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随州市中心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77例,根据合并高血压情况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94例和单纯冠心病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病变分型和弥漫性病变、中-重度钙化、中-重度迂曲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吸烟史阳性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饮酒史阳性率、糖尿病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左主干(LM)狭窄发生率,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评分及Gensini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LAD、LCX及RCA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复杂病变、弥漫性病变、中-重度钙化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中-重度迂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女性所占比例、吸烟史阳性率及血尿酸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更重,病变范围更广,复杂病变、弥漫性病变、中-重度钙化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动脉闭塞、桡动脉搏动减弱、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腰背酸痛、尿滞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行介入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49例,经股动脉途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器械选择、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临床特征、复杂分叉病变、手术成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支架直径、长度,支架释放压力与最大扩张压力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时间、投照时间、造影剂用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较短[(2.2±0.4)d比(3.3±0.5)d](P0.01)、局部血管并发症较少[2.0%(1/49)比14.0%(6/43),P0.05]。12个月的随访期间两组MACE率相似[8.2%(4/49)比7.0%(3/43),P=0.83]。结论经桡动脉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外周血管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2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经桡动脉治疗组64例,经股动脉治疗组56例;回顾性分析X线曝光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桡动脉组穿刺并介入治疗成功者60例,共成功扩张病变75处,其中前降支38处,回旋支19处,右冠状动脉18处,行支架置入73枚.股动脉组手术穿刺并介入治疗成功者54例,共成功扩张病变63处,其中前降支36处,回旋支12处,右冠状动脉15处,共行支架置人61枚.两组介入治疗情况及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穿刺至置管时间延长,平均卧床时间缩短,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减少(均P<0.01);桡动脉组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体循环和肺栓塞发生率均较股动脉组减少(均P<0.05).股动脉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组(P<0.05). 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安全性高,相比经股动脉径路占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龄(≥75岁)冠心病(CA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行PCI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与<75岁冠心病患者(68例)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通过电话和/或门诊随访PCI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安全性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年龄≥75岁组三支病变,弥漫及钙化病变高于年龄<75岁组(P<0.05);病变部位2组无明显差异;置入支架数较年龄<75岁组少,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心绞痛复发、亚急性支架血栓、造影剂肾损害、长期随访主要出血并发症、脑卒中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75岁组发生心因性病死率增高(5.5%)。多因素分析LVEF是心因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11,95%可信区间0.868~0.954,P=0.032)。结论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罪犯血管对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行分期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EMI患者163例,根据罪犯血管不同将其分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组64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32例和右冠状动脉(RCA)组67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PCI后2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Kaplan-Meier估计的MACE,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预测因素。结果 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AD组低于RCA组(P<0.05)。3组患者2年预期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49),其中LAD组患者2年预期MACE发生率高于RCA组(Log-rank 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罪犯血管、主动脉球囊反搏、LVEF及胸痛发作时间均为行分期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EMI患者PCI后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G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且单支血管狭窄75%以上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87例(151处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76处病变)均行心肌FFR测定,且在术前FFR≤0.8病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44倒(75处病变)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支架植入数目、病变支数、住院费用及手术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心绞痛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目、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出现MACE、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联合FFR可有效减少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支架使用数目、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且术后12个月内未增加M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张孝忠  张晋  张军  王红  原新茹 《心脏杂志》2010,22(3):393-395
