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中采用静脉高浓度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 5 2例低钾血症患者 ,行静脉高浓度补钾 (0 .6 %~ 0 .8% ) ,补钾过程中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和电解质 ,持续心电监护 ,了解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变化 ,监测尿量。结果5 2例低钾血症患者中的 5 0例在 2 4h内血钾水平恢复正常 ,另外 2例分别在 36h和 72h内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严密监测条件下行静脉高浓度补钾 ,见效快、安全、不增加输液量 ,适用于治疗危重患者的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静脉高浓度补钾治疗低钾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危重患者中采用静脉高浓度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可行性。方法 对重监护病房52例低钾血症患者,行静脉高浓度补钾(0.6%-0.8%),补钾过程中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变化。结果 52例低钾血症患者中的50例在24h内血钾水平恢复正常,另外2例分别在36h和72上内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严密监测条件下行静脉高浓度补钾、见效快、安全、不增加输液量,适用于治疗危重患者的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微量泵入高浓度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疗效与监测.方法:将66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补钾速度为6.66~13.32 mmol/h,对照组为4 mmol/h,两组均进行严密监护与血钾浓度监测,血钾正常时停止补钾. 结果:补钾24 h后,血钾浓度治疗组(4.73±0.40)mmol/L、对照组(3.76±0.35)mmol/L,补钾液体量治疗组(240.00±49.77)ml/d,对照组(2400.00±834.39) ml/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泵入高浓度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可以在短时间内纠正低钾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者高浓度静脉补钾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浓度钾微量泵入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8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0.5 ml/s且每小时尿量>50 ml]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 208 mmol/L(相当于质量分数为9%的KCl溶液)、201 mmol/L(相当于1.5%的KCI溶液),补钾速度相同.均进行严密监测与血钾浓度监测,血钾正常时停止补钾.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5±3.22)h比(14.18±4.93)h,P>0.05];治疗组补钾的液体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4.36±25.79)ml比(680.83±36.70)ml,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高钾血症或急性心功能不全.两组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对补钾时间无明显影响.补钾前血钾浓度与补钾量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259,P<0.01).结论 高浓度钾微量泵入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可以在短时间内纠正低钾血症,是安全有效的.肾功能轻度异常但无少尿及无尿的患者也可以在严密监测下高浓度补钾.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 ml/h(6.65~20 mmol/h)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8 h血钾回升到正常为83例(占97.6%),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2例(占2.4%).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有效、安全的,但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6.
重度低钾血症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1例肝移植术后发生盆腔脓肿伴重度低钾血症的围手术期患者制订合理的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1950-2008)、PubMed、CBM和CNKI数据库.结果 检索出有关低钾血症采用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指南1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临床研究3篇.根据检索结果,并根据患者病情和患者及家属的意愿,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方案:10%氯化钾溶液45ml加0.9%氯化纳溶液5ml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用微量泵以3-5ml/h的速度输注.经过20h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患者血钾水平恢复正常,顺利进行了盆腔脓肿清除、肝断面引流术.结论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为重症低钾血症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90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推注3%~5%的氯化钾溶液纠正心力衰竭患者的低钾血症,滴速3~4g/h。82例12h内血清钾浓度恢复正常,7例24h内恢复正常,1例因原发病危重于3h内死亡。应用微量泵静脉推注高浓度氯化钾纠正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的方法安全有效,但需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8.
