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在鹤岗市人民医院眼科接受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120例(122只眼),根据术后采用的护理方法将术后发生浅前房的48眼分成2组:观察组27眼,出现浅前房后采用特殊护理措施;对照组21眼,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前房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前房恢复情况、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存有明显或显著差异。结论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特殊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前房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邵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26-227
目的探讨加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94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程序。结果发生浅前房182例232眼,发生率24.6%,225眼经药物治疗后前房形成,7眼经前房重建术后前房恢复。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密切观察术后眼部表现,及时做好并发症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是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并总结施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青光眼32例患者3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一个月视力不变-视力改善30例眼(96%),视力降低2眼(4%);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术眼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是治疗青光眼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加强对特殊环节的配合护理保证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106眼)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例(53眼),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在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给予整体优质护理,参考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纽,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围术期给予患者系统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近视患者的术前护理评估、准备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健康指导而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50例(296只眼)近视患者的术前护理评估、检查后而筛查出100例(199只眼)进行LASIK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指导及跟踪观察。术后1、3、7天复查观察上皮愈合、疼痛指数、裸眼视力,术后1、3、6个月检查记录裸眼视力、眼压、屈光度。结果 所有要求行LASIK的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检查、手术及做好术后个人防护。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LASIK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阀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的。方法对15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的准备,术中患者与医师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眼压,从饮食、体位、缓解疼痛等多方面给予耐心的护理。结果 30例患者均保住了眼球,120例恢复了部分视功能。结论青光眼阀植入术房水引流物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疾病的有效手段,护士对患者病情全面考虑,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82例(82眼青光眼患者,均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前房、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82例(82眼)患者术后1 d前房开始形成,术后1~5 d, 14例患者出现Ⅱ度浅前房,经调整缝线后恢复。术后1周内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 10眼,眼压11~20 mm Hg 50眼,眼压6~10 mm Hg22眼,行眼球按摩, 77眼眼压维持在12~18 mm Hg, 5眼眼压≥21 mm Hg。术后视力保持不变29眼,提高1~3行50眼,视力下降2~3行3眼。术后前房出血5眼,虹膜睫状体炎3眼,经药物保守对症治疗1周内消退。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护理,进行分析、评价专业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Ahmed引流阀植入手术治疗的25例(25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5例浅前房、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少量前房积血、1例眼压短暂增高,经精心护理及治疗均恢复,所有患者均达到手术预期效果,患者均达到满意的目的。结论:优质的护理包含治疗的全过程,护士掌握了该疾病的专业知识,并对患者进行术后精心护理,及时观察病情,提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质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5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44眼裸眼视力提高,有效率为78.57%,术后6个月46眼裸眼视力提高,有效率为82.14%;术后6个月时眼压控制率为96.43%;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较好的控制眼压及恢复患者的视力,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马志芳 《黑龙江医药》2012,25(6):967-969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中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手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出院指导和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200例(245眼)白内障患者均成功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满意,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未见人工晶体脱位、前房积血、角膜严重水肿混浊、眼内感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132例(138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分析术后发生浅前房的25眼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25眼发生浅前房,其中I度浅前房16眼,II度浅前房7眼,III度浅前房2眼,经保守治疗23眼恢复,2眼手术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容易引起术后浅前房,但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大多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引流阀,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末次复诊视力稍有提高21眼,视力无变化7眼。28眼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或部分消退,临床症状缓解,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疾病的有效手段,护士对患者病情全面考虑,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体位护理;做好出院随访。结果151例205眼玻璃体切割术后157眼视网膜平伏,屈光间质清;17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做好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袁向荣 《首都医药》2015,(3):384-38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后病情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腹腔镜下脾切除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减少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897例957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宣教,术中配合,术后角膜观察、作好专科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97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出现角膜水肿,其中,Ⅰ级角膜水肿238眼,2天内全部恢复透明,Ⅱ级角膜水肿45眼,4天内消退恢复透明,Ⅲ级角膜水肿10眼,6~10天内消退恢复透明,Ⅳ级角膜水肿4眼,10~25天内消退恢复透明,14眼霞度角膜水肿者晶体核硬度均为V级核.结论:晶体核硬度与术后角膜水肿的轻重密切相关,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有利于手术后视力的提高,防止大泡性角膜病及角膜变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实施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并给予精心手术配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再造拇指成活率为100%,患者手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和积极的术后观察护理是再造手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43例(48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5眼在24 h内形成前房,3眼在24~48 h内形成前房;7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术后2周末,无需配合药物眼压〈21 mm Hg (1 mm Hg=0.133 kPa)者42眼(87.5%);视力提高28眼,视力恢复不明显者19眼,视力下降者1眼;角膜反应发生率41.67%,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发生率14.58%,前房出血10.42%。结论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手术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及研究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眼血流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丝裂霉素C组)2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5 d、7 d的眼血流指标进行分别检测,并将两组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别比较。结果术前1 d两组的眼血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7 d观察组的眼血流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丝裂霉素C可有效改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眼血流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严重。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创收小、患者视力恢复快恢复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等优势,适合大部分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