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儿童屈光参差与弱视、立体视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对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不伴有斜视的 4 5~ 13 8岁屈光参差儿童 186例 ,无屈光参差和弱视的同龄正常儿童 2 0例。对以上所选病例 ,测定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的矫正视力及矫正后Tit mus立体视 ,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当远视参差 >1D ,近视参差 >2D ,散光参差 >1 0D ,弱视的发生率分别为 43 %、 43 %、 3 6% ;立体视异常百分比分别为 43 %、 2 9%、 3 6% :屈光参差 >3D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发生率均 10 0 %。②屈光参差与弱视的相关性及立体视与弱视的相关性均大于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结论 儿童屈光参差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 ,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增加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的发生率明显增多 ,并且 ,立体视功能的下降与弱视相伴行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相同屈光参差范围内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与立体视情况,以及视力、屈光参差类型对拥有立体视与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5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和52例伴有斜视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以及20例正常儿童相应检查数据,检查包括矫正视力、屈光程度、随机点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采用多元方差分析3类儿童的视力差异,统计立体视分布情况,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视力与屈光参差类型对拥有立体视与否的影响。结果单纯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与伴有斜视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P=0.0314,校正α=0.016)。单纯及伴有斜视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粗糙立体视拥有率分别为96%,71%。在双眼视力一致的条件下,伴有斜视的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单纯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相比,拥有2阶立体视的OR估计值为0.132(95%CI:0.034~0.503)。在屈光参差类型一致的条件下,高、中双眼视力平衡度与低双眼视力平衡度相比,拥有2阶立体视的OR估计值分别为5.161(95%CI:0.868~30.675)和3.939(95%CI: 0.920~16.858)。结论相同屈光参差程度范围中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差异不明显;伴有斜视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立体视缺损的可能性更高,并且双眼不平衡度越高引起的立体视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林楠  王京辉  孙省利  董芳 《眼科》2012,21(6):395-397
【摘要】 目的 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愈后双眼视觉状况。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4例,正常儿童74例。方法 采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对74例 经治疗矫正视力已≥0.9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和74例正常儿童的双眼视觉功能进行检测。主要指 标  同时知觉、远融合范围、定性远立体视、 立体视锐度。结果 (1)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基本 治愈后其远立体视低于正常儿童(χ2 =11.331,P=0.001);同时视(χ2 =1.855,P=0.173)及 远融合范围(χ2 =1.012,P=0.603)无明显差异。(2)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基本治愈后其近立体 视锐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χ2 =27.759,P=0.000)。(3)屈光参差性弱视程度越轻,近立体视 锐度的改善越显著(χ2 =17.116,P=0.009);而同时视(χ2 =0.879,P=0.644)、远融合范围 (χ2 =7.930,P=0.094)、远立体视(χ2 =2.854,P=0.240)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 屈光参 差性弱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即使治疗后视力达到正常,其立体视仍低于正常儿童。屈光参 差程度越重,对近立体视锐度的影响越显著。(眼科,2012, 21: 395-397)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屈光参差患者戴用框架镜和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后的立体视功能差异,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方法对56例屈光参差患者戴框架镜、RGP、及RGP一个月后分别用Worth四点灯测定看远的融合,用Random-dot立体图测定视近的融合及立体视功能。结果戴RGP及戴RGP一月后的融合和立体视均较戴框架镜有明显的提高,且戴RGP一月后融合较初戴RGP有所改善,立体视也逐步恢复正常。结论戴用RGP可使屈光参差患者获得清晰视力的同时,还可减少不等像视,促进融合,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的立体视觉,为屈光参差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度的程度和(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其主要相关原因是由于双眼眼轴长度发育不平衡。立体视觉是人类和高等动物所特有的一项高级视功能,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屈光参差引起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是影响立体视觉的主要原因。屈光参差矫正方法不同,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度的程度和(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其主要相关原因是由于双眼眼轴长度发育不平衡。立体视觉是人类和高等动物所特有的一项高级视功能,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屈光参差引起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是影响立体视觉的主要原因。屈光参差矫正方法不同,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罗俊  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43-1745
双眼在一条或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时,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呈现随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的形成原因很多,不单是眼轴长度差异所致。屈光参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融合困难,立体视下降,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通过磁共振来探讨其神经机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矫正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遮盖与药物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屈光手术等,框架眼镜结合遮盖与药物治疗是最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框架眼镜无法避免光学欠缺,RGP则克服了这一困难,而屈光手术直接作用于角膜,避免了光学像差,较框架眼镜和RGP更能改善立体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并随访3年的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功能变化,评价RGP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科门诊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B组21例.配戴框架眼镜.戴镜后两组同时进行正规弱视综合治疗,总共随访3年。当弱视矫正后行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90.91%(20/22)和61.91%(13/21),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8,P〈0.05)。A组立体视出现平均时间为治疗后(7.00±0.45)个月,B组立体视出现时间为治疗后(13.00±0.53)个月.A组早于B组。经秩和检验,A组具有的远立体视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均优于B组(P〈0.01)。结论RGP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有利于弱视矫正后双眼立体视功能的建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临床电生理手段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中枢及外周损害作一些探讨。方法 使用丹麦Evomatic 4 0 0 0型电生理仪 ,全视野翻转棋盘格作刺激 ,选择 90′、 4 6 6′、 2 0 7′三种空间频率 ,P VEP与P ERG同步记录的方法 ,对 2 1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电生理检测 ,弱视眼P ERG记录使用双眼注视、注视标调整寻找b波最大振幅的方法 ,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弱视眼P VEPN75潜伏期、P10 0 潜伏期较正常儿童延长 ,P10 0 振幅较正常儿童组降低。弱视眼P ERG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并无明显异常。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损害、神经传导的时间延迟主要发生在视觉通路视网膜以上的部位 ,视网膜并无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屈光参差性与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07/2020-01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并首次接受治疗的单眼弱视患者46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26例,女20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斜视性弱视组(无屈光不正),共23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12例,女11例。以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共23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14例,女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遮盖及精细训练治疗弱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视力、用Titmus图谱行立体视锐度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经弱视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立体视恢复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无差异(t=-0.475,P>0.05),但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明显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t=-3.919,P<0.001);通过2mo的治疗,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值有明显差异(t=-2.946,P<0.01),而两组患者立体视提高值无差异(t=1.305,P>0.05);通过6mo的治疗,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差值有明显差异(t=-2.353,P<0.05),两组患者立体视提...  相似文献   

