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9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方法 分析9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结核症状以腹痛、发热、大便性状改变、腹部包块为主.20例并发腹水患者行腹水腺苷酸脱氨酶(adenylate deaminase,ADA)检测均> 30 u/L,明显升高.67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29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9例发现抗酸杆菌,7例手术患者均病理诊断为肠结核,31例患者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肠结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ADA检测对诊断肠结核并腹膜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诊断困难,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肠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方法,探讨如何提高肠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008年确诊的30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0.7岁。病程4天-50年。常见症状为腹痛(24例,80.0%)、发热(17例,56.7%)、腹泻(12例,40.0%)。肠结核合并肠外结核16例(占53.3%),其中肺结核14例(占87.5%)。肠结核并发症10例,其中肠梗阻3例(占30.0%)。消化道内镜检查24例,病变常见部位为回盲部、升结肠或末端回肠。结论肠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肠镜检查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为首选检查手段,确诊还需结合X线、CT及生化检查,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是淋巴结外淋巴瘤 (extranodallymphoma)的好发部位[1,2 ] ,其中以胃最多见 ,约占所有淋巴结外淋巴瘤的2 1 7%~ 2 5 3%。因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 ,早期症状不明显 ,内镜下常误诊为胃癌、消化性溃疡、息肉或肥厚性胃炎[3] 。我科 1983~ 1998年收治 2 5例 ,误诊 7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误诊患者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年龄在19~ 6 0岁 ,误诊疾病为胃溃疡 3例 ,胃癌 2例 ,肠息肉 1例 ,肠结核 1例。误诊为肠结核少有文献报道。2 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分析2 1 误诊…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肠道炎症性病变中,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是两大重要的疾病。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影像学、内镜和病理学表现均十分相似。虽然肺结核的存在有利于肠结核的诊断,但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概率仍很高。有文献报道肠结核误诊率高达20~50%[1-2]。为提高肠结核的诊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6例曾被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误诊的16例肠结核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50岁,平均(23.6+12.5)岁,其中,6~18岁3例,19~35岁9例,36~50岁4例,19~35岁组占56.3%。病史2个月至4年。合并肺结核5例(31.2%),结核性腹膜炎3例(18.8%),腹腔淋巴结结核2例(12.5%),单纯肠结核6例(37.5%)。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10例,完全性肠梗阻1例,肠出血2例(1例消化道大出血)。所有病例在外院行结肠镜检查及肠黏膜活检,均诊断为克罗恩病,并给予强的松、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爱迪沙)治疗1~6个月。二、主要临床表现16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消瘦、盗汗为主,其次为腹胀、呕吐,便秘。生育期妇女闭经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肠结核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肠结核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沈阳市胸科医院被确诊为肠结核的住院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腹痛[71例(86.59%)]、腹胀[52例(63.41%)]和体重减轻[60例(73.17%)]为最常见临床症状。82例中合并肺结核51例(62.2%);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率82.93%,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率55.56%,便查结核菌阳性率4.92%,肠镜组织活检GeneXpert/RIF检测10例,阳性4例。68例行腹部CT扫描阳性率80.89%,主要表现为病变段肠管壁增厚,多发腹部淋巴结肿大。52例接受电子肠镜检查,病变部位回盲部为主9例(17.31%),其余43例(82.69%)均累及2个以上部位。15例(18.29%)接受外科手术治疗;62例(75.61%)患者出现延误诊断或误诊。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腹部不适患者,应高度怀疑有肠结核的可能,结合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6.
