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糖尿病患餐后三小时的血糖、体重指数及血压,根据糖尿病治疗控制标准,利用Riddt分析及集对分析评价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水平对体重指数和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率为57.7%,体重指数控制不良率为31.5%,血压控制不良率为29.4%。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治疗方法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年龄、病程、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留取血标本检测HbA1c。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达标组(HbA1c〈6.5%)和未达标组(HbA1c≥6.5%);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胰岛素(Ins)组、胰岛素联用口服降糖药(Ins+OA)组、口服降糖药(OA)组、生活方式干预(LS)组。结果入选T2DM患者2966例,年龄(56.4±11.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3±5.7)年,HbA1c值(7.2±1.6)%,HbA1c≥6.5%的患者占59.8%。(1)平均病程Ins组[(7.6±6.5)年]与Ins+OA组[(8.2±6.2)年]均高于OA组C(5.3±5.0)年](P〈0.01)。HbA1c均值及未达标比例Ins组[(7.4±1.6)%,未达标比例65.9%]与Ins+OA组[(7.5±1.5)%,未达标比例77.9%]均高于OA组[(7.0±1.6)%,未达标比例52.4%](P〈0.01)。(2)HbA1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病程分别为(4.8±4.9)年和(7.3±6.1)年(P〈0.01),两组中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者分别占11.5%和27.2%(P〈0.01),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分别占17.0%和22.1%(P〈0.01)。结论江苏省T2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比3年前全国调查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HbA1c水平没有达到IDF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HbA1c均值及不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表明由于病程延长及口服降糖药用药失效导致病情恶化后,再选择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答式表格调查了二个基层医院326例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糖尿病人对这种疾病的无知.有诸多错误的观念存在,体现在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的方方面面,说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不仔细.客观因素及疾病本身所引起的并发症及伴发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2008年全国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几经超过9千万(9.7%)[1],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为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糖尿病患者应将HbA1c水平降到6.5%以下。本文就我矿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频繁换药是常见误区之一。有的患者在用药后很短的时间内血糖下降不明显,就要求换降糖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降糖药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例如服用文迪雅后约2~3周才会见效,如果频繁换药就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控制好血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事实上,对于血糖的控制,药物治疗的权重只占30%。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首先应该仔细分析这段时间饮食控制如何,是否进行了规律的运动,有无患有其他疾病以及家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问答式表格调查了二个基层医院326例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糖尿病人对这种疾病的无知。有诸多错误的观念存在,体现在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的方方面面,说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不仔细。客观因素及疾病本身所引起的并发症及伴发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5例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结果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程度有关;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的治疗是关键;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使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随访,指导自我监测、自我心理调节,并以个体化的指导调整行为策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本院98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教育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糖尿病教育将明显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张海宁  李祥 《山东医药》2008,48(7):60-60
为了解我院临床用药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2006年门诊西药处方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随机选取的281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病案摘录,获得近3个月的饮食、锻炼、自我监测、血糖控制等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自我管理与血糖控制间的关系。结果50%以上患者在饮食、锻炼、药物治疗方面执行较好,23%监测间隔过长,监测方式以医院测定和自备血糖仪为主,56%和47%的患者存在血压或血脂异常,男性和60岁以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不及女性和60岁以上者。社会经济地位高、糖尿病积极治疗是血糖控制的保护性因素,胆固醇异常、自我监测差与血糖控制差正相关,其调整后比值比分别为0.59、0.39、1.89和1.83。结论男性和60岁以下患者是加强自我管理的重点人群,自我监测、锻炼、饮食等会对血糖控制产生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1.
摘要: 随着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的深入,目前临床上已经认为血糖波动是除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外,临床上已经将血糖波动作为对血糖整体评估的—项指标,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血糖波动对机体损害的机制、评估方法及对应策略加以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变化与胰岛素和血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变化及其与胰岛素和血糖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脂、载脂蛋白、胰岛素(Ins)及血糖(PG),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表明,空腹及餐后2hPG、Ins、甘油三脂(TG)无显著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apoA、/apoB100)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3.
Two-hundred and twenty-five BM 20-800 blood glucose test strips were developed from a series of blood samples spanning their glucose range. Groups of 75 strips were stored under three differing sets of conditions. The change with time of the mean indicat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the strips during storage in light or dark conditions was recorded. Strips stored on a ward chart in the light faded slowly with time. Storing with a Sellotape covering accelerated the fading process. In contrast developed strips were found to be stable when stored in a sealed tin in the dark. Three rules of thumb have been derived to allow retrospective estimation of the initial indicat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strips stored for up to 10 days on a bedside chart in the light without a Sellotape covering. Sealed tin storage would allow clinic based quality control of hom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甘油三酯,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照组43 人,糖尿病组45例,测定空腹及早餐后2 小时的内皮素、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计算体重指数。结果 糖尿病组内皮素比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P<0 .01)。糖尿病组:空腹、餐后的内皮素与胰岛素正相关( P<0.05 ,P< 0.01)。空腹内皮素与甘油三酯无显著性相关,餐后内皮素与甘油三酯正相关( P< 0 .01) 。空腹、餐后内皮素与血糖正相关( P< 0.01) 。空腹、餐后内皮素与胆固醇均无显著性相关。内皮素与体重指数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比健康人增高。胰岛素、甘油三酯、血糖是刺激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高的重要因素。餐后上述三种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血糖波动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提出,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研究已证实,血糖波动可加剧氧化应激.但临床研究中,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仍有争论.因此,本文就血糖波动的损伤机制、危害、评估方法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6.
