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时间为1~3个月,供肝冷缺血时间平均为8.5h,热缺血时间为3min;其中1例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肝动脉供血不足、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术后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标准化、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改进,原位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70年代的胆道并发症率高达50%[1],而到80年代则降到了13.2%[2].目前,大多数移植中心的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徘徊在10% ~20%.虽然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胆道并发症将最终导致移植肝的失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实施的87例DCD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中29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58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胆管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无1例放置T管。结果: 87例肝移植患者中9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8例治愈, 1例好转, 无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0.1%(9/87)。结论: 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供肝缺血时间、DCD供肝质量、胆管吻合技术及供肝修剪技术等因素有关,术后胆道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实施的87例DCD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中29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58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胆管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无1例放置T管。结果: 87例肝移植患者中9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8例治愈, 1例好转, 无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0.1%(9/87)。结论: 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供肝缺血时间、DCD供肝质量、胆管吻合技术及供肝修剪技术等因素有关,术后胆道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Dong JH  Zhang LD  Wang SG  Bie P  Y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36-123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从1999年2月至2004年8月间212例次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情况.结果共发生缺血型胆道病变14例(6.6%),其中肝门部胆管病变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病变6例,肝内胆管多发病变3例.供肝冷保存时间超过10 h,供受体ABO血型不符,术后肝动脉病变及原发病为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ITBL发生率分别为9.8%(10/102)、22.2%(2/9)、40%(2/5)及14.6%(7/48).14例患者采用内科保守、内镜、外科及再次肝移植治疗,7例治愈,4例病情改善,1例无效、1例死亡.治疗有效率为78.6%(11/14),治愈率为50%(7/14),与ITBL相关的病死率为7.1%(1/14),与ITBL相关的移植物失功率为23%(3/14).结论尽量避免供受体ABO血型不符和供肝冷保存时间过长,及时处理术后肝动脉病变是预防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有效措施.根据胆管树的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原位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及诊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手术技术的标准化、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改进 ,原位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 70年代的胆道并发症率高达5 0 % [1] ,而到 80年代则降到了 13.2 % [2 ] 。目前 ,大多数移植中心的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徘徊在 10 %~2 0 %。虽然其发生率有所下降 ,但是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胆道并发症将最终导致移植肝的失功。胆道并发症病因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包括胆瘘、胆道狭窄、胆泥形成和胆道感染等 ,这些是造成肝移植…  相似文献   

7.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移植物和移植受者的生存。胆道引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是否进行胆道引流一直是移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综述了肝移植术中T管引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T管引流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如改良型T管引流和经胆囊管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对胆道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影响,以及早期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720例原位肝移植(OLT)患者中,共有32例在移植术后4~65(25±15)d彩超发现肝动脉缺血并经肝动脉造影(DSA)和(或)CT肝动脉成像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HAS)30例,肝动脉血栓(HAT)2例.32例中,20例接受了肝动脉介入治疗.以再次肝移植及患者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32例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20例(62.5%)发生胆道并发症,包括单纯胆总管狭窄2例,肝内外胆管狭窄13例,肝内胆管狭窄5例,同时合并胆漏2例、胆汁瘤4例、胆源性肝脓肿3例.20例中,8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但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后;10例为HAS未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者;1例为HAT溶栓开通者;1例为HAS支架治疗失败者.2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62 d(22~517 d),死亡10例,再次肝移植6例,健在4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60.0%、34.9%和0.12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9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其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内;2例为HAS病检提示急性排斥反应者,均及时应用抗排斥药物冲击治疗;1例为HAT溶栓失败接受再次肝移植者.该12例中位随访时间952 d(14~1398 d),死亡3例,再次肝移植1例,健在8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6.7%和66.7%.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是引起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早期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吕毅  王博  于良  刘亚民  刘昌  仵正  李晖  张小刚 《医学争鸣》2004,25(13):1181-1181
引言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5%[1],而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在3%~25%左右,动脉血栓的形成是最常见的并发症[2].移植术后出现肝动脉并发症时常常什随胆道并发症[3].胆道和肝动并发症的防治直接关系到移植患者自下而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蒲森水 《医学综述》2000,6(11):512-514
<正>随着肝脏移植技术的发展,部分肝移植外科技巧、器官保存和免疫排斥反应的控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胆道并发症仍然是原位部分肝移植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的重要问题,其发生率一般在7%~34%,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胆道狭窄或胆管阻塞及胆道穿孔,前者可引起移植肝淤胆性改变,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或移植肝无功能,需经特殊处理或再次肝移植才能逆转恶性病理改变;后者可引起患者急性胆汁性腹膜炎,如不及时确诊与处理,进一步发展成为化脓性腹膜炎,危及生命。从理论上讲,整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对发生率较部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二者的发生机制也有所不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