目的:对比氮氧化钛生物有效性支架(Titan2-BAS)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患者141例,根据植入的支架不同分为A组(Titan2-BAS)87例,B组(SES)54例,A组病变内径(3.1±0.4)mm,长度(24±3)mm,B组病变内径(3.0±0.5)mm,长度(22±4)mm,两组无显著差异。均采用经桡动脉或尺动脉途径冠脉血运重建。A组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1~3月,B组至少12月。计算A,B两组支架病变的通过率、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随访MACE发生率(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等)。结果:A组146处75%狭窄病变共植入Titan2-BAS 168枚,1枚支架未能通过病变(RCA),通过率99.3%;B组86处病变共植入SES94枚,通过率100%,两组无显著差异。随访1~17(平均5.8)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无急、晚期血栓。B组1例术后2 d出现支架内血栓;A组1例术后3月行靶血管重建,B组无靶血管重建;两组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itan2-BAS与SES在冠脉血运重建方面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相近,Titan2不增加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25例,其中经桡动脉治疗组123例,经股动脉治疗组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舟山地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slow coronary flow,SC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舟山普陀人民医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所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资料,入选临床有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但存在血流缓慢的患者共13例(SCF组)。对照组为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正常且血流正常的患者13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生活习惯,造影结果及血脂浓度等,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SCF组的年龄小于对照组[(54.6±6.2)vs .(59.2±7.1)vs,P〈0.05],嗜烟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1.5%(8/13)vs.46.2%(6/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F、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高于对照组[(3.01±0.76)mmol/L vs.(2.43±0.57)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1.45±0.62)mmol/Lm(1.04±0.30)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F最多累及的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最常见的血管受累情况为三支血管同时存在SCF,包括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结论年轻的吸烟患者更容易发生SCF。与正常人相比,SCF患者更易出现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按照标准方法,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置人金属裸支架。结果134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术中无主要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1例(0.7%),系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2-18个月,总MACE5例(3.7%),靶段血管再建术(TLR)5例(3.7%),支架内再狭窄16例(11.9%)。结论随着PCI策略及介入设备的不断改进,在有经验的介入中心,金属裸支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体型老年人心外膜及冠状动脉周同脂肪组织与年轻人的差别,以及这些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60例同时行冠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的体型正常的老年患者及16例冠脉CT正常的中青年对照者,其中老年组按病变程度分为老年正常冠脉组(9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2例)和老年冠心病组(29例)。冠脉CT测定心外膜脂肪容积和厚度,并计算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周嗣脂肪组纵。结果在冠脉正常者人群中,老年人心外膜脂肪容积较中青年增加[(211,99±12.02)cm3 vs(15066±29,71)cm3,P〈0.001];老年组左主干-前降支和有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较中青年组增加[(8.93±1.10)cm3 vs(7.35±1.80)cm3,P=0.026]和[(11.28±1.64)cm3 vs(10.06±0.69)cm3,P=0.015],回旋支周同脂肪有增加趋势,老年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较正常冠脉组增加[(3.98±1.07)mm vs(3.32±0.47)mm,P=0.03],两组之间心外膜脂肪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46±53.45)cm3 vs(211.98±12.02)cm3,P=0.094];老年冠心病组左主干-前降支周同脂胁组织较正常冠脉组和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组增加[(11.26±1.84)cm3〉(9.86±1.41)cm3〉(8.93±1.10)cm3,P〈0.01和P=0.003];老年冠心病组有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较正常冠脉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4±2.69)cm3 vsS(11.28±1.64)cm3,P=0.003)。