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320例卒中后癫痫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途径.结果 早发性癫痫发生在卒后1~2wk,晚发性癫痫发生在卒中后1~2a,以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多见,其次,为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少见.靠近脑叶及皮层卒中后癫痫多见,一旦出现卒中后癫痫,应给以强化抗癫痫治疗1~3个月.  相似文献   

2.
冯艳蓉  田鸿福 《吉林医学》2013,34(4):609-6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本院脑卒中后癫痫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3.32%,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生率0.2%,迟发性癫痫发生率3.3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66.67%,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8例(24.24%)。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2例和癫痫持续状态3例,占75.76%。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9.62%,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2.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早发性癫痫者,患者服药期间无再发作。31例迟发性癫痫患者,有3例偶再发作,1例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抗癫痫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早发性癫痫与迟发性癫痫比较,疗效均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迟发性癫痫多见,皮层病灶较皮层下病灶易发生癫痫,以全面性发作为多见。出血性卒中易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0例卒中后癫痫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途径。结果早发性癫痫发生在卒后1~2wk,晚发性癫痫发生在卒中后1~2a,以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多见,其次,为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少见。靠近脑叶及皮层卒中后癫痫多见,一旦出现卒中后癫痫,应给以强化抗癫痫治疗1~3个月。  相似文献   

4.
吴刚 《吉林医学》2011,(33):7087-708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收治的64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如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作时间、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9.4%,早发性癫痫39例(65%),迟发性癫痫21例(35%)。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占43.3%,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主;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25%),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PSE患者113例,根据是否出现失眠分为失眠组(48例)和睡眠正常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近1个月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NIHS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卒中部位、发作类型及服药数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功能障碍、抑郁、卒中部位、发作类型、服药数量是PSE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神经功能障碍、抑郁、卒中部位、发作类型以及服药数量是导致PSE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永华 《重庆医学》2007,36(13):1262-126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 500例脑卒中病例中200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卒中癫痫的发生率为8.00%,早期癫痫发作为4.30%,晚发性癫痫为3.9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层/或皮层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水肿是早期癫痫的发作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晚期发作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癫痫灶所致,建议对晚期发作癫痫进行严格、系统而有效的治疔.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癫痫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EP)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所收治脑卒中后首次发作癫痫病例84例,分别对其卒中性质、卒中部位、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4例卒中后癫痫中男性55例(65%),女性29例(35%);全面发作53例(63.1%),部分发作31例(36.9%);早发癫痫36例(42.9%),迟发癫痫48例(57.1%);皮层病灶继发癫痫51例(60.7%),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例(39.3%),脑卒中癫痫与脑卒中部位及性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发作类型及卒中性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皮层病灶多见。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多见,且以全面发作为主,缺血性卒中后癫痫以迟发多见,且以部分发作为主,而且与病灶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王政标 《当代医学》2011,17(27):69-70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500例卒中病例中3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7.2%,急性期癫痫发作5.8%,非急性期癫痫发作1.4%,其中部分性发作最多3.8%。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类型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癫痫急性期的发生率较非急性期癫痫的发生率高,且发病率与病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9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视频脑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性癫痫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为主,占33.3%。迟发性癫痫多见于脑梗死患者,发作类型以简单部分性发作为主,占34.2%。脑叶区病灶较非脑叶区病灶卒中后癫痫发病率高。9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者72例(73.5%),主要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局限性慢波活动等异常。结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程、病变部位有关,并有相应异常脑电图表现。行视频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指导治疗、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0.
韦晴霏 《吉林医学》2013,34(6):1020
目的:观察与分析60例卒中后癫痫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0例卒中后癫痫者且对其临床资料等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对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处理。结果:出血性卒中以早发型癫痫为主(71.00%)、缺血性卒中以迟发型癫痫为主(60.00%),发作病灶统计显示皮质部位发生率高达58.33%,且高于皮质下和混合型;癫痫类型显示全面性发作高达65.00%,且高于部分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结论:加强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且值得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824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7.9%,其中早发癫痫66.2%,晚发癫痫33.8%;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多(占69.8%),发作类型以全身发作为多,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68.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质病灶多见,对于晚发型癫痫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类型、病死率、脑电图及癫痫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卒中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5.56%,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最高(8.06%);早发性癫痫发作以全身性发作多见,迟发性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部分性发作多发生于缺血性卒中,而出血性卒中以全面性癫痫发作好发。无论病变性质如何,皮质损害的患者易导致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朝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13-1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中,全面发作46例(67.65%),部分发作22例(32.35%);早发癫痫39例(57.35%),迟发癫痫29例(42.65%);皮层病灶继发癫痫37例(54.41%)。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1例(45.59%),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类型、时间与卒中性质相比较,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最常见的是以全面发作为主的早发性癫痫,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最常见的是以部分发作为主的迟发性癫痫,而且与病灶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临床实施药物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4.
张千  洪雁  方芳 《疑难病杂志》2007,6(2):77-7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100例脑卒中患者中7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为6.82%(75/11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40/75),晚期发生率为46.67%(35/75),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4.0%(48/75),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2.10%)与皮质下(2.98%)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质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1000例卒中患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8.9%,与皮质损害关系密切,且男性较女性高,常见于缺血性卒中。发作类型大多数部分性发作(PS),且以简单部分性发作(SPS)为主,发作起始时间多在卒中后1年以后,EEG多为局灶性慢波,单药治疗大多可控制发作。结论:卒中是老年癫痫的常见病因,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癫痫的发生与卒中引起的皮质损害关系密切,有男性发生率高的倾向。发作起始时间多在卒中后1年以上,且药物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6.
儿童卒中是指在30 d-18岁患儿中出现的因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1].儿童卒中在临床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低于成人.卒中后癫痫发作是指继发于脑卒中后因卒中本身导致的癫痫发作,按首次发作时间的迟早又分卒中后早期发作和迟发性发作.前者指卒中后7 d之内出现的痫性发作,后者指卒中1周后出现的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组47例,未继发癫痫发作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cle,NIHSS)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OR=5.519,P=0.048)、病灶在皮质(OR=0.263,P=0.006)、NIHSS高(OR=0.873,P=0.046)3个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灶部位在皮质、NIHSS高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8.
黄海涛 《海南医学》2008,19(11):44-4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发生时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评价预后.方法 对53例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卒中部位、发作时间、发作类型、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皮质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我院1999~2005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56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周内)出现,占52.4%;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继发癫痫与病灶部位有显著差异,在脑叶卒中多见(P<0.0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明显差异(P<0.0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1997~2002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死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脑梗死病灶直径2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10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剐。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