大鼠OGTT,HOMA-IR、ISI、AST、肝指数和GSH-PX活力与RSG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RSG+Asp组和RSG组胰岛较T2DM组稍增加。RSG+Asp组肝脏轻度水变性或少量脂滴空泡。结论RSG联合小剂量Asp能更有效地控制T2DM伴IR大鼠的血糖,同时降低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IR,对胰岛和肝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DM的协同作用、安全性。方法将42例2型DM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用药前FPG、PPG及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22例使用重组基因合成预混人胰岛素30R方案治疗12周;B组20例使用重组基因合成预混人胰岛素30R及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方案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FPG及2hPPG均有所降低,以B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B组的TG有明显改善,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减少(P〈0.01),HDL-C及舒张压也有所改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BUN、Cr、TB、ALT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2型DM治疗中,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方案能使2型DM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控制,并可减少其胰岛素用量,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和安全性,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2006年收治的80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口服降糖药治疗组40例和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30R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经济费用和体重变化。结果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P〈0.05);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14.6±1.5)d,口服降糖药组平均(27.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组发生低血糖1例(占2%),口服降糖药组低血糖0例。结论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缩短血糖达标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36例经双胍类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mg口服,1次/日,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餐后2h胰岛素(FINS、P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PBG、FINS、PINS、HbA1c。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联合其他类型降糖药物治疗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联合用药的不同,分为胰岛素组(DM+INS)3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30例,动态观察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的情况.结果 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1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1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肺结核疗效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DM+INS+RSG组疗效高于DM+INS组.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对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蓉 《首都医药》2015,(3):310-3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予以罗格列酮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罗格列酮和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情况,对于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献梅 《海峡药学》2010,22(7):166-167
目的确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po,qd。两组治疗16周后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前后FBG、2hBG、HbAlc、FINS、2hPl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FBG、2hBG和HbAle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NS、2hPlns和IR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和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C和LDL-C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等作用,且治疗后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胰岛素(InS)治疗、胰岛素加二甲双胍、胰岛素加罗格列酮三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DM)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DM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A组单纯采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B组用胰岛素(诺和灵30R)加二甲双胍治疗,C组胰岛素(诺和灵30R)加罗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观察各组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FBS、PBS)、血脂(TC、TG、HDL)、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FBS、PBS、Hb 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B、C两组TG、TC、HDL、SBP、DBP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B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A组BMI、TG、TC、HDL、SBP、DBP无显著改变。结论运用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加胰岛素治疗2型DM比单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胰岛素加用罗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