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HPLC法对上清丸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himpack C[18]柱,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8nm.黄芩苷在1.81~9.07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6%,RSD为1.3%.本方法分离度好,可用于上清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芎菊上清丸(大蜜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pherisorb ODS2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6:54:0.2),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7 nm.结果:黄芩苷在4.960×10-3~0.248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 1.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芎菊上清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李昂  胡翮  郭丙炎 《中国药师》2008,11(1):67-6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清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3570.205),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浓度为16.3~260.8 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5%(n=6).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上清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上清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HPLC法对上清丸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himpack C[18]柱,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8nm。黄芩苷在1.81-9.07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6%,RSD为1.3%。本方法分离度好,可用于上清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渍结康微丸并进行处方优化,考察微丸的体外溶出度.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优化制剂处方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黄芩苷和芍药苷为指标,对其体外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制得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在75%以上.黄芩苷和芍药苷的溶出度45 min内均达80%以上.结论:本法研制的溃结康微丸,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同时测定清金理嗽丸中苦杏仁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等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上述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结果:苦杏仁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5%、100.00%、99.08%、97.28%、98.29%、99.17%、97.06%;RSD分别为1.11%、0.57%、0.93%、1.34%、1.20%、0.86%、1.56%;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317、0.4833、0.8504、0.7093、0.5789、0.5232,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一测多评法对清金理嗽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P-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19.935~99.67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79%,RSD=1.2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2),检测波长:315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0.84%.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很好的控制槐角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脏连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对脏连丸制剂中黄连、槐角、槐花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Intersil C18色谱柱,2%冰醋酸溶液-甲醇(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在0.0434~4.34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偏差(RSD)为1.10%.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儿童清肺丸中汉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儿童清肺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童清肺丸中汉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27∶73),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 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要求,汉黄芩苷在9.92~74.4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2%,RSD为1.08%(n=9),6批儿童清肺丸中汉黄芩苷含量在0.55~0.64 mg/g范围内。结论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的儿童清肺丸中汉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儿童清肺丸中汉黄芩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清气化痰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清气化痰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清气化痰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可鉴别出陈皮、黄芩,黄芩苷在0.14~1.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为1.70%。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清气化痰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芎菊上清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芎菊上清丸(大蜜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芷、菊花、栀五、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00496~0.248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菊上清丸(大蜜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龙荟丸中的栀子苷、龙胆苦苷、芦荟苷和黄芩苷.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栀子苷)、280 nm(龙胆苦苷和黄芩苷)和355 nm(芦荟苷).栀子苷、龙胆苦苷、芦荟苷和黄芩苷分别在0.19~1.90、0.08~0.80、0.30~3.0和0.10~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9.5%、101.0%、99.3%和97.8%,RSD分别为1.46%、1.06%、1.72%和1.67%.  相似文献   

14.
张书燕  张辉 《齐鲁药事》2009,28(11):656-65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在进样量为0.204~1.02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本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9.97%(n=6),RSD为0.7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鼻炎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清金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和橘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金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芩苷含量0.057 12~2.284 8μg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0.5%(n=6)。结论 本质量标准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金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nm测定.结果对照品在1.60~7.60μg/ml内呈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0%,RSD为2.2%.结论本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黄燕萍  黄焜 《中国药事》2010,24(10):1002-100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TC-C18色谱柱;甲醇-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9nm。结果栀子苷和黄芩苷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栀子苷在9.760~97.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黄芩苷在10.42~104.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栀子苷和黄芩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6%、101.15%,RSD为2.57%和2.8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耳聋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结果 栀子苷和黄芩苷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栀子苷进样量在0.0544~0.5440μg,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黄芩苷进样量在0.313 6~3.1360 μg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n=5);栀子苷和黄芩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8%和97.86%.RSD分另q为1.14%和0.6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一种方法能同时测定两种成分,可用于耳聋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热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快速测定胃热舒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phenomenex-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溶液(52∶48),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388~388 0 n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8%(RSD=0.41%).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稳定,可用于胃热舒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辉 《海峡药学》2012,(11):79-80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采用Shimadzu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5∶55∶1),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黄芩苷在2.072~10.3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7%,RSD为0.5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