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 (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轻度和25例重度银屑病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抗人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浆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 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组Th17细胞比例、RORγt的mRNA水平及IL-17的浓度显著上升,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银屑病患者Treg细胞、Foxp3 mRNA和血浆TGF-β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和轻度组显著降低( P<0.05)。结论 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可作为银屑病病情进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以及Th17细胞在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20例,同期正常晚期妊娠20例。分别采集子痫前期患者、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外周血,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以及CD4+IL-17A+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者(P〈0.05);而CD4+IL-17A+/CD4+细胞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上调Th17的表达,Treg细胞表达下降,可能产生Th17/Treg平衡偏移,这一结果造成母胎免疫耐受失衡,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方法检测97例哮喘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水平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PBMCS 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失衡,并提示哮喘属于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动态变化与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4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7/Treg细胞比值、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以及血清中的IL-17A与TGF-β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TPO-Ab、Tg Ab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BMC中的Treg与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7/Treg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oxp3中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Th17/Treg细胞比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与甲状腺抗体存在联系,Th17/Treg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衡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 T 细胞17(Th17)、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46例 AILD 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 组)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 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AIH 组、PBC 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Th17和 Treg 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 Th17的相关因子 IL-17和 Treg的相关因子 TGF-β含量。结果 AIH 组和 PBC 组患者 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1),Treg 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AIH 组和 PBC 组患者 IL-17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血清 TGF-β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在 AILD 患者中,Th17、Treg 细胞的变化可能在 AILD 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reg亚群与CD4+ 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在C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择35例CITP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17、Th22以及Breg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PBMNc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17、IL-22以及IL-10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C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P〈0.05),调节性B细胞(Breg)的比例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CITP患者治疗前PBMNC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7、IL-22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reg细胞的比例变化与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9,P〈0.05),Breg细胞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变化呈负相关性,IL-10水平与IFN-γ、IL-17、IL-22水平也呈负相关性。结论:调节性B细胞比例及IL-10的水平下调可能参与CITP患者的CD4+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机制,可为其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变化及其与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瘤合并MG(MG组)、单纯胸腺瘤(NMG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6。结果:MG组及NMG组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MG组与对照组、NMG组比较,Treg细胞比例降低、IL-6水平增高(P<0.01)。 MG组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0.792,P<0.001),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r=-0.559,P=0.005)。结论:单纯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MG患者Th17细胞增多,胸腺瘤合并MG患者Treg细胞减少,IL-6在维持两者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Th17/Treg失衡可能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高危型HPV型别、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载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07例宫颈组织细胞样本进行8种高危型HPVDNA(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307例样本HPVDNA与液基细胞学(LCT)检测结果均是阴性236例,两者均为阳性34例;62例HPVDNA阳性结果中LCT阴性28例、宫颈炎26例以及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I~Ⅲ8例,245例HPVDNA阴性结果中LCT阳性9例;LCT阴性者感染HPV主要表现为次要高危型(15/28)与HPV16(12/28)感染,宫颈炎感染HPV主要表现为次要高危型HPV(17/26)、HPV16及HPV16伴随其它型别的多重感染(6/26)和HPV31(4/26)感染,不同型别HPV感染,感染的HPV病毒载量均≥102copies/cell。LCT阴性者与富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炎、CINⅠ~Ⅲ)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毒载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V16与HPV次要高危型感染是宫颈炎与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l7细胞)的比率及其相应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Treg/Thl7平衡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n=20)、平台期组(n=16)、复发/难治组(n=10),以健康体检者(n=20)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患者升高(P0.05);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h17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reg/Thl7比值高于平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外周血及骨髓中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趋势与Treg/Thl7一致。MM患者血清中IL-6、CRP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比值变化一致。结论:MM患者活动期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平衡向Treg倾斜,Foxp3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于预测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 T 细胞17(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68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mPE)患者40例,sPE 患者28例,同时选取正常晚期妊娠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 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血浆 IL‐17、IL‐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sPE 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CD4+ CD25+ Treg 细胞明显低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外周血 IL‐17和 IL‐21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TGF‐β明显低于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 IL‐17、IL‐21与 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 P <0.05),TGF‐β与 CD4+CD25+ Treg 细胞呈正相关( P <0.05);mPE 患者 IL‐17、IL‐21和 TGF‐β与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 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 Th17细胞表达上调,CD4+ CD25+ Treg 细胞表达下调,其中 sPE 患者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与 IL‐17、IL‐21和 TGF‐β有相关性,其可能在 sPE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H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PCR检测Treg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TGF-β和IL-17A的含量.