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诊治的20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干预及饮食护理干预均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但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7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此基础上加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C、TG、HDL-C及LDL-C分别为(6.98±1.28)、(10.64±1.63)、(6.82±0.65)、(6.10±1.01)、(1.81±0.57)、(2.57±0.72)、(2.73±0.6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C、TG、HDL-C及LDL-C分别为(6.08±1.05)、(8.40±1.42)、(6.04±0.58)、(5.54±0.94)、(1.74±0.55)、(2.63±0.74)、(2.13±0.59),2组患者干预后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G及LDL-C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TG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干预后GQO-L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干预后GQO-L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饮食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等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干预.比较2组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天数、饮食合理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监测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饮食护理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饮食护理组血糖达标天数、 饮食合理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血糖监测情况、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饮食护理组血糖监测情况、 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大,可提高合理饮食行为,加速血糖达标,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社旗县人民医院11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及午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02%(4/57)低于对照组22.81%(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并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2020年1月至12月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饮食护理)与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对比血糖水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2 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王定 《吉林医学》2014,(34):7664-766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综合治疗,同时对干预组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要求其对患者饮食方案的实施给予支持并进行督促。对照组仅对患者本人进行干预,对其家属无任何干预措施及要求。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体质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血糖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相应护理方法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对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为临床饮食疗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住院病人72例和门诊病人28例)的饮食及血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每日餐数较多、有进食早餐、会计算饮食总热量、饮食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每日餐数较少、未进食早餐、不会计算饮食总热量、饮食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习惯及饮食是否符合糖尿病总热量标准等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无缝隙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5.51±18.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52±1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规律监测血糖、遵医嘱按时服药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血糖水平,保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现状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三临床医学院及长春市三个社区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23例(入组135例,失访12例)和对照组113例(入组135例,失访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每月随访1次,每次60 m in。干预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糖尿病指导外,针对问题采取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每月指导1次,期间患者可以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实现一个阶段目标后,结合血糖监测情况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健康信念。均于第6次随访后再次调查饮食治疗依从情况并检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等。结果干预组在进行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在依从性评分、饮食治疗相关知识得分及FPG、RPG、HbA1 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体质指数(BM 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张克英  秦洁  张栋珉 《西部医学》2013,25(7):997-998,1001
目的了解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性别之间和年龄之间相比,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规范监测血糖患者与偶尔监测血糖患者相比,前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结论文化程度和血糖监测频率影响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杨玺 《中国全科医学》2005,8(4):279-280
目的 评价格列吡嗪控释片对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 5~20mg, 1次 /d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普通片 80~160mg, 3次 /d治疗。治疗前和治疗 2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C) 的含量。结果 治疗 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降糖 (包括FPG、2hPG、HbA1c) 疗效组内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1), 治疗组治疗前、后T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但TC、LDL-C和HDL-C的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对照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而且对TG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消除或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1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做好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同时重视心理护理,早期指导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1例患者出院前空腹血糖控制在6.6—8.3mmol/L左右,全身情况良好,情绪稳定,未发生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结论严密血糖监测,积极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前来该院就治的100例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孕妇在妊娠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都得到良好的改善,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忠新  华鑫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14-1516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及其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00-2006年于我院产科住院的314例妊娠晚期G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行个体化饮食干预,饮食供给标准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增重等情况确定,对照组患者为随意进食组,饮食数量、种类不限制。采用食物登记法收集一周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晚10点的血糖值及其新生儿出生后2h、4h、6h的即刻血糖值和出生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其新生儿娩出后4h、6h即刻血糖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2h即刻血糖值和出生体重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可显著降低母体血糖水平,有利于新生儿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各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随访的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监测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每3个月按其意愿自己在家或者来本中心检测1次血糖,持续6个月;监测组患者每周来家庭医生工作室检测1次血糖,家庭医生需及时做好血糖记录,收集患者提供的饮食与运动记录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持续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BMI、HDL-C、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BMI、HDL-C、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MI、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H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监测组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干预后6个月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最新研究表明,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良好的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而采取有效的血糖波动控制策略对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血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依据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的血糖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指尖血糖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第3、6、9天时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低血糖发生例次和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干预第3、6、9天,研究组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第6天CV-FPG、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6天PPGE低于干预第3天(P<0.05);两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及LAGE均低于干预第6天(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以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为基础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血糖波动幅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管理是一种新型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其对初发T2DM患者疾病进展所起作用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人机交互智能管理对初发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T2DM患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6—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就诊的初发T2DM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血糖监测组与对照组。血糖监测组除采用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外其他干预措施同对照组,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量表(2-DSCS)]。结果 随访3个月后,血糖监测组入组95例,对照组入组97例。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FBG、2 h PG、Hb A1c水平均降低(P<0.05),DMSES各项评分升高(P<0.05)。干预后血糖监测组FBG、2 h P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