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的50例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行负压创面治疗,后期行植皮或者有利皮瓣修复。结果:5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小部分患者直接痊愈,大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为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造了条件,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技术,已成为创面处理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很多难愈性创面的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烧伤创面与糖尿病溃疡创面的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患者溃疡创面难愈的机制。方法分别切取非糖尿病烧伤患者的足部创面(对照组)和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创面(试验组)组织,行组织块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反转录-PCR法分别检测创面组织释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质及其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含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正常培养液组)、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高糖组)、含30mmol/L甘露醇的培养液(甘露醇组)中培养7d,以ELISA法测定VEGF蛋白质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FGF2、VEGF蛋白质水平分别为(59±3)ng/ml、(56±7)pg/ml,试验组2种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9±6)ng/ml、(108±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RNA比较结果与蛋白质相似;2组的MVD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细胞培养时当培养液含FGF2,高糖组与正常培养液组的VEGF蛋白质水平相近(P〉0.05);移去FGF2后2、5d,正常培养液组该指标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溃疡创面难愈与血管化受到抑制以及调控血管生长的因子低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皮瓣对创面细菌的清除与创面愈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瓣对创面细菌的清除与创面愈合杨勇何清濂林子豪吴其林在外科临床实践中,伴有严重细菌污染或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颇为常见。这类创面常延迟愈合,有的甚至不能愈合,当伴有局部血供障碍时,如电击伤创面、褥疮、放射性溃疡、慢性骨髓炎等,更增加了创面愈合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我院3年中应用转移皮瓣治疗28例手外伤患者,污染创面15例,感染创面13例。手背10例,手掌6例,虎口5例,手指7例。转移皮瓣种类:食指背皮瓣6例,邻指皮瓣7  相似文献   

5.
手部因创伤造成软组织缺损应及时闭合创口,否则一旦创面感染,最终以瘢痕形式愈合,必将严重影响手的外形和功能.皮瓣移植是目前修复手部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创面最常用的方法.目前用于修复手部创面的皮瓣虽然很多,但具体选择何种皮瓣为宜,需根据供区与受区情况、修复方法,权衡利弊,加以比较,总的原则是选择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对供区影响小且成功率高的皮瓣[1].但如何合理选用修复手部创面的皮瓣,除遵循上述皮瓣选择的一般原则外,尚需考虑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伴有严重细菌污染或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颇为常见。这类创面常延迟愈合,有的甚至不能愈合,当伴有局部血供障碍时,如电击伤刨面、褥疮、放射性溃疡、慢性骨髓炎等,更增加了创面愈合的难度。目前临床常通过带蒂皮瓣移转修复,因皮瓣不仅能覆盖创面,且其本身具有丰富的血供,能为低氧、血运差、多瘢痕的严重污染或感染创面提供机体防御机制的各种成分,如具有吞噬杀菌功能的白细胞、免  相似文献   

7.
皮瓣对创面细菌的清除与创面愈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所在烧伤中心最近10年处理烧伤创面真菌感染的经验。临床资料来自1979年7月~1989年6月住院烧伤病人2114例,研究期间创面早晚交替应用磺胺米隆和SD-Ag,未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疑有感染的创面在局麻下活检取标本送检。创面感染的诊断:组织学检查见创面下或附近健康组织中有微生物存在。真菌感染的创面局部用药:1%三苯甲咪唑冷霜等。而主要治疗方法是切除所有感染创面。两性霉素B仅用于疑有弥散性真菌感染或切片  相似文献   

9.
创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均是导致创面形成,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每年数百万计的手术创面使得修复外观、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成为国内众多医疗机构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尽管对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大部分的微小创面都能顺利闭合,但对于创伤面积大、局部感染、年老体弱或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等患者,创面修复困难重重,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不明。  相似文献   

10.
烧伤创面用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or bum patients, topical treatment is as important as systemic treatment. Reasonable and timely wound treatment will influence the homeostatic equilibrium, and the progression, the prognosis, and the outcome of the disease.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 should be varied for wounds with different depth of injury. But avoiding or at least alleviating infection, and accelerating healing period, were the common principles. In common, the medication for local wound treatment includes: topical antiseptic, surgical dressing products, artificial skins, and so on.Ideal topical antiseptic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zcharacteristics: the antimierobial spectrum is broad, includ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MRSA; be able to penetrate necrotic tissue; does not induce drug resistatance easily; no local irritating effect and not painful; no side effect to body; can be applied easily; low cost. The functions of surgical dressing in clude: protect the wounds, keep the microcirculation open, and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Artificial skin has been used as the autoskin carrier in skin transplantation operation for large burn area to protect the autoskin grafts,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and cover the wounds temporarily. Bums therapy has developed for 50 years in China, the study of local treatment for burn wounds has also experienced a tortuous path of trial and error. This review might contribute some ideas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阐述有关原理。并讨论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有关热力损伤内容原则上各种原因烧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创面负压治疗在下肢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10月共收治23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给予创面负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5%;出院后随访1个月,全部创面愈合良好,患肢基本无功能障碍。结论创面负压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不愈,避免截肢,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皮肤创面组织微小RNA(miRNAs)差异表达谱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 ~ 250 g,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取糖尿病成模大鼠及正常大鼠各6只,于背部制备全层皮肤切除创面;造模后3d,手术切取上述创面组织;用Trizol抽提总RNA并质检,纯化后进行荧光标记、芯片杂交,然后扫描得到杂交图片;利用软件提取数据并行差异分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筛选出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上调的miRNAs有18个,下调65个.其中显著上调的miRNAs有mo-miR-496-5p、mo-miR-105、rno-miR-122-5p等;显著下调的miRNAs有rno-miR-196a-5p、mo-miR-134-5p、rno-miR-31-3p等.Real-time PCR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明显的miR-31、miR-222、miR-449a等miRNAs分别参与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Wnt、Notch等与创面修复相关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结论 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存在明显的miRNAs差异性表达,可能与糖尿病创面难愈合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手部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清创是把一个污染的创口转化为“无菌”的创口,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及时正确的闭合创面是预防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创面不及时闭合,必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渗出、水肿、粘连直至僵硬而影响手及前臂功能,所以把早期闭合创面作为治疗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透明质酸与创面愈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而胶原代谢又贯穿于组织修复的整个过程中,影响胶原代谢的因素很多,实验证明作为细胞外基质重要组成成分的透明质酸,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虎口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内分泌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证实了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的内分泌功能,它彻底改变了以往认为脂肪组织只是被动的燃料储存库或组织器官间填充材料的观点,而认为脂肪组织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能分泌许多脂肪因子,其中有些脂肪因子不但直接与创面的修复有关,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水平或以不同方式影响组织修复的结果,本文拟就近年来脂肪组织与创面的愈合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和创面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M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和成纤维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通过细胞表面特异受体与靶细胞结合,引导细胞的迁移、分化或产生创伤愈合所需的其它因子。本文介绍全身性的生长因子(如生长激素)和局部性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面敷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的存在为外界污染物侵入机体找到最佳突破口,动物毛皮、植物树叶、蜂蜜甚至黏土,都被前人用以覆盖创面并逐渐发展成为创面敷料.历经无数变革,敷料的功能从单纯隔离演变为促进愈合并提高愈合质量,不仅品质优越,而且融入了人性化理念,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选择.传统敷料 又称惰性敷料,以干纱布、棉垫、合成纤维布、凡士林油纱等为代表,因制作简单、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但传统敷料属于被动保护,渗液管理及促进创面愈合的能力非常有限,易干燥粘连的缺点增加了创面再损伤风险,出血与疼痛带来的身心恐惧,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