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及相关会议论文集,收集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10软件,并进行失安全数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0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电针与非针刺(RR=2.10,95%CI[1.79,2.45])、毫针与非针刺(RR=1.29,95%CI[1.19,1,40]),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失安全数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ENTRAL、Pub Med、EMbase、CBM、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并获取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基础上,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0个研究包括955例病例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RR=1.12(95%CI:1.04,1.21);且复发率也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RR=0.21(95%CI:0.14,0.30);但倒漏斗图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发表性偏倚。10个研究对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报告不充分。结论尽管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但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结论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CBM、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并获取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采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基础上,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10个研究包括955例病例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RR=1.12 (95%CI:1.04,1.21);且复发率也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RR=0.21 (95%CI:0.14,0.30);但漏斗图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发表性偏倚。10个研究对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报告不充分。结论 尽管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但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低下,结论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BM、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针刺治疗ADHD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 304例患儿。Meta分析发现针刺单用或联用常规药物及行为疗法对ADHD的临床有效率、多动指数减分率均优于常规药物及行为疗法[OR=2.22,95%CI(1.65,3.00),Z=5.22,P0.00001][SMD=-0.94,95%CI(-1.41,-0.47),Z=3.89,P0.0001],针刺降低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优于氟哌啶醇[SMD=-7.28,95%CI(-8.32,-6.23),Z=13.62,P0.00001],针刺疗法和利他林改善肝肾阴虚型小儿多动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4,95%CI(-2.53,0.25),Z=1.60,P=0.11]。针刺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恶心、便秘等胃肠道症状,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高于针刺组。漏斗图基本对称,Egger’s检验P0.1,表明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针刺单用或配合常规药物及行为疗法治疗ADHD优于单纯常规药物和行为疗法,但仍需更多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热敏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NKI、VIP、Wanfang、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热敏灸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CochraneHandbook5.0和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鉴,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合计1424例患者。各研究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显示:(1)治愈率:热敏灸VS传统灸,RR=2.05,95%CI[1.57,2.67](P0.01);热敏灸VS针刺,RR=1.51,95%CI[1.10,2.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有效率:热敏灸VS传统灸,RR=1.23,95%CI[1.15,1.32](P0.01);热敏灸+针刺VS针刺,RR=1.17,95%CI[1.08,1.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合并结果较稳定。仅有2项试验交代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其余试验均未描述不良反应情况。倒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热敏灸治疗颈椎病较安全有效,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无盲法和语言限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依据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5篇文献,1 455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所有试验Jadad评分均<3分,无双盲试验。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倒漏斗图不对称。冠心丹参滴丸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11,1.2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2.36,95%CI(1.84,3.02)]。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冠心丹参滴丸组在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合并加权均数差(WMD)分别为[-0.86,95%CI(-1.43,-0.28)],[-0.35,95%CI(-0.56,-0.15)],[-3.3,95%CI(-4.07,-2.53)],[-0.76,95%CI(-1.05,-0.48)]。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丹参滴丸,较单纯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由于存在发表性偏倚及文献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以针刺并含耳鸣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有关针刺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疗效和方法学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比值比(OR)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Begg秩相关检验及Egger线性回归法判断漏斗图是否对称。结果 15篇文献108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痊愈率合并OR值为2.82,95%可信区间(CI)为[1.89,4.20];显效率合并OR值为1.75,95%CI为[1.26,2.44];总有效率合并OR值为3.68,95%CI为[2.62,5.16],针刺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Begg秩相关检验所得P=0.350,Egger线性回归法所得P=0.887,漏斗图大体对称,但仍有缺角,文献存在一定程度偏倚。结论根据纳入的研究资料显示,针刺或针刺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或其他非针刺治疗方式;国内外文献标准不同,质量不一,研究方法迥异,故仍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蒋劲松  曹火留 《河南中医》2015,35(2):334-337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搜集相关文献,筛选合格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后,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1.18,95%CI(1.13,1.24),P0.01];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20,0.78),P=0.008];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RR=0.91,95%CI(0.50,1.64),P=0.74]。漏斗图分析显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0年8月。同时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会议论文集及过期刊物。纳入所有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各评价者独立提取文献并进行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失安全数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有效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OR=13.87,95%CI[8.03,23.96])。