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持续负压引流防治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办法。方法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空心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时拔除。结果有效地防治了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不良。结论持续负压引流腹壁切口能有效地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办法。方法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空心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时拔除。结果有效地防治了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不良。结论持续负压引流腹壁切口能有效地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血常规及体温变化、腹壁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方式、肥胖、感染、合并症等均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导致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术前做好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相关治疗及预防,合理推广围术期用药,提升术者操作的技能等,能够进一步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方法:对30例行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患者腹壁伤口轻度愈合不良者15例(51.4%),中度10例(33.33%),重度5例(16.67%);患者经抗感染、换药等处理,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二期缝合,均于治疗后5~12d愈合出院。结论:肥胖、高血压病和缝合不当等是造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针对各种不良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提高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自身体质、基础疾病、手术技巧、易感因素的存在及术后护理等。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就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纱布垫与一次性切口保护器两种不同切口保护法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择期胃肠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垫缝合保护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器进行切口保护,观察记录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受污染或受炎性侵蚀,切口干燥受损脂肪化,超过正常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性切口保护器能有效的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病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回顾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就医患者经药物和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且经1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现象。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于剖宫产过程操作不当,防护措施缺乏以及切口处理不良等造成的,为了降低其发生率,剖宫产时应细心谨慎。应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该症,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34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A组(予传统换药)与B组(予白糖加蝶形胶布固定),对比其治疗效果。自2006年5月起,本院在剖宫产术中增加了多个环节保护手术切口的措施,与之前阶段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治愈率相同(均为100%),2组治疗至愈合时间比较,A组较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2006年5月起,术中多个环节保护切口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病率明显下降,自3.26%降至0.21%。结论换药时加入白糖,及时以蝶形胶布固定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简单有效;术中多个环节保护切口,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肿块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11例异位病灶累及腹膜,23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术后病理报告均有子宫内膜腺体,有吞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7 d后拆线出院,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随访2 a未见复发。结论本资料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表明剖宫产手术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在实施剖宫产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手术以后采取利凡诺尔湿纱布外敷,研究组在手术以后采取大黄联合芒硝混合粉外敷,对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以及切口感染积脓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硬结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表面红肿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取大黄联合芒硝混合粉外敷,可以使切口脂肪液化以及切口感染积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手术以后切口愈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仙居人民医院普外科近10年来施行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肥胖,术中电刀使用不当,细菌毒力大,术前营养不良,围术期血糖控制欠佳,手术操作粗暴,麻醉不满意等均使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升高。结论术中合理使用电刀、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切口皮片引流等可使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对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诊治疗效观察及总结体会。结果:1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加强术后切口管理,均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舍不良的发病病因、预防及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的30例术后产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妇自身因素、手术操作及缝合技术、手术过程等因素对于切口愈合均有影响。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很多,要加强孕妇及共家属的认识,有效进行产前检查,在孕期保健给予正确指导,同时要再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有效的对病房的细菌数量进行控制,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问,这些都是切实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的资料。结果:17例均局部切口裂开至脂肪层深浅不同,局部换药至切口渗液明显减少后行二期缝合术,7天拆线,均痊愈。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方面的,应加强管理提高应对措施水平。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易感因素,以达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目的。方法:网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出现的1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相关易感因素。结果:10例患者中,切口裂开者0例,脂肪液化者4例,切口感染者6例。经抗生素消炎、多次换药及纠正相应内科合并症等对症处理后,均于术后10~30d愈合出院。结论:多种原因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应积极处理孕前期、孕期及围术期的各个环节,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为了处理高危妊娠和解决难产,挽救母婴生命,剖宫产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基层医院出现子宫及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也增多,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十年间收住院分娩4340例行剖宫产术1682例,其中:1例因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1周发生感染愈合不良,经抗感染、支持等保守治疗痊愈;27例因脂肪液化使腹部切口裂开;6例切口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腹部切口裂开率为2.1%较文献报道为低。  相似文献   

18.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盆腔手术引起的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其次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需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脂肪液化16例进行分析。结果:肥胖、贫血、脂肪层连续缝合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率高。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缝合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7月以来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手术切口瘢痕形成处可见局限性结节形成,结节呈周期性疼痛,病理切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其临床病史及其临床症状,可以准确判断,在剖宫产时,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