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或持续性肺部感染,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1].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新生儿、婴儿和儿童PS已有较多成功报道[1-4].以往多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作为栓塞材料[1-7],而血管塞( amplatzer vascular plug,AVP)作为新型栓塞材料,有较多优点[8-9].笔者尚未见应用AVP栓塞治疗婴儿PS的国内报道.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应用I型AVP对4例婴儿P3进行TAE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Amplatzer血管塞(AVP)栓塞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技术已有报道,但没有大样本研究评价这种相对新的栓塞器具的有效性。本研究旨在评价AVP在  相似文献   

3.
Amplatzer血管栓子(Amplatzer vascular plug,AVP)是由用于矫正心间隔缺损的Amplatzer装置得来的。目前有一大组病例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用了AVP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横径≤3 mm)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存在很大争议.由于微小动脉瘤腔小、壁薄,介入治疗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和风险.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及栓塞技术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4].本文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王飞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1):152-154,16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由血管、脂肪及平滑肌构成,可伴有异型细胞增生,通常男女患病比例为1 ︰4[1-2].肾 AML 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以腰痛、血尿、出血等最常见,当肿瘤破裂出血时可危及生命[3].新兴的介入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是一项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新技术[1-10].随着应用UAE治疗子宫肌瘤病例数的增多,UAE并发症已被人们所重视[11-19].Siskin把UAE并发症分为技术性失误(血管解剖变异、巨大子宫肌瘤所致的血管解剖偏向、操作者缺乏经验)、急性并发症(造影剂反应、股动脉插管相关并发症、非靶器官栓塞、栓塞后综合征)和迟发性并发症(治疗失败、感染、缺血性子宫损伤、闭经)三部分[20].其中造影剂反应、设备故障、血栓形成和股动脉插管相关并发症是选择性血管造影所共有,作为一般并发症,故不在此讨论.  相似文献   

7.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的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早在70年代初,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的血管造影和栓塞术已应用于外伤性盆腔出血的治疗[1].随后逐渐用于产科和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产后及剖宫产后出血、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引起的出血、妇科良恶性肿瘤术中及术后出血,以及盆腔动静脉畸形等[2-6].1995年,Ravina等[7]报道了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获得了满意的疗效,遂成为近几年介入放射学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8.
P.A.  Sookur  A.  Sahdev  A.G.  Rockall  A.M.  lsidori  J.P.  Monson  A.B.  Grossman  闫喆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400-400
目的是评估应用Amplatzer血管栓塞物(AVP)行术前门静脉栓塞术(PV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1例病人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和AVP行PVE。应用5F导管以明胶海绵颗粒(1~8mm^3)栓塞门静脉右支,然后将AVP在门静脉右支的一级或二级分支内展开。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操作的成功率、并发症、血管再通、肝体积总体估计值(TELV)的改变、未来肝残留(FLR)以及FLR/TELV。41例病人中PVE技术成功40例,并在治疗后6~43d(中位数16d)行CT随访观察。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Amplatzer血管塞(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有12例患者接受AVP封堵治疗,其中单发及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7例,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法洛四联症大型体肺侧支3例.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胸部CT造影筛查,并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本组均应用AVP有效封堵异常血管畸形,造影判断即刻成功率为100%,无移位、脱落等早期并发症.封堵血管16支,平均内径(5.2±1.9)mm,所用AVP直径为(9.2±2.4)mm.所有患者封堵术后平均3个月随访心超和(或)胸部CT造影,显示封堵血管闭塞良好,无异常、无残余分流.结论 经导管应用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安全性和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10例PAVMs患者进行了经导管栓塞治疗,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12岁(6个月~28岁),均为先天性。临床表现有紫绀和杵状指/趾7例,劳力性呼吸困难6例,胸部血管杂音4例,咯血2例和心功能不全2例。栓塞时用微型钢丝圈2例,普通钢丝圈8例。结果 PAVMs病灶为多发性7例,单发性3例。10例共做栓塞治疗12次,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结束时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单发病灶完全消失,多发病灶者主要异常血管不再显影。术后血氧饱和度从平均78%增至96%。2例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术后症状消失;胸部血管杂音消失。术后出现轻微胸痛5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1例术后2个月死于栓塞肺叶肺梗死继发化脓性感染。9例随访18个月~9年,一般情况良好,日常生活正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除2例弥漫型动静脉畸形血氧饱和度持续在85%~90%外,其余缺氧症状未再复发。结论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PAVMs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认为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安全件尤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引起了妇产科和介入放射医师的关注[1-3].  相似文献   

