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许学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56-15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能正常凝结而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在我国这种疾病已是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危机生命。近几年随着以血栓消融、导管溶栓为主的各种介入或半介入手段的发展,许多DVT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我科与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做介入治疗的14例。现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76例妇科肿瘤术后病人运用循证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出高血压、糖尿病及缺乏早期功能锻炼是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直接诱因,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有效防止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循证护理实施前收治的2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实施后收治的35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即提出临床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实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DVT6例,发生率20.7%,实验组发生DVT2例,发生率5.7%.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是积极有效的,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按照LDVT形成高危因素对56例AMI患者进行分级评估。运用循证护理程序,采取一般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的综合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L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结果56例AMI患者运用循证护理预防后无一例发生LDVT。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AMI患者发生LDVT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扈桦 《双足与保健》2017,(10):120-121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展开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4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2组,22例接受综合护理为综合组,18例接受常规护理为传统组,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患肢腿围缩小、肿胀消失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综合组95.5%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相较于传统组的77.8%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展开护理时,临床上需注重护理服务的综合性,使患者护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2004年到2007年,对106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有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6例发生下肢DVT,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确诊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年龄28~37岁,术后均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均为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并肿胀3例,另3例仅有患肢胀痛,下床活动时加剧.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有4 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崔艳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80-18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6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3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32例患者只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与皮下瘀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患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烂、功能障碍以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穆俊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55-15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10例孕妇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预防,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健康训练等预防措施。结果: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仅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9%。结论: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45例DVT患者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其中2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7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所有介入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均介入操作成功,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其后遗症深静脉功能不全 ,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能力 ,严重的可导致残疾。自 1999~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 9例 ,通过密切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护理经验如下。1 体位护理患者取平卧位 ,抬高患肢 2 0~ 30cm ,以利于静脉回流 ,注意患肢保暖。急性期严禁热敷和按摩患肢 ,避免用力排便及过量的床上运动 ,以防栓子脱落 ,导致肺栓塞。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 ,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2 病情观察DVT病人患肢肿胀严重 ,要…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术后,主要症状为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常见于术后卧床病人,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柃形成(DVT)的预防及相应护婵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61%,经系统治疗后,无一例转手术治疗或病情恶化,疗效满意。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李佳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97-97,99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探索颅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确定检索词进行检索。将理论与患者具体情况、病房现有资源和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系列循证护理的应用,减少了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早期活动,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