失安全数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但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刺与药物比较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针刺与药物比较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针刺与美满霉素[RR=1.26,95%CI(1.10,1.44)]、植物制剂(舍尼通、前列康)[RR=1.39,95%CI(1.23,1.58)]有差异,自拟中药比[RR=1.13,95%CI(0.99,1.29)]无差异。(2)Zn含量:针刺与美满霉素[WMD=1.76,95%CI(1.48,2.03)]有差异。(3)SOD含量:针刺与美满霉素[WMD=259.64,95%CI(230.06,289.22)]有差异。(4)IgE含量:针刺与氟哌酸[WMD=-0.01,95%CI(-0.01,0.00)]无差异。(5)不良反应:有2篇报道提及。1篇报道西药组出现2例体位性低血压,针刺组无,例发生;1篇未详细描述。结论: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与药物比较有一定治疗优势,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刺与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疗效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搜集针刺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2 软件对符合要求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 篇,总样本量893 例。Meta 分析显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RR=1.27,95%CI(1.11,1.45),P<0.000 4];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RR=1.76,95%CI(1.05,2.94),P=0.03];治疗组对头痛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MD=-2.00,95%CI(-3.01,-0.99),P=0.000 1]。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氟桂利嗪,但是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样本量偏少,文献质量评价不高,漏斗图分析显示左右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文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瘀阻证大鼠血浆代谢网络模型。方法:代谢通路分析采用KEGG 数据库,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 数据库,代谢网络模型可视化采用metPA 网络软件。结果:9 个代谢产物参与了15 条代谢通路,其中泛酸盐和CoA 生物合成、丙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影响值P<0.05。结论:泛酸盐和CoA 生物合成、丙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参与大鼠心血瘀阻证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29篇文献,2 71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所有试验根据Jadad评分均〈3分,无双盲试验."倒漏斗"图显示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合并RR值分别为1.23(95%CI1.19~1.28),1.37(95%CI1.27~1.4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合并RR值分别为1.33(95%CI1.23~1.43),1.48(95%CI1.28~1.72).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但由于存在发表性偏倚及文献质量偏低,尚需更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14-06以前中国知网医学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搜集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条件的RCT,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0项临床试验纳入1 8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RR=1.248,95%CI(1.187,1.313),Z=8.66,P0.01];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比较稳定。漏斗图,Egger’s检验及Begg’s检验显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并且安全性高。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因此尚需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Libarary,收集试验组(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片)与对照组(单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D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并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法和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采用TSA0.9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涉及患者1778例。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RR=3.74,95%CI[2.87,4.87],P<0.001)、临床复发率(RR=0.14,95%CI[0.05,0.37],P=0.002)、视力(MD=0.12,95%CI[0.09,0.15],P<0.001)、视野灰度值(MD=-1.01,95%CI[-1.09,-0.93],P<0.001)、黄斑厚度(MD=-66.07,95%CI[-74.10,-58.05],P<0.001)、血管瘤体积(MD=-3.27,95%CI[-3.71,-2.84],P<0.001)、血管瘤数量(MD=-2.59,95%CI[-3.05,-2.13],P<0.001)、出血斑点面积(MD=-0.93,95%CI[-1.06,-0.80],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动脉血流速度、hs-CRP、血糖、血液黏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漏斗图法和Egger’s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可信。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试验序贯分析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片较单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DR疗效证据确切。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片较单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DR疗效更佳,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确切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规模的RCT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主要的中英文医学数据库,全面收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及Egger检验分析发表偏倚,GRADE profiler 3.6.1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Meta分析提示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WMD=2.12,95%CI(1.61,2.63)],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WMD=3.98,95%CI(3.16,4.79)],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SMD=-0.62,95%CI(-0.8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MMSE评分的亚组分析中,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优于多奈哌齐组、尼莫地平组和脑复康组,且安全性评价尚可,无发表偏倚。GRADE评价提示证据质量为低级。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例数较少,证据质量级别较低,因此临床医生使用该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针灸》等杂志及相关会议论文。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11月,获取所有涉及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评估。利用RevMan5.0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Meta分析和失安全数分析,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69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Meta分析结果示,针刺与安慰剂比较的OR=3.05,95%CI[1.59,5.84];针刺与西药比较的OR=9.14,95% CI[4.77,17.53];针刺与盆底肌训练比较的OR=4.00,95%CI[2.51,6.39]。针刺组均优于对照组,失安全数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左右基本对称,发表偏倚不大。结论: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且优于西药和盆底肌训练,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以单纯西医治疗对照,对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篇研究共有3157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0R=3.66,Z=10.05(P〈0.00001),95%CI为(2.84,4.72),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对照组。对其中两个亚组进行分析:中药熏洗疗法合并效应量OR=2.98,Z=4.83(P〈0.00001),小针刀合并效应量OR=4.37,Z=3.39(P=0.0007),中药熏洗、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对照组。漏斗图提示存在部分发表偏倚。结论:以本meta分析结果为基础,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病症较单纯西医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