12.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大约80%的室间隔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膜部及膜周部[1].目前,VSD的外科修补术已经比较成熟[2-4],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慢、需要体外循环等缺点.自2002年Amplatzer封堵器应用于VSD介入治疗以来,VSD的介入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迅速的推广[5-6].  相似文献   

13.
Amplatzer封堵器栓塞肺血管瘘道畸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作为新型栓塞材料在治疗肺血管瘘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肺血管瘘道畸形5例,包括肺动静脉瘘4例与肺动脉左房瘘1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对供血动脉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结果 5例栓塞均获得技术成功,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局部右向左分流消失,股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8.2%上升至术后94.5%。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用于肺血管瘘道畸形的经导管治疗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斌  曹喜才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2):1099-11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为20%~50%[1].由于50%以上的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因此子宫肌瘤在女性中准确的患病率尚不清楚[2].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自1995年Ravina报道后,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显著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3],逐渐成为妇产科学和介入放射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应用封堵器纠治房间隔缺损(ASD)的心导管技术.而Amplatzer封堵器目前应用广泛且操作简单,无需开胸,痛苦小,康复快[1].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UAE)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介入栓塞成功的关键是将导管超选子宫动脉后,才能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少部分子宫动脉开口细小、位置隐蔽、走向复杂与髂内动脉其他众多血管分支混在一起难以辨认,长时间反复操作又容易引起血管痉挛[1],给超选子宫动脉带来巨大困难.采用保护性栓塞法可以在髂内动脉主干内对子宫动脉进行远距离栓塞,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咯血患者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6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检查显示20例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采用长效栓塞剂PVA和丝线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部分辅以明胶海绵颗粒(条). 结果 16例1周内咯血消失,4例首次治疗无效者均为病变广泛分流量大或主干血管细小扭曲,1例病变血管栓塞不全,3例1~3天复发再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或部分再通,栓塞后2例仍咯血改行手术治疗.术后5个月及11个月复发各1例,首次治疗有效率80%,1年内复发率26.3%. 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大咯血安全、有效,但主干血管细小扭曲及病变广泛分流量大者瘘口易早期再通复发咯血.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早发现、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MSCT在心、肺大血管方面的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明显提高了肺小血管和血管内栓子的显示率[1~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8例肺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以其评价CT肺血管成像(MSCT pulmonary angiogram,MSCTPA)在肺动脉栓塞治疗前后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支气管动脉为主的体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减低了大咯血的病死率.少部分大咯血的出血来自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PA),主要形式为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ial pseudoaneurysm,PAPA),此时体动脉栓塞术多数无效[1-6].Rasmussen动脉瘤特指发生在肺结核空洞内的PAPA,可导致大咯血[7].国内有关此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相关报道甚少,而我国仍为结核病高发地区.因此,笔者报道5例Rasmussen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希望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肺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建林  郭兴   《放射学实践》2009,24(7):801-804
肺动静脉畸形(PAVMs)是罕见的肺血管异常,本病在1897年首先由Churton报道,由Smith和Horton于1939年首次在人的活体上做出诊断。PAVMs发现至今,对其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个案报道,而样本较大的研究是2004年Mager等报道了112例,Cottin等报道105例及Pollak等报道PAVMs栓塞术后随访156例。不同的研究对PAVMs的手术策略仍存在争议,但PAVMs的影像学诊断是必需的。现主要对PAVMs影像学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