结论老年人心外膜脂肪容积以及左主干-前降史和右冠周闻脂肪组织容量均较中青年人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以及左主干-前降支和右冠周围脂肪组织容苗较老年正常冠脉者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fORs(A组),病理性Q波(B组),fORs合并病理性Q波(c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病变罪犯血管,病变范围与狭窄程度,并分析fORs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A组(44.7%,47.4%),C组(41.7%,45.0%)高于B组(13.6%,9.1%),p〈0.01;②LCX和RCA发生率A组(42.2%,39.4%),C组(33.3%,43.3%)高于B组(9.1%,13.6%),p〈0.01;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血管病变90%〈血管直径(D)〈100%的狭窄的发生率A组(65.8%),C组(50.0%)高于B组(22.7%),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中f0Rs的出现与冠脉双支或三支病变;LCX和RCA罪犯血管的定位及冠脉重度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罪犯血管不同分为左前降支组51例、左回旋支组27例、右冠状动脉组39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TIMI血流分级、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比较,左前降支组术后ST段完全回落的梗死相关导联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心源性死亡率及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左前降支病变者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更缓慢、左心功能不全更严重、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球囊(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不同型号的DEB,严格按照DEB使用要求进行操作。结果 DEB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应用26例(27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左主干(LM)1个、左前降支(LAD)12个、右冠状动脉(RCA)12个、回旋支(LCX)1个、钝缘支(OM)2个,出现1例冠状动脉夹层,给予裸金属支架置入;DEB在分叉病变中应用27例(28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LM至LCX开口6个、LM至LAD开口1个、LAD与第一对角支(D1)开口17个、LCX至OM 2个、RCA至左心室后支(PL)2个;DEB在小血管病变中应用13例(13处病变),使用13个DEB,其中LCX 6个、LAD 3个、D1 2个、OM 1个、PL 1个;DEB在支架内闭塞病变中应用10例(10处病变),使用12个DEB,其中LAD 8个、LCX 2个、OM 1个、中间支1个。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CHD患者97例,男性94例,女性3例,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支架置入资料。结果急诊住院42例(43.30%),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35例(36.08%)。各危险因素阳性率依次为:吸烟78.35%,高甘油三酯血症59.79%,严重超重53.61%,高血压43.30%,高胆固醇血症27.84%,家族史22.68%,酗酒18.56%,糖尿病12.37%;具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51例(52.58%)。冠状动脉单支病变56例(57.73%)、双支病变27例(27.84%)、三支病变14例(14.43%)。病变血管狭窄〉75%者152支,左前降支(IAD)57.89%,回旋支(LCX)13.82%,右冠状动脉(RC)27.63%,左主干(LM)0.07%。支架置入术干预血管127支,支架的大小及长度为:LAD(3.25±0.34)mm×(23.47±4.36)mm,LCX(3.01±0.32)mm×(23.27±5.87)mm,RC(3.60±0.43)mm×(26.83±4.43)mm。结论多数青年CHD患者发病突然,病变严重,约半数患者病变累及LAD。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严重超重、高血压等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方法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65例,回顾其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靶血管共65支,平均闭塞时间为(10±5)个月,均按标准方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75%(49/65)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金属支架58枚。随闭塞时间的延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显著降低(P=0.001),真性完全闭塞、残端形态圆钝形或刀切样改变、闭塞长度超过15mm都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P〈0.05)。所有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技术难度较大,术前选择适当的病例和病变、正确选择和应用器械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江时森  黄浙勇 《心脏杂志》2006,18(5):536-538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根据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不同,将1 000例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左前降支(LAD)狭窄,左回旋支(LCX)狭窄,左主干(LM)狭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狭窄4个系列。每个系列再根据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程度不同分为RCA正常组(直径狭窄<50%)、RCA非闭塞组(99%>直径狭窄≥50%)和RCA闭塞组(直径狭窄≥99%),比较分析3组间LVEF的差异。结果在LAD,LCX,LM,LAD+LCX狭窄时,与RCA正常组LVEF相比,RCA非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0.9%,0.3%,3.4%和2.8%;RCA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10.9%,3.7%,6.5%和5.2%。LAD狭窄时,RCA非闭塞组和RCA闭塞组之间LVEF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右冠状动脉病变可在左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使左室射血分数进一步下降;当左冠状动脉狭窄为闭塞性病变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前不同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基础病变特征和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入选2005年6月到2011年1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心肌梗死前都曾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行冠脉造影术或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根据冠脉造影定量分析基础病变的狭窄程度,将患者分成3组(<50%狭窄程度即轻度病变组,50%~70%狭窄程度即临界病变组,>70%狭窄程度即严重狭窄组).比较3组的基础病变特征,分析3组基础病变狭窄程度和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关系.结果 基础病变为临界病变的患者中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史的较多,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3/26)vs.82.5%(47/57)vs.66.7%(14/21),P=0.009].心肌梗死基础病变特征中,>70%狭窄程度的患者狭窄程度重、病变长度较长、最小血管内径较小(P<0.001).12个月内与12个月后进展为心肌梗死的基础病变比较,狭窄程度较重(P=0.002).基础病变狭窄程度与心肌梗死时间成负相关(r=-0.421,P<0.001),基础病变狭窄程度进展与心肌梗死时间成正相关(r=0.467,P<0.001).结论 冠脉轻度病变或临界病变,部分是随时间延长不断进展为更严重的狭窄后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基础狭窄程度严重的病变(>70%狭窄程度),是短时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