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R)MR)组、格列齐特(达美康(R))组、格列本脲组,治疗16周,同时自我血糖监测 (SMBG).3组降糖效果相似.但反映血糖波动的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反映餐后血糖波动的全天平均餐后最高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和低血糖事件,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均明显低于格列本脲组(均P<0.01).提示SMBG是评估血糖波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查阅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以ACS为第一诊断入院、住院时间不少于3d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1756例ACS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61±9)岁,其中男1270例,有糖尿病史者596例.将每例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MBG)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以四分位法分为4组,分析不同的MBG、GIuCV水平对于所有ACS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近期预后[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死亡]的影响.以住院期间死亡为结局即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对于总体ACS患者,住院期间MBG>(8.4±2.0)mmoL/L,GluCV>13.33%时,MACE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对于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MBG>(7.0士2.4)mmol/L时,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GIuCV>10.47%时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GluCV>19.99%时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MBG>(11.0±3.1)mmol/L时,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当MBG>(8.7±1.5)mmoL/L时,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GluCV>30.33%时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但各组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GluCV、合并糖尿病、M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之MBG,GluCV是更强的住院期间死亡的风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79、1.165).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的MBG、GluCV 均为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住院的ACS患者(尤其是无糖尿病史者),降低血糖变异性可能是其住院期间血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空腹和餐后2h手指末梢全血、血浆与静脉全血、血浆4种不同血样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差异。方法2010年8月至12月共140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试验。其中男56例、女84例,年龄(54±10)岁。空腹血糖82例.餐后2h血糖58例,每例患者采集手指末梢全血、血浆以及静脉全血、血浆4种血样。用OneTouchVerio血糖监测系统和YSI2300葡萄糖测定仪,分别检测末梢血血糖(CBG)、静脉血糖(VBG)与末梢血浆血糖(CPG)、静脉血浆血糖(VPG)。并对Verio血糖监测系统的精准性进行评估。血糖数值差异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法。结果Verio血糖监测系统的精准性符合IS015197(2003)标准要求。空腹状态下血糖仪检测的CBG与VBG分别为(6.7±2.4)、(6.7±2.3)mmol/L,相对误差为0.40%(t=0.62,P〉0.05),YSI检测的CPG与VPG分别为(6.4±2.5)、(6.4±2.4)mmol/L,相对误差为0.25(t=0.39,P〉0.05),CBG略高于VPG5.89%(P〈0.05);餐后2hCBG明显高于VBG,分别为(8.5±3.6)、(7.9±3.6)mmol/L,相对误差为7.58%(t=9.55,P〈0.05);CPG亦明显高于VPG水平,分别为(8.1±3.8)、(7.6±3.8)mmol/L,相对误差为6.08%(t=10.9,P〈0.05),CBG高于VPG11.6%(P〈0.05)。结论OneTouchVerio血糖监测系统适合临床对患者进行日常血糖检测,其检测的空腹CBG与VPG值较为接近,餐后CBG高于VPG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了82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压、血脂、全天7点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排泄率、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和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采用稳态模式评价胰岛素抵抗。根据微血管病变数量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1种微血管病变组、2种微血管病变组和3种微血管病变组。依据微血管病变数量、不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微血管病变数目增多,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呈升高趋势(P〈0.05)。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和早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是影响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早餐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在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是使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更为合适.方法 招募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空腹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的血糖测定,分别测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血糖以及同步的静脉血糖.通过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得到最适合临床操作的血糖测定方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符合正态或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方法.结果 共对526例患者测定血糖值802组,其中空腹血糖526组,OGTT 2 h血糖276组.整体分析526组空腹血糖和276组OGTT 2 h以及全部802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29,F=0.612,x2=1.065,均P>0.05).将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根据血糖浓度分层,发现血糖<5 mmol/L和≥5 ~ 1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同组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28,x2=8.764,均P<0.05).血糖≥10 ~ 15 mmol/L和≥15~2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8、1.367,均P>0.05).而≥20~25 mmol/L和≥25 ~ 30 mmol/L两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72、3.201,均P<0.05).结论 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均可进行SMBG来反映即时静脉血糖值.而当血糖小于10 mmol/L时,第一滴血测定值更接近实际血糖值;当血糖大于20 mmol/L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