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陈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24(1):72-73
目的对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方法对4—6周的BALB/c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小鼠内眦静脉对于刚刚开始操作的实验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小鼠尾静脉注射相比内眦静脉注射难度稍高,且实验之前需多次训练方可熟练操作。结论小鼠内眦静脉注射是一种操更简便,且成功率更高的小鼠静脉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基础医学研究中,为了观察药物、新化合物等的药效毒理;在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病理研究中,为了观察动物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都需要对实验动物采用一定的给药方式。而小鼠尾静脉注射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经过长期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准确、快速的单人操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鼠尾静脉注射或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后心脏组织和肝脏组织中靶基因的转染效率。方法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载体(GFP-Ad)。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组与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组各10只,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和肝脏组织中GFP的mRNA表达水平,并且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组心脏组织中GF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组,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组心脏组织中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同时,我们发现两组的肝脏组织中GFP的mRNA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心脏组织中;且在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组,肝脏组织中GFP的mRNA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在7 d达高峰,而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组则在3 d达高峰。结论提高心脏组织中靶基因的转染效率宜采用心肌注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对于肝脏组织转染效率,两种注射方法均可,鉴于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创伤小,宜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小鼠尾静脉注射提供一种实用的装置与使用方法。方法利用自制装置上的恒温部分、照明部分以及固定部分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对比使用装置进行操作前后注射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的差别。结果使用自制装置进行尾静脉注射更准确更快速。结论该自制装置在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注射成功率,缩短注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研究组改良的穿刺设备及其他类型的穿刺设备在基于碘海醇的小鼠Micro-CT腹部增强造影中的效果。方法 100只昆明小鼠尾部热浴后,使用小动物麻醉机进行麻醉,并监测生命体征。应用5组设备行尾静脉穿刺:1常规1ml注射器及2.5#诺和锐针头;2常规1ml注射器及4.5#针头;3常规输液器7#针头;4常规输液器5#针头;5改良4.5#针头及输液连接装置,评价5组的优缺点并记录穿刺成功率。经Micro-CT扫描,记录图像采集率以及扫描后小鼠死亡率。结果 5组设备穿刺成功率、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小鼠死亡率均有差异(P<0.05)。综合比较各组成功率和小鼠死亡率,第5组为最优,能较好的对图像进行采集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小鼠的死亡。结论改良的尾静脉穿刺设备联合微量注射泵及小动物麻醉机的综合方式,能显著提高尾静脉穿刺和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降低小鼠死亡率,很好地应用于Micro-CT增强造影中,降低了实验动物成本。 相似文献
6.
尾静脉注射是药理、毒理实验中常用的注射方法,要求注射时速度快、进针准确无误.由于小鼠体型小,生长繁殖快,成本低,易于控制,因此常被用作医学实验动物.但小鼠尾静脉较细,造成穿刺难度较大,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的成功与否.笔者在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实验当中,总结了一种新的注射方法,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哺乳动物中,小鼠由于体形最小,易于控制,生长繁殖快,且饲养管理方便,又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在生物医学各个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小鼠在实验中所用的给药方式有腹腔注射,灌胃给药,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等目,虽然尾静脉注射有着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等优势,但由于小鼠尾静脉细小,穿刺难度大而限制了其使用。笔者通过自己及周围同学的实践发现,只要掌握了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技巧,适当练习,尾静脉注射的成功率和重复率同样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将插入NRAS基因的NRASV12转座子质粒、表达myr-Akt基因转座子质粒以及转座酶SB100的混合盐溶液通过小鼠尾静脉大容量(2 mL)、短时间(7 s)进行注射,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3~4周后,处死观察组及对照组小鼠,通过病理学检查小鼠成瘤情况。结果:观察组小鼠成瘤率100%(24/24),经病理学检测为肝细胞癌;对照组小鼠无成瘤。结论: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方法构建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简单,诱癌时间短,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方法。方法 20只BALB/C雄性荷瘤裸鼠,由实验员A和实验员B用笼盖压制法固定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观察注射完成时间和成功率。结果两位实验员100%均可完成尾静脉注射。结论笼盖压制法为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提供了一种简易方法,特别对于特殊形态的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24号套管针尾静脉注射法和0.5号针头尾静脉注射法的注射成功率,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大鼠尾静脉注射方法.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分别采用24号套管针和0.5号针头进行尾静脉注射,观察针头置入成功率和注射成功率.结果 套管针置入成功率和0.5号针头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套管针尾静脉注射成功率高于0.5号针头.结论 大鼠套管针尾静脉注射法优于0.5号针头尾静脉注射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内眦采血器用于小鼠内眦取血的效果。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分别采用自制采血器及普通毛细管行内眦定量取血5次。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采血相关损伤率和采血相关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采血相关死亡;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22,P<0.05);两组采血相关损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制内眦采血器制作容易,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值得在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小鼠尾静脉与内眦静脉丛回输血小板的操作难度及回输效果。方法体外分离血小板(10×108/m L),分别采用尾静脉和内眦静脉丛注射法将等量的calcein标记的血小板回输到8周C57 BL/6小鼠体内,比较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对注射血小板的小鼠立即从眼眶采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数;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成功回输等量血小板的小鼠24 h采血一次,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的生存周期。结果经尾静脉和内眦静脉丛回输等量血小板:(1)平均用时分别为94 s和45.3s,成功率分别为40%和100%(P0.05);(2)在0 h,被标记的血小板数占总血小板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2.38%和12.3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48 h、96 h,回输进体内的血小板分别下降44%、64%和88%、8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注射法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数没有差异,且不影响血小板的生存周期。小鼠眼内眦静脉丛回输血小板,操作更简单,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采用自制大鼠束缚衣结合操作者轻按的方法固定大鼠,一人辅助固定,一人穿刺,一人注药,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鼠尾的损伤和对大鼠产生的应激,严格规定进针点和穿刺次数,限制一次性最大给药剂量和注射速度,并采取将进针与注射药液的部位分开等方法避免药物污的染和浪费。结果本法操作快速、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动物配合度高。结论本法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和污染,对于药物昂贵的尾静脉注射实验此做法尤为推荐。 相似文献
16.
18.
目的介绍移液枪用于小鼠内眦取血的方法。方法 20只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移液枪组和毛细管组,分别用移液枪和毛细管进行小鼠内眦定量取血3次,记录两组采血完成时间和采血成功率。结果两组采血成功率为100%,但移液枪组采血完成时间快于毛细血管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应用移液枪为小鼠内眦取血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且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实用改良大鼠尾静脉穿刺置管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清醒大鼠尾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及固定技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 50只SD大鼠均于清醒状态下行尾静脉穿刺及固定留置针,并用微量注射泵连续缓慢输液3h,每日1次,连续6d,观察大鼠清醒状态下在简易固定器内接受长时间连续输液的表现。结果 50只大鼠全部成功置管,顺利者穿刺时间(30±5)s,固定留置针时间(4±1.5)min,针管留置时间(52±4)h,连续6d输液过程中所有大鼠在简易固定器内均表现十分安静。结论改进后的大鼠尾静脉穿刺方法穿刺时间缩短,针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该方法完全可以用作连续式静脉输液给药。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研究中,大鼠常被选作实验对象,进行毒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肿瘤实验及各种急、慢性实验时,往往需要经静脉血管多次给药。因此,大鼠尾静脉注射技术显得尤其重要,但大鼠尾静脉较细小,操作相应比较困难,有时药物难以顺利地注入,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导致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