肠结核55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肠结核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由于肠结核症状、体征非特异,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也难发现特异性改变,临床表现与克罗恩病、肠道淋巴瘤十分相似,增大了诊断难度,易误诊.本文对55例肠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近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李鹏飞  陈岩  所剑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0):827-830
目的 探讨目前肠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外科治疗23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23例患者中,术前通过肠镜病理诊断肠结核4例;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疑诊肠结核12例,其余7例因怀疑腹腔肿瘤或需急诊手术未能术前确诊。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结核,术后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停药后随访1年,除3例失访外,治愈13例,好转7例,其中3例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症状(3/7),2例排便习惯改变 (2/7),2例有间断腹部隐痛(2/7)。 结论 早期诊断、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正确地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式,可以提高肠结核的治疗效果,是成功治疗肠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结核(ITB)、克罗恩病(CD)和原发性肠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以期发现对肠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30例肠结核、38例克罗恩病、15例原发性肠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肠结核患者来自农村、首发腹痛、结核中毒症状、伴肠外结核、白蛋白下降、PPD强阳性、仅右半结肠受累及横行溃疡较克罗恩病多见;克罗恩病患者来自城市,首发大便改变、病程长且反复、肠壁增厚、直肠受累、节段性分布、纵形溃疡较肠结核多见。肠结核患者30岁以下者、纳差、乏力、溃疡形成较原发性肠淋巴瘤多见;原发性肠淋巴患者瘤肿块、肠穿孔、急诊手术、肠壁增厚、小肠受累、单节段受累较肠结核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原发性肠淋巴瘤各自有一定的特异性。获取详尽信息综合分析及诊断性治疗仍为肠结核鉴别诊断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肠结核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6例肠结核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肠结核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了肠结核病患者26例,分析结核病既往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药物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6.92%肠结核继发于肺结核;65.38%肠结核合并有肠外结核。除肺结核外尚有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淋巴结结核、皮肤结核、肝结核等。合并小肠憩室2例。26例中,24例经腹部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肠结核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部分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无结核中毒症状,无伴发肠外结核病,易误诊、误治。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肠结核病的判断力,重视对肺内、外结核病的检查,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不能忽视肠结核。结肠镜检查加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结核杆菌检查是确诊肠结核的较好方法,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PPD试验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溃疡型肠结核合并肠穿孔病例较为少见,70%的患者临床中并无肺部活动病灶[1]。加上其病变多位于回肠末端,升结肠和附近盲肠易被累及,受侵范围较为局限,且症状不易与回盲部肿瘤、阑尾周围脓肿鉴别,因此诊断较为困难。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39例溃疡型肠结核病合并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8例,年龄25-69岁。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肠结核的结肠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症状肠结核的结肠镜检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结肠镜检查诊断的无症状肠结核14例资料。结果结肠镜下表现:病变部位:11例位于回盲部或回肠末端,3例位于结肠;分型:炎症型3例,溃疡型4例,增殖型2例,混合型5例。病检:9例活检病理诊断肠结核,1次阳性5例,2次或以上阳性4例。结论结肠镜检重点观察肠结核好发部位及病变特征,结合活检是诊断无症状肠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统结核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泌尿系统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泌尿系统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和误诊情况。结果10年间共收集泌尿系统结核患者29例,肾脏受累者24例(占82.8%),输尿管受累者11例(占37.9%),膀胱受累者3例(占10.3%)。合并肺结核9例,泌尿系统以外的肺外结核5例,存在免疫功能受损者10例。常见临床特征包括膀胱刺激征18例(占62.1%),腰痛17例(占58.6%),白细胞尿14例(占48.3%)及血尿14例(占48.3%)。经病理学检查确诊22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5例,经诊断性治疗确诊2例。初次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4个月(0~10年)。结论对于存在肺结核及其他部位肺外结核的成年患者,出现一般抗感染治疗无反应的慢性膀胱炎或无菌性脓尿时,应高度怀疑泌尿系统结核的可能。宜及早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反复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结核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统结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克罗恩病(CD)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回盲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检查手段有限。目的:探讨小肠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小肠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67例小肠CD患者,男女之比为4.15:1,诊断年龄13—79岁.其中20—29岁和50—59岁为两个发病高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黑便或血便或脓血便43例(64.2%)、腹痛36例(53.7%)、贫血27例(40.3%)、腹泻26例(38.8%)。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穿孔少见。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手术病理活检示全壁性炎症、深裂隙状纵行溃疡、结节样肉芽肿。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和(或)回盲部(49.3%)。接受胶囊内镜和结肠镜检查者经内科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14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穿孔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肠CD的诊断较困难,可首选结肠镜检查。若无完全性肠梗阻可行胶囊内镜检查。与结肠镜和小肠造影检查相比.