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患者血清中纤维结合蛋白(Fn)、B因子(BF)、血尿酸(UA)的含量,观察其在论断PIH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测定43例PIH血清Fn、BF、UA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测定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Fn、BF、UA联合检测对PIH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浓度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患者,进一步分析PD患者血清IS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透中心定期评估、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D,CA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检测血清IS浓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 共纳入CAPD患者169例,有尿和无尿患者的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贫血、营养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更低[(18.74±11.30) μg/mL vs.(28.05±13.98) μg/mL,P<0.001],透析充分性更好[tKt/v:2.20±0.60 vs.1.84±0.43,P<0.001;tCcr:(71.68±22.84) L/wk vs.(53.66±11.16) L/wk,P<0.001]。依据tKt/v分组,无论有尿还是无尿,透析充分与不充分患者IS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依据tCcr分组则发现,透析充分的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的有尿患者。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间血清IS浓度无统计学意义,高转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情况更明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透析龄及尿量后tCcr与IS仍显著相关。结论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IS清除极为重要,腹膜转运特性对血清IS浓度无显著影响;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血清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有尿CAPD患者,tCc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清IS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容量状态及其他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kidney function,RKF)下降的影响。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自2010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并且规律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除有腹膜炎病史、临床资料不全、中途由外院转入的患者。以患者开始规律PD第3个月的估算 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作为基础值,记录腹膜透析患者在≤36个月间内所有基本临床特征、透析相关变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在开始PD 24个月内的eGFR下降为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和Cox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PD患者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96名患者,基线eGFR为(4.20±3.00) mL·min-1·1.73 m-2,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时间平均后的终末段脑钠肽前体(NT-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为共同影响PD患者RKF下降的危险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ormalized protein catabolic rate,nPC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时间平均后的BNP为影响PD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共同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平均后的BNP为影响PD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容量过剩与新开始PD患者RKF下降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腹透前后脑电图变化。方法:对1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腹透前后脑电图(EEG)进行分析。结果:PD前EEG异常率为83.3%;PD后为25%。EEG异常率与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呈正相关。结论:PD后随着EEG的改善.神经症状亦改善。PD后α波频率每秒增快0.5~1赫之(Hz)。 相似文献
6.
纤维结合蛋白(FN)是一组高分子糖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液及细胞基质和疏松结缔组织中,具有促进细胞粘附与扩散,维持内环境稳定和吞噬调理等生物活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浆FN的含量及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本文观察上述病人4 1例,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宜云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17(4):15-16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报道,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期间蛋白选择性受损,可能提示腹膜孔的收缩和纤维变性。 研究者对该院进行CAPD的11名男性和6名女性患者进行了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48.4岁,接受CAPD的平均时间为21.7个月。研究者测定了尿素氮、肌酐、转铁蛋白和IgG在透析液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腹膜透析液中检测出真菌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学检验方法。结果在腹膜透析液中检测出真菌,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真菌,革兰氏染色可看到真菌孢子。结论腹膜透析液中也可存在真菌,及时发现对于能够采取正确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 Fn)含量测定在其方法上国内已有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由于前两种方法的敏感性较差不适用于Fn含量较低的样品,虽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较高.但由于需血浆量较多、费时、操作复杂等缺点,故我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该法利用测定溶液中悬浮质点的散射光强度的原理,因此与荧光比色法有相似之处,即在光路的垂直方向比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患者腹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患者腹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8名正常对照者、12名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以及10名腹透患者的腹膜活检标本,行RT-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FGFmRNA和蛋白表达,行CD34染色计数腹膜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FGF在各组腹膜组织均有表达,尿毒症非透析组、腹透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mRNA:(0.63±0.02),(0.74±0.02)vs(0.46±0.02);蛋白:(116.4±1.8),(143.0±2.4)vs(96.2±1.4)],且腹透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5.526和62.090,P均〈0.001);3组腹膜MVD依次为(3.05±0.45)、(5.98±0.47)vs(9.6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52,P〈0.001),与正常组相比,尿毒症非透析组MVD计数增加,腹透组腹膜组织MVD计数最多。结论:腹透患者腹膜组织中bFGF表达升高,可能参与长期透析所致腹膜组织新生微血管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癌抗原125检测在腹膜透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癌抗原 12 5 (CA12 5 )检测在腹膜透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 ,检测 5 0例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在非感染期与感染期及其治疗前后的透出液 CA12 5水平的变化。 