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50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依据临床特点制定治疗措施。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共行血液透析520例次,心律失常105例次,其中心房颤动24例次,室上性早搏31例次,窦性心动过缓2例次,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次,室性早搏二联律23例次,室性早搏24例次。各年龄段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胺碘酮药物起效时间为(14±8)min,治疗总有效率为92%,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2%,出现浅静脉炎1例次,采用硫酸镁处理后缓解。结论: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时,并发心律失常与多因素相关,需依据患者年龄、机体特点针对性防控,采用胺碘酮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促使窦性心律转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及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8例患者,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9例):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20mL或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对照组(89例):心律平70m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观察2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计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观察组复律成功者继续口服胺碘酮0.2g,1次/d维持,对照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接受心律平治疗,150mg,每8h1次口服维持。结果:①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76.41%,心律平组34.8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胺碘酮组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且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较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房颤或房扑的转复率高,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心律平,胺碘酮对转复心房颤动及房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对老年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胺碘酮+氯沙坦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复律成功率及治疗后12个月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并测量复律成功即刻、复律后12个月的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率(68%)明显高于对照组(41%),P<0.05,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直径(3.53±0.17)cm小于对照组((3.72±0.25)cm),P<0.05。结论氯沙坦能有效改善胺碘酮对老年患者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窦性心率转复率等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律转复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转复窦性心律后在维持治疗中复发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v WF因子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可显著缩短胺碘酮复率时间,减少房颤复发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将7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9例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复律情况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转复率为65%,给药半年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2%,治疗后半年左心房内径值为(36.48±2.52)m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72h转复率为85%,1周转复率为97%,用药后1 a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a左心房内径为(37.05±2.66)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能够显著提高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及转复后1 a窦性心律维持率,同时能够降低心房内径扩大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心房纤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时控制心室率与转复维持窦性心律是治疗该病的两种主要治疗方式.通过临床观察,胺碘酮是维持窦性心律最有效的药物[1],同时对转复房颤,减慢心率作用明显.方法:按胺碘酮药物常规治疗方法用药.结果:对阵发性心房纤颤,心房扩大不明显者,胺碘酮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药物.结论:本文结果表明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在治疗房颤中相对安全,在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合稳心颗粒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6.25%与66.25%,观察组房颤转复成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胺碘酮用于危重症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78例危重症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记录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减慢、期前收缩减少,或心律失常未改变的百分率,密切监测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76%。无明显的心力衰竭加重,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症患者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住院天数、院内病死率、窦性心律2 a维持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房颤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2 a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的转复率,缩短转复时间,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西地兰静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动态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心室率、窦性心律转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下降到100次/min以下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收缩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5 min、24 h、48 h、72 h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房纤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应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心室率,提高窦性心律复律的成功率,且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和西地兰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疗效相关指标、心功能相关指标、应激指标、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恢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E峰、E/A值、LVEDD、LVEF、胰岛素水平以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室率、起效时间、A峰值、血糖水平、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以及发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肌酐升高、血磷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起效时间短,可明显缓解应激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心房颤动(AF)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84例A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胺碘酮、卡托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口服,观察是否转复窦性心律、心室率及不良反应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6.80,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AF的疗效优于单一的胺碘酮口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57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3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27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疗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西地兰组70.3%(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培哚普利+胺碘酮组(B组)和培哚普利+半量胺碘酮组(C组),随访24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房颤发生率明显下降(P均<0.05);B组与C组相比房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左心房内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在相同疗效下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但对左心房内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施乐 《河北中医》2012,34(7):975-978
目的观察心复康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复康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24小时Holter总心率、中医症状有效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指标。结果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为60.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总心率及平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LVEF及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复康丸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延长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中医症状,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脏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逢春  佟晶洁  郝伟  马振 《陕西中医》2008,29(7):839-840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1.25%,对照组的为56.7%,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35.02±1.55mm),明显小于对照组(36.56±1.42mm)(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夏邑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合并AF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AF的转复效果、窦性心律维持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后30 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患者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并用治疗AMI并发AF疗效与安全性较单独使用胺碘酮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转复及窦率维持的作用。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心房纤颤患者20人,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取得临床效果后,改用口服剂量维持1个月,探讨胺碘酮对于心房纤颤转复和窦性心率维持的作用,并总结有无严重毒副作用。结果20例患者中有18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未转复成功患者心率均控制在85次/min以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后改为口服剂量维持,随访1个月,已经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没有再转变为心房纤颤。除1例在应用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于冠脉搭桥术后早期心房纤颤有较高的转复率,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继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观察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均被有效控制。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胺碘酮对初发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复律效果。方法在样本含量合理的情况下,将104例患者分为初发房颤组5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54例,按要求同时服用胺碘酮后统计转为窦性心律的人数并按四格表卡方检验方法做显著性检验。结果初发房颤者经胺碘酮治疗转为窦性心律28例,有效率56%;持续性房颤者经胺碘酮治疗转为窦性心律10例,有效率18%。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对于冠心病初发房颤的复律效果可能好于持续性房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