胶囊内镜对于早期小肠CD的诊断和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优势,可推迟部分患者的第一次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临床症状、内镜、病理表现的差异及肠黏膜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PCR)对二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6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42例肠结核和60例克罗恩病病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特点及肠黏膜TB-PCR检测结果。结果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占56.9%(33/58),较肠结核(16.1%,5/31)多见(P〈0.001);29.3%克罗恩病患者有肠外表现(口腔溃疡、皮疹、关节痛、肛周病变),而肠结核患者未见;内镜下克罗恩病表现为纵行/裂隙样溃疡(44.9%,22/49)、卵石征(28.6%,14/49)、节段性病变(51.0%,25/49)多于肠结核(7.7%、3.9%、0)(P值分别为0.001、0.011、0.000);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聚集占34%(18/53),小血管炎占26.4%(14/53),明显较肠结核多见(0%、3.8%)(P值分别为0.001、0.016)。82.4%(14/17)的肠结核患者试验性抗结核1-2周症状改善,而5例克罗恩病患者试验性抗结核治疗4-8周均无效。肠黏膜组织TB-PCR检测阳性率肠结核组为11.5%(3/26);与CD组(14.3%,3/21)比较无显著差异(P〉0.5)。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肠黏膜TB-PCR对肠结核与CD鉴别诊断的意义有限;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及内镜随访仍是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供资料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7月确诊的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0%患者伴有腹泻;肠黏膜组织压片均可以找到曼氏血吸虫卵,但日本血吸虫IgG抗体阳性率仅为33.3%。所有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细胞比例明显上调,血免疫球蛋白以IgG抗体为主;16.6%的患者腹部超声见腹腔积液或脾脏增厚,16.6%患者磁共振检查见肝脏出现多发小结节或肠壁增厚,所有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均可见结肠炎,其中66.6%的患者合并多发溃疡,肠黏膜病理学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6例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总结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面资料,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胶囊内镜在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瑾  孟立娜  吕宾 《胃肠病学》2009,14(3):167-170
背景:近年我国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其早期诊断率较低。目的:总结CD的临床特征,评价胶囊内镜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2008年9月确诊为CD的6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和胶囊内镜下特点。结果:69例CD患者中男35例,女34例,发病年龄17~73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便血等,以及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发热,肠外表现以口腔溃疡、关节痛多见,部分出现肛门病变、肠梗阻等并发症。病变范围小肠型占47.8%,结肠型占14.5%,小肠结肠型占37.7%。X线钡剂造影诊断率为44.0%(22/50),结肠镜检查诊断率为75.8%(50/66)。胶囊内镜检查诊断率为62.5%(10/16),检出小肠病变10例,结肠病变2例,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病变、息肉样或鹅卵石样增生等。结论:CD病变以小肠累及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胶囊内镜检查能发现CD的早期小肠黏膜病变,对C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先天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 搜集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的6月龄以内的19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及转归等信息,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中,男10例(52.6%),女9例(47.4%),年龄3~60d,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3(30,60)d;发病时间最短为出生后1d,最长为出生后45d,平均发病时间为(19.3±13.1)d。10例(52.6%)患儿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9例(47.4%)为原发性肺结核;9例(47.4%)患儿有发热症状,8例(42.1%)有呼吸困难、发绀症状。9例(47.4%)患儿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6例(31.6%)患儿胃液抗酸染色涂片及培养阳性;17例患儿行胃液GeneXpert MTB/RIF检查,7例(41.2%)阳性。10例(52.6%)患儿胸部CT扫描显示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影,8例(42.1%)为局部斑片状影伴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5.3%)为两肺多发斑片状影并发胸腔积液;1例(5.3%)头颅CT扫描显示存在脑积液;9例(47.4%)肝胆脾B超检查提示肝脾肿大。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结核药品治疗,17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先天性结核病患儿发病多在2~4周内,病情多发展迅速且危重,死亡率较高,早期积极行抗结核药品治疗对患儿的预后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宇 《内科》2008,3(2):166-167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1)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二氧化碳血症。(2)70例重症肺结核中以肺部感染为诱因者32例(45.71%),其他诱因为咯血14例(20.00%)、病灶进展13例(18.57%)、气胸11例(15.71%)。(3)70例均合并呼吸衰竭,其中Ⅱ型呼衰63例(90%),Ⅰ型呼衰7例(10%)。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3例(47.14%)。(4)经常规治疗70例中有51例缓解,19例死亡。第一次呼吸衰竭至死亡时间平均为2.6年,并发MOF者病死率高达82%。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呼吸衰竭,肺感染为最常见诱因,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肺内感染及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男性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4±17岁,其中17例(89%)为中老年;确诊时无症状者为7例(36.7%),失代偿期肝硬化9例(47.4%);100%患者血GGT和ALP升高,78.9%ALT和AST轻中度升高;2例(10.5%)合并干燥综合征;13例(68.4%)患者AMA阳性,14例(73.7%)AMA-M2阳性。经熊去氧胆酸治疗,早期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男性PBC患者起病隐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略低,早期诊断困难较大。  相似文献   

20.
胡先纬  高金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26-1428
目的探讨上气道阻塞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4月确诊为上气道阻塞的76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呼吸道淀粉样变19例;复发性多软骨炎23例;肿瘤25例,结核8例;临床表现为咳嗽46例;呼吸困难36例;声嘶43例、略痰29例;肺功能检查56例,其中27例(48.21%)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4例(25%)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有70例纤维支气管镜或喉镜检查,有明显阳性发现者67例,约占95.71%,其中气管、支气管壁增厚和/或狭窄者35例,占50%;异常气管内结节或新生物32例,占45.71%;76例中60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刚果红染色阳性者16例;符合复发性多软骨炎5例;肿瘤25例;支气管黏膜慢性炎10例。讨论肺功能测定、纤支镜检查可用于诊断和评估上气道阻塞。肺功能与纤支镜检查,有助于上气道阻塞的诊断与评估,并可用于病情的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