11.
立体视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其形成机制复杂。而屈光参差是损害立体视的常见因素,在光学因素方面,屈光参差易增加双眼视差,导致弱视;在非光学因素方面,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以及视皮质神经元的功能均受到屈光参差的潜在影响。这些改变共同调控着大脑视皮质功能的发育,并进一步损害立体视。在进行光学矫正后,通过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来提高大脑皮质可塑性,是立体视重塑的关键。 (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71-75)  相似文献   

12.
13.
屈光参差及其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 0 4例远视性屈光参差与 1 3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作屈光参差及双眼视力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视性屈光参差组中 ,屈光参差程度与视力差关系密切 ,屈光参差程度越大 ,视力差越大。而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 ,二者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远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力差明显相关。近视性屈光参差例数少 ,尚需积累资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Aniseikonia is a difference in the perceived size or shape of images between eyes, and can arise from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neurological, retinal, and optical causes. Aniseikonia is associated with anisometropia, as both anisometropia itself and the optical correction for anisometropia can cause aniseikonia. Image size differences above one to three per cent can be clinically symptomatic. Common symptoms include asthenopia, headache and diplopia in vertical gaze. Size differences of three and more impair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s such as binocular summation and stereopsis. Above five per cent of aniseikonia, binocular inhibition or suppression tend to occur to prevent diplopia and confusion. Aniseikonia can be measured using a range of techniques and can be corrected or reduced by prescribing contact lenses or specially designed spectacle lenses. Subjective testing of aniseikonia is the only way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overall perceived amount of aniseikonia. However, currently it is not routinely assessed in most clinical settings. At least two‐thirds of patients with amblyopia have anisometropia, thus we may expect aniseikonia to b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However, aniseikonia may not be experienced by the patient under normal binocular viewing conditions if the image from the amblyopic eye is of poor quality or is too strongly suppressed for image size differences to be recognised. This lack of binocular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in amblyopia may also prevent the measurement of aniseikonia, as most common techniques require direct comparisons of images seen by each eye. Curr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mblyopia advocate full correction of anisometropia to equalise image clarity, but do not address aniseikonia. Significant image size differences between eyes may lead to suppression and abnormal binocular adaptations. It is possible that correcting anisometropia and aniseikonia simultaneously, particularly at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anisometropia, would reduce the need to develop suppression and improve treatment outcomes for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相似文献   

