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76例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限水并补充高渗盐水治疗。结果 72例患者低钠血症纠正,心功能好转,总有效率94.7%,无效5.3%。结论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适量口服补盐或适量补充高渗盐水可维持正常血钠水平,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另行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血钠水平随时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有效率76.7%(P0.05)。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辅以托伐普坦可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入住我院的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低钠血症患者,根据低钠血症类型分为稀释性低钠血症(33例)和缺钠性低钠血症(37例),采用在基本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限水并给予补充高渗盐水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治疗,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治愈20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63.64%;缺钠性低钠血症患者治愈29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低钠血症患者适当地补充高渗盐水来维持身体正常的血钠水平,可以使得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度补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给予所有患者适度补盐治疗,然后对不同血钠浓度患者的静脉和口服呋塞米用量、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的静脉呋塞米用量显著高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96%(20/23)低于Ⅲ级、Ⅱ级患者91.67%(22/24)、100.00(33/33)(P0.05),Ⅲ级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Ⅱ级患者(P0.05);8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8/80)。结论适度补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究ICU应用的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2月2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重度低钾血症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补钾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外周静脉补钾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钾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纠正率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在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的治疗中效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安全有效,患者的恶性心率失常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持续静脉注射呋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补盐+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0%高渗盐水+持续静脉注射呋塞米+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和血钠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持续静脉注射呋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血钠正常,观察组患者低血钠,对全部患者进行低钠血症以及心力衰竭纠正和降糖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渗透压、肌酐、尿素氮、血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渗透压、肌酐、血钾、血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差以及血糖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中老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需要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对血糖进行积极控制,从而使患者的心力衰竭和低钠血症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8.
李平 《山东医药》2013,(25):41-4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其中出现低钠血症20例(低血钠组)、血钠正常26例(正常血钠组)。经降糖、纠正心力衰竭及低钠血症等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钠、血钾水平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性别、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血钾、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两组年龄、治疗前心功能Ⅲ级与Ⅳ级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例数以及其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钠水平、血浆渗透压和治疗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中高龄、血糖长期控制差及心功能差的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低钠血症,积极控制血糖及原发病有利于纠正低钠血症和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钠对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影响及静脉泵入5%氯化钠液对CHF合并低钠血症病人心功能的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性CHF病人2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低钠血症组.低钠血症组再分为对照组(未静脉泵入5%氯化钠液)和干预组(静脉泵入5%氯化钠液),观察3组病人住院期间病死率、住院天数、随访6个月内再住院率、病死率及心功能,并评价静脉泵入5%氯化钠液的安全性.结果 低钠血症组较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钠血症得到纠正,6个月内死亡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结论 低钠血症影响CHF病人预后,静脉泵入5%氯化钠液可使低钠血症病人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并且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积极补充钠盐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0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水平,并依结果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患者血钠水平,在综合治疗和利尿的基础上补充氯化钠,观察治疗后病情的转归情况。结果: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合并低渗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10.4%和37.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8.2%和25.0%,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发生率分别为7.5%、20.8%和43.8%。积极补充钠盐后,随血钠浓度的提高,患者24h尿量显著增加,腹水明显消退,低渗性脑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肾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适当及时补充钠盐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48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血钠正常,21例低钠血症,通过治疗观察两组血浆渗透压、血钠、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结果两组年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血浆渗透压、糖化血红蛋白、血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差、血糖控制差、高龄患者易出现低钠血症,积极控制原发病、血糖有助于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纠正。  相似文献   

12.
王爱红  郭琳琳 《山东医药》2009,49(43):92-9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肾素(PRA)活性与血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伴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观察组)和45例正常血钠的慢性心衰患者(对照组)的血浆BNP、PRA水平,分析血钠与BNP、PRA的相关性。观察两组90d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血浆BNP、PRA水平较对照组相同心功能级别者显著升高;血浆BNP、PRA水平与血钠呈显著负相关(P分别〈0.01、0.05);观察组90d再住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钠血症可加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其机制为激活BNP、PRA等神经内分泌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并给予2.5%-5%高渗氯化钠100-250ml缓慢静脉滴注,7-10天;对照组不给予补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钠141.63±4.31mmol/L、血氯103.26±1.41mmol/L、尿钠271.31±25.13mmol/d,尿量2189.18±552.16ml/d;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血钠126.63±6.10mmol/L、血氯95.51±2.29mmol/L、尿钠189.12±27.21mmol/d,尿量1223.10±281.70ml/d;治疗组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3.3%),而对照组发生低钠血症16例(53.3%),肝肾综合征6例(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渗氯化钠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肝炎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给予保肝、利尿、补充血浆及白蛋白,治疗组使用3%~10%氯化钠溶液250ml,每日1~2次缓慢静滴;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500ml,每日1次。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血钠为133.8土24.3mmol/L,尿量为1145土376ml/24h;对照组血钠为126.4土23.6mmol/L,尿量为834土316ml/2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O.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无明显差别变化,高渗钠对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肝炎肝硬化出现低钠血症时。静脉给予高渗氯化钠溶液可提高血清钠,增加尿量。防止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和不限钠组各24例,限钠组患者每日给予低盐饮食,不限钠组除给予普通饮食外,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每天给予静脉补充钠盐(配制成3%氯化钠溶液)3~9g/d,连续3~7d,血钠恢复正常后停用,根据血钠检测值可再次重复使用.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 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限钠组24例患者死亡18例,病死率75%,不限钠组24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41.7%.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合理补充钠盐治疗,能加快腹水的消退,使病情得到改善,病死率明显下降.且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血钠水平86例CHF患者被分为正常血钠组(52例)和低钠血症组(34例),按常规CHF治疗后,比较两组左室射分数(LVEF)、CHF纠正时间和死亡率。结果:与正常血钠组比较,低钠血症组LVEF显著降低,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显著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低钠血症是CHF患者影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托伐普坦在难治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托伐普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是30例(只给予常规心衰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E峰值(73.8±8.3)cm/s、E/A比值(1.388±0.311)、LVEF(69.1±8.8)、LVEDD(57.3±8.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托伐普坦能提高血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难治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补钠纠正肝硬化患者的低钠血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及血钠和尿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常规治则(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相同,治疗组加用补充氯化钠和/或谷氨酸钠静滴治疗,对照组采取限钠。结果治疗组血钠为134.5±23.6mmol/L,尿量为1873.6±645.7ml/24h;对照组血钠为128.6±25.4mmol/L,尿量为1347.3±623.9ml/2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低钠血症时通过静脉补钠可提高利尿效果,提高血钠水平,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缬沙坦80~160mg/d.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09%,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病人再发心衰及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均减少。结论 缬沙坦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并对心衰患者的二级预防有利。  相似文献   

20.
何世聪  谢汉文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48+356-348,356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特点及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分析21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血钠结果分为血钠正常组144例,低钠组7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低钠组及时补钠。治疗1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人出院后比较两组病死率。结果1W后I临床疗效比较:血钠正常组总有效率为88.9%,低钠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组病死率为19.4%,血钠正常组病死率为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预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危重性指标之一,既影响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又可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