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保护动机理论联合辨体施护的健康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方法:将9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保护动机理论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保护动机理论联合辨体施护健康教育模式,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中医辨体施护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重庆西南铝医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晨  潘晓红  李静静 《新中医》2021,53(1):150-154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200例按患者的意愿分为接受西医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78例和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的观察组122例,随访1年。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比2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自我效能感测量表和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2组FBG、P2hBG和HbA1c水平均较护理前下降,护理后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1年内的再住院率9.02%,对照组为2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60%,对照组为3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保健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选择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期间有5例脱落,实际87例.干预组(44例):常规降糖治疗配合在服药、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常规降糖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随访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及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淄博市妇幼保健接收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编号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开展以跨理论模型为支持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状况、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及妊娠压力。结果 入院时,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妊娠妇女心理压力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妊娠妇女心理压力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以跨理论模型为支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体质指数(BMI)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围比(waistto hip ratio,WHR)、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自我效能感[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efficacy scale,DESES)]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justed diabetes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DQOL)]评分。结果:出院前1天,观察组BMI、WHR、FPG、2hPG、TC、TG、HDL-C、LDL-C水平及A-DQOL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E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有助于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脂及BMI水平,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模式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知信行及症状改善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 148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 74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行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知信行水 平及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 6 个月认知、态度及行为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 6 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模式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改善患者疾 病知信行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自我效能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给予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血糖控制情况、视力情况、心理状况、健康行为达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lc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FBG、2hPBG、HbAlc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9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测评,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自我管理训练。并于干预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训练能显著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研究思路相似,适合中药药性、疾病诊断、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从本质上阐述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热敏灸的提出,艾灸再次回到众人视野。艾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热、光、药物等综合因素,通过对机体的血液运行、神经分泌功能、能量代谢、抗自由基等作用调节机体生理和心理,可用于预防、减轻、治疗机体某些疾病。将代谢组学与艾灸联合,从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阐明灸疗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为艾灸的基础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对疾病的治疗及灸疗现代化、科学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许多心脑血管及其他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亦很多。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过程的回顾,综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李宁 《西部中医药》2022,35(3):90-95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了解白藜芦醇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方法:检索200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白藜芦醇的SCI论文,对文献发表年份、国家、期刊、核心作者、学科领域、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并通过文献关键词频率统计聚焦研究热点.结果:近20年来,白藜芦醇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核心作者主要来自日本、法国、美国、西班牙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评价麻黄汤中药物的成分分析,阐释中药复方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和麻黄汤水煎液供试品溶液,以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3%~5%B,30~35 min,55%~95%B,35~40 min,95%B;柱温40℃;流速0.5 m L/min;进样量5μL作为色谱条件进行研究,并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结果:1)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均小于5%,表明实验方法学重复性良好。2)8种对照品组成的混合对照品所得指纹图谱无干扰峰,基线稳定;所得实际质荷比和计算质荷比误差小。3)麻黄汤水煎液指纹图谱分离出31个化合物。4)麻黄汤水煎液药物成分分析获得的31种化合物中以第28种2,3,7-三甲基吲哚和第29种乙酸麻黄碱属于麻黄汤水煎液特殊成分,其余29种均可归属于明确药物来源,所有药物的化合物实际质荷比和计算质荷比的误差均在正负100以内,结果为真。结论:麻黄汤水煎液药物成分分析获得的31种化合物中以第28种2,3,7-三甲基吲哚和第29种乙酸麻黄碱属于麻黄汤水煎液特殊成分,其中主要为来源于麻黄的生物碱类成分,来源于桂枝和苦杏仁的有机酸类成分,以及来源于甘草的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特点应是整体观念与辨病辨证论治,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其理由有7:1、辨病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本意;2、辨病辨证论治源于《内经》;3、辨病与辨证是《诸病源候论》探求病源和归纳证候的方法;4、温病学运用和发展了辨病辨证论治;5、辨病辨证论治是临床实践的需要;6、辨病辨证论治能促进中医对病的认识;7、辨病辨证论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55-1456
根据黄疸病的病理特点,把临床护理与中医的辨证施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在治愈患者方面,做到了有的放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并伴有其他症状。临床护理中将本病分为五种类型辨证调护。 寒邪犯胃 病因:寒邪犯胃,过食生冷,导致胃寒而痛,尤以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寒而痛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附汤的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参附汤2味中药人参、附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进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参附汤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23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18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PTGS1,NCOA2,ADRB2等。PPI网络包含114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Akt,AP-1,p56蛋白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36个,其中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191个,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20个,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25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0条信号通路涉及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apoptosis,pathways in cancer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参附汤防治疾病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先导信息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