结果 HT患者PBMC中Treg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t=-10.62、-7.624,P均<0.01),HT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14、4.512,P均<0.05);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Th17/Treg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t=11.32、19.25、8.386,P均<0.01),HT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4.947、14.551、24.338,P均<0.01),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血清TGF-β的含量较健康对照者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A的含量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P<0.01),HT患者组内各亚组间血清IL-17A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77,P<0.01),两两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Th17/Treg比值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9、0.502,P=0.037、0.002).结论 在HT发病过程中,Th17/Treg细胞轴呈动态改变,并且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正相关,说明Th17/Treg细胞亚群的免疫失平衡可能参与了HT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分析HBV感染的慢性化是否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有关。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HBV感染者60例,其中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30例,HBV携带者30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30例为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分析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率与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HBV感染及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8.68%±1.23)%与(1.38±0.6)4%,P〈0.01];慢性乙肝携带组与慢性乙肝恢复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8±1.23)%与(2.63±1.38)%,P〈0.01];HBVDNA病毒含量及Ⅻb堍含量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中明显增高,并与病毒载量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卢剑  袁向亮  沈立松 《检验医学》2008,23(2):163-16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消化道肿瘤局部与其他部位的表面标志差异性。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腹水、肿瘤组织、癌旁淋巴结、正常组织、健康对照外周血Treg细胞。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且腹水、肿瘤组织、癌旁淋巴结中存在高水平Treg细胞。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CD25高表达与又状头/翅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显著相关,肿瘤局部CD25^+与Foxp3显著相关。结论Treg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局部与外周的表面标志存在差异,此结果为选取Treg膜标记分析Treg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进行粪便细菌培养,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PCR测定Foxp3 mRNA的含量。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PBMC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MLN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2)模型组大鼠PBMC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MLN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模型纽大鼠肠道菌群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可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与肝脏损伤的关联性。方法 43例CMV肝炎患儿根据其肝损伤程度分为轻症组31例、重症组12例,32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尿HCMVDNA载量,并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43例CMV肝炎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重症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也显著低于轻症组(P〈0.01);而CMV肝炎组血清IL-17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血清IL-17水平也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尿HCMV-DNA载量在CMV肝炎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与IL-17呈负相关(r=-0.590,P〈0.01),而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9,0.785,P〈0.01)。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及IL-17表达失衡可能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0名川崎病患儿为病例组,选择1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外周静脉血后,无菌分离、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给予不同浓度ATRA诱导培养PBMC72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的细胞因子IL-10、IL-17A、TGF-β以及IL-6水平,实时PCR检测RORγt mRNA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占外周CD4+T细胞百分比。结果未加ATRA作用下,病例组Th17细胞比例,转录因子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7A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Treg细胞比例,FOXP3mRNA表达水平以及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6低于对照组(P均0.01)。给予不同浓度ATRA作用后,病例组以及对照组Th17比例、IL-10、IL-17A、RORγt的mRNA均有所下降,而Treg细胞比例、FOXP3mRNA表达水平、TGF-β、IL-6均有所上升(P均0.01)。结论 ATRA在体外可促进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reg分化,同时抑制Th17分化,改变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h17/Treg失衡状态,该研究为阐明川崎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疗法提供实验依据以及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放化疔对其的影响。方法6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分析其变化。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而Ts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Ts比例与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病变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3)放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及NK细胞均上升(P〈0.01),而Ts细胞降低(P〈0.05);单放组总T细胞、Th细胞、NK细胞较同步组升高更显著。结论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患者的免疫监测。放疗及化疗应着重围绕提高总T细胞、Th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CD4、CD25、CD127单克隆抗体标记细胞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Treg频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CHB组的Treg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eAg阳性CHB组Treg频率高于HBeAg阴性CHB组(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reg频率高于无肝硬化CHB组(P<0.01);CHB患者的Treg频率与HBVDNA载量成直线正相关(r=0.87,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频率明显升高,且与病毒复制和肝脏慢性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和TGF-β1在IT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25例新诊断的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reg细胞比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结果25例ITP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的比例为(1.57±0.7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84±1.49)%,治疗后为(2.52±1.15)%(P均〈0.01)。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治疗后完全反应组Treg细胞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均〈0.01);治疗前血清TGF-B1的浓度[(621.7±72.8)=s/L]低于治疗后[(1141.5±125.6)ng/L]和正常对照组[(931.6±95.4)ng/L](P均〈0.05),治疗后明显上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患者Treg细胞与TGF-β1无相关性(P〉0.05)。结论Treg细胞和TGF-β1与ITP的发病及转归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增加Treg细胞数量和TGF-β1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