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术后近期的免疫抑制策略。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至2009年共实施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22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7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5例。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8例,比较此类患者与单一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免疫抑制策略的差别。结果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5%;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9%;其他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较我中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术后近期所需浓度均较单一器官移植低。结论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肝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所需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浓度均低于单一器官移植。但肝脏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施行了全球首例成功的肾移植,此后,临床肝、胰腺、肺、心脏、小肠等实体器官移植相继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挽救众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全球已施行各种器官移植超过100万例次,长期存活者不断增多.但是,单个器官移植的成功并不能挽救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器官联合移植与多器官移植技术应运而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丰富了器官移植学科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单器官疾患可损害其他器官功能,甚至波及其他脏器;部分单器官疾病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具有多器官的关联性,其解剖结构、功能紧密联系。对于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的终末期疾病,单器官移植束手无策,而器官联合移植及多器官移植恰恰能解决这一缺陷。临床实践表明,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及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等手术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临床中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肝胰疾病等一系列难题,为患者提供治愈和康复的机会,也为部分肿瘤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4.
器官联合移植作为器官移植领域的巅峰,在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常规开展.近年来,不仅常见的腹部器官联合移植,如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联合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心肝联合移植也相继开展.我国所开展的器官联合移植几乎囊括了目前国际上能开展的所有器官联合移植项目,同时在数量上也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5.
外科技术的成熟,移植免疫学、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技术的发展,使器官移植由梦想变成了现实.半个多世纪以来,器官移植已成为救治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措施,挽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受者术前检查和准备、尸体供者器官的选择和手术、上腹部多器官修整术、上腹部多器官植入术、上腹部多器官移植麻醉技术、术后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术后随访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7.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12):817-817
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肾外大器官移植工作的经验,规范器官移植操作,建立器官移植分配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器官移植水平,使我国的器官移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器官移植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现开始征文。征文内容:1.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移植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有关器官与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3.器官移植的相关学科研究:如麻醉、护理、心理学、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器官移植的中长期管理软…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联合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MOT)是指保持各器官相互间解剖关系的整个多器官移植块的移植。由于其血管重建方式为整个移植块的共有血管,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发挥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器官移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MOT,一般指腹部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的整块移植,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肝、肾联合移植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施行了肝、肾一期联合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器官移植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虽然如今器官移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器官供体短缺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许多患者因无法获得合适的移植器官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自1964年人类实施首例肠移植至今已近50年,同其他器官移植一样,小肠移植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受者和移植物的1年存活率已达到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水平,但更长时间的存活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肠移植分为单独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器官簇移植.单独小肠移植的适应证为肠衰竭患者,而一旦出现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就需要施行肝肠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大多数重要器官(肝、心和肺)末期衰竭最为成熟的可用手段。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和免疫抑制技术的进步,如今已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有望在术后高质量地长期生存。同目前接受移植的患者数量相比,有更多的患者本可以从器官移植中受益,但是世界范围的脏器极度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每年有30多万患者死于各种终末期肝病,但是严重的器官短缺仅有1万例接受器官移植,器官需求数量与供体数量的比例高达30∶1,绝大多数患者因器官供体的严重匮乏,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的增多,联合器官移植的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器官联合移植后如何预防排斥反应,是从事器官移植研究者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联合器官移植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器官衰竭的患者可以得到救治,延长生命.器官移植手术的实施离不开可供移植的器官,也即供体器官.目前,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供体器官严重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这直接制约着器官移植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1].就我们国家而言,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据悉,目前我国等待肾移植的患者有 28万~30万,等待...  相似文献   

15.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指腹腔内3个以上在解剖和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脏器群体移植,如肝、胰、十二指肠移植等,具有器官功能替代全面和保持移植器官间正常解剖生理结构的特点。腹部器官簇移植涉及多个腹部器官的疾病,如严重脏器创伤、短肠综合征后期伴发的肝功能衰竭和侵犯多脏器的恶性肿瘤等,因多个脏器的损伤、病变或被迫切除,普通外科手术和单器官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均不能根治,而器官簇移植由于可以解决多个器官的功能替代问题而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说,器官簇移植代表了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其手术技术要求高、围手术期治疗复杂,肠瘘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虽然临床意义重大,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和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针对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现状及监管特点,设计了中国器官获取与移植监测网络,并委托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进行构建和部署。该网络包含器官移植所有相关系统: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系统、器官移植临床服务系统、器官移植后登记系统等,融合了多个领域的监管技术和数据处理成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监督管理、医院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提供了全面的数据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器官获取与移植监测网络的架构、监管流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提升的时期,由移植大国向移植强国冲刺的历史关键时期。在这历史性的新时期下,我们应加强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与器官移植学科建设,促进器官移植质量的有效改进。器官移植学科的建设制约多、过程杂、环节繁,涉及技术、政策、社会及人文等,学科建设需要拔尖性人才、创新性技术、突破性研究。OPO的建设是器官移植学科建设的基础,器官捐献的实施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移植技术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这些归纳起来是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捐献体系和移植体系。我们面临的器官移植学科建设的挑战主要在于理顺各个体系的关系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规范捐献体系及培养技术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等。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多器官移植国内外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多器官移植国内外概况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430030)周平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是80年代末出现的新移植术式,它标志着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发展概况早在1962年Starzl[1]就在狗的实验中证明了多器官移植在外科技术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由严志炮教授主编,国内外器官移植相关学科专家、学者50余人共同编写的《心、肺及相关多器官联合移植》一书已由浙江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心、肺及其相关多器官联合移植是当前发展迅速的移植学中的热点。全书图文并茂,是国内首部关于心、肺及其相关的多器官联合移植领域近年来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开展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但形成规模并取得良好疗效和社会效益的中心有限,这与移植器官来源短缺,移植医师对此类手术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等因素有关。为推动我国腹部多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提高移植疗效,作者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临床实践,着重从腹部多器官移植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长期疗效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