15.
曾仁攀  梁小琼  王国平 《眼科研究》2009,27(11):1027-1030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及不同程度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损害情况。方法对178例初诊的不同类型弱视儿童,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对弱视儿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斜视性弱视组3组之间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存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轻度弱视和中度弱视之间比较,近零视差及交叉视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导致儿童立体视觉的发育障碍,且随弱视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屈光不正性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斜视性弱视重,屈光参差性弱视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3~15岁儿童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各年龄组儿童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比较儿童屈光参差组与无屈光参差组的双眼视功能状态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抽取3~15岁儿童6004名(3035/2969)。在征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在睫状肌麻痹(美多丽P)前后测其屈光状态,并由有经验的视光师在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结果(1)屈光参差(等效球镜度差为1.0D及以上)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91.322,P<0.005);(2)3~7岁组和其他各年龄组的立体视均值有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立体视无差异(P>0.05);(3)无屈光参差组随着近视度的增加,立体视有逐渐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低度屈光参差组差异亦无显著性,但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增加;立体视在3~7岁仍在发育之中,至8~15岁阶段基本趋于稳定。儿童存在较大的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技术,阶段性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规范弱视训练6,12,18 mo后,立体觉映射的视皮层的功能重建情况。
  方法:延续一期研究的1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进行任务态组块式( Blocks )设计的 fMRI 试验。基于Matlab7.12.0.635的SPM8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假设驱动法对各治疗阶段结果进行前后配对t检验,获得各阶段视皮层激活的差异数据。
  结果:弱视训练6, 12 mo 时,左侧枕叶( BA18)、枕中回( BA19)、边缘叶( BA19)及右侧枕叶舌回( BA17)和双侧顶上小叶( BA7)激活范围扩大,较前一治疗阶段的激活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平均t值分别是1.5762,1.6856, P<0.001,至18 mo时,激活强度差异降低,平均t值1.1473 , 0.001  结论: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1a后,立体觉视中枢功能重建增幅减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使用立体3D技术作为一种视觉功能训练方法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30名儿童,年龄4~16y, 其中18例是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ropic amblyopia,AMA),12例是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ANA)。双眼使用立体3D技术进行视觉功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h,每例患者训练约33次(平均: 32±8)。在每次训练前后检查患者每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使用同视机检查融合范围和远距离立体视,并使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图谱检查近距离立体视。

结果:在训练治疗后,所有弱视患儿最佳矫正视力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训练后融合范围较训练前显著扩大,尤其在屈光参差弱视患儿中融合范围扩大和立体视觉的恢复较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组更明显。训练后近距离立体视觉的恢复程度要优于远距离立体视觉。

结论:立体3D视觉训练系统可以有效地恢复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的变化。方法对158名远视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远、近立体视检查。结果治疗前远立体视优于近立体视(P〈0、025),而治疗后远立体视较近立体视差(P〈0、05);治疗后远、近立体视均优于治疗前远、近立体视(P〈0、005);治疗后的立体视5岁前初次就诊的患者优于5岁后初次就诊的患者(P〈0.005)。结论远视性弱视患者近立体视功能提高较远立体视功能快;关于弱视儿童治疗时机的选择没有时间限制。开始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