结果 :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 ,非感染期患者透出液 CA12 5水平逐渐下降 ,两者呈负相关 (r=- 0 .6 7,P<0 .0 1)。感染期患者透出液 CA12 5水平明显增高达(6 3.12± 11.72 ) U/ ml,治疗后明显下降为 (39.2 0± 6 .97) U/ ml,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动态观察 CA12 5在 CAPD患者透出液中的变化 ,可作为评价腹膜功能、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必要性。方法选取6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组,6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多次复诊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必要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依从性,减少腹透并发症及多次复诊的机会,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相关性腹 膜炎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CAPD相关性腹膜炎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3 年1月至2016年6月42个月中,104人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耐药性等情况。 结果:在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中,患者出现腹痛104例次(82.54%),发热56例次(44.44%),腹泻49例次 (38.89%),呕吐31例次(23.60%)。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中,发生一次腹膜炎的88人次,多次和反复发作的腹膜 炎16人38例次,其中复发性腹膜炎2例,腹膜炎重现2例,导管相关性腹膜炎3例。在103例送检的腹水标本中,培养 阳性64例次,阳性率达62.14%。共分离出致病菌70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42株,革兰阴性细菌21株,真菌7株。主要 的革兰阳性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的耐药率分别为20.00%,36.11%,5.00%,0%,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 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25%,10.53%,64.29%,15.38%,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0%。 结论:革兰阳性菌是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不仅应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而且要考虑如何通过改善 培养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以促进患者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治愈和腹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4年6月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腹膜炎患者36例为治疗组,未合并腹膜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透出液CA125水平,并采用4 h腹膜平衡试验(4h D/Pcr)评估腹膜转运功能及其与CA125水平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为(49.51±17.21)×103U·L-1,对照组患者为(11.41±9.24)×103U·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腹膜炎治愈后1个月透出液CA125水平为(14.72±10.32)×103U·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者、高平均转运者、低平均转运者、低转运者透出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2,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4h D/Pcr与CA125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04 8,P>0.05)。结论透出液CA125水平能够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间皮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慢性肾功能不全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腹膜炎的预后、评价腹膜转运功能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三联利尿剂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在体液容量、尿钠和尿钾排泄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16例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利尿剂用药情况将其分为三联利尿剂组和单一利尿剂组,每组各58例。三联利尿剂组患者接受呋塞米100mg/d、氢氯噻嗪50mg/d和螺内酯40mg/d治疗,单一利尿剂组患者接受呋塞米100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尿量、尿钠排泄量、尿钾排泄量、超负荷水容量和净葡萄糖暴露量变化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联利尿剂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超负荷水容量显著低于单一利尿剂组(P=0.014);三联利尿剂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超负荷水容量变化值、尿量变化值均显著大于单一利尿剂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尿钠、尿钾排泄量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呋塞米、氢氯噻嗪和螺内酯三联利尿剂联合应用可增加患者的尿量,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体液容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的IL-6、CRP与腹膜转运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规律随访且没有明显炎症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4例,入选患者在腹膜透析1个月时行腹膜平衡试验(PET).根据透出液/血浆肌酐浓度比值(D/Pcr)将患者分为L/A组(D/Pcr≤0.64)22例和H/A组(D/Pcr≥0.65)22例,腹膜透析6个月时再次行PET检查.检测腹膜透析后1、6个月的血清及透出液中CRP、IL-6水平,分析其与腹膜转运功能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残余肾功能和尿素清除指数(KT/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L/A组,H/A组患者夜间超滤量明显少于L/A组.L/A组和H/A组腹膜透析6个月后血清CRP水平均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6个月血清CRP水平高于L/A组,腹膜透析6个月透出液CRP水平高于L/A组.L/A组和H/A组在腹膜透析6个月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6个月血清IL-6水平均高于L/A组.L/A组6个月后透出液IL-6水平明显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个月时透出液IL-6水平明显高于L/A组.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可能与血清CRP和IL-6相关,血清CRP和IL-6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可能与血清CRP和IL-6相关,全身微炎症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水平及可能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CAPD及临床符合诊断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35例,分为CKD3、CKD4、CKD5期组和CAPD组,其中CAPD组68例;记录患者年龄、腹透龄等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肌酐等指标;血清MMP-10、MMP-8、TIMP-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CAPD患者血清MMP-10、MMP-8、TIMP-1、血磷、钙磷乘积水平明显高于CKD3、4、5期患者,CAPD组血钙水平较CKD5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MP-10与血磷、钙磷乘积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MMP-8与血磷、hs-CRP、血沉、钙磷乘积呈正相关,TIMP-1与血磷呈正相关;上述3项指标均与血钙、年龄、PTH、腹透龄、血肌酐、HB不具有相关性。CAPD组中的高磷组MMP-10、MMP-8、TIMP-1水平较正常血磷组升高,钙磷乘积增高组较钙磷乘积正常组MMP-10、MMP-8、TIMP-1浓度高,但组间比较仅MMP-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D患者血清 MMP-10、MMP-8、TIMP-1、血磷、钙磷乘积水平较透析前CKD患者明显升高;CAPD患者血清MMP-10、MMP-8、TIMP-1水平可能与钙磷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