吴丽梅  曾佩 《现代护理》2005,11(22):1904-1905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ml/h(6.65~20mmol/h)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8h血钾回升到正常为83例(占97.6%),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2例(占2.4%)。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有效、安全的,但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患儿生长激素 (GH)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法对不同病情 (普通、危重、极危重 )患儿血清转铁蛋白 (tFer)及GH水平进行检测 ;并对危重症患儿随机给予一般综合治疗 (对照组 )和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组 )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Fer和GH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 ,tFer水平逐渐下降 ,GH水平危重组较高 ,极危重组变化不大。经治疗后 ,tFer水平上升 (P <0 .0 1) ,GH恢复正常 (P <0 .0 1)。结论急性危重症患儿大多存在急性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 ,并引起内分泌紊乱。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其急性能量 -蛋白质营养不良 ,使内分泌紊乱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 194例小儿SPVSD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补片修补182例 ,直接缝合 12例。对 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死亡 4例 ,病死率2 .1%。存活 190例 ,效果满意 ,14 2例随访 3个月至 16年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能参加正常活动 ,无残余漏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SPVSD治疗以补片修补为主 ,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有AI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氧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进行开放式平行对照实验 ,选择颅脑损伤后 6h以内入院的无复合伤患者2 0例 ,接受高氧液治疗 ( 5 0 0ml静脉输注 ,每天两次 )全疗程两周。以未使用高氧液治疗及高压氧的同类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比较动脉血氧分压 (PaO2 )、颅内压 (ICP)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 (GCS)等生理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高氧液输注后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增高速度及程度低于对照组 ,两周后GCS昏迷记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高氧液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 ,减轻脑水肿 ,缩短神志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浓度补钾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分为高浓度补钾组(40例)及对照组(44例),前者每小时补钾量(mmol)以(4.5-血清钾浓度)×体重×0.2计算,再以0.9%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用输液泵50ml/h泵入。对照组按传统补钾方式进行,每小时监测血钾1次,连续监测4h。结果2组在治疗后4个时间点血钾正常比例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高浓度补钾能迅速纠正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 96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叶为主 ,肝切除以左肝外叶为主。合并肝内胆管癌 4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2 3 .8%。并发症发生率为 2 2 .9%。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特别是左肝结石。术后胆道冲洗和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胆道内残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合并低钾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1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寻找低钾血症的病因及救治方法.结果 病因大致可归纳为6类.多为经肾脏、胃肠道、体液丢失过多,钾向细胞内转移,摄入不足,还有极少数病因未明.结论 危重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很高,且多为中、重度低钾,中、重度低钾患者深静脉高浓度补钾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袁智勇  管健  邓文彬 《新医学》2006,37(12):800-802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补钾治疗急性重型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46例急性重型低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否采用早期联合补钾治疗而将患者分为早期联合补钾组(73例)及对照组(73例),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联合补钾组的血钾水平在治疗后4 h、8 h、12 h均高于对照组;早期联合补钾组患者的肌力在治疗后12 h及24 h高于对照组;早期联合补钾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血钾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联合补钾治疗急性重型低钾血症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中240例血钾<3.5 mmol/L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补钾前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补钾浓度为895.11 mmol/L,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在22.5 ml/h。对照组补钾浓度为53.64 mmol/L,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在375 ml/h。至血钾≥4.00 mmol/L停止补钾,比较两组补钾时间、补钾所需液体量。结果研究组补钾时间(8.41±2.42)h,补钾液体量(103.25±22.07)ml;对照组补钾时间(12.28±4.15)h,补钾液体量(1541.73±622.4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危重患者的低钾血症,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补钾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总结我院ICU、心脏外科、普外科病人术后使用微量泵泵钾纠正低钾血症的临床监测及护理体会.76例外科术后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经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补钾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有效预防了术后低血钾的发生.患者在泵钾期间无1例高钾血症发生,无静脉炎、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下使用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 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GP)的治疗效果 ,探讨SGP早期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时间。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 5 2例SGP的手术时机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早期手术 (住院 48h内 ) 2 2例和延期手术 (病情稳定 6~ 8周后 )3 0例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 1.8%和 3 .3 % (P<0 .0 2 5 ) ,病死率分别为 13 .6%和 0 (P <0 .0 5 )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90 .9%和 5 6.7% (P <0 .0 1)。结论SGP的手术时机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 ,即首先应积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在临床症状控制 6~ 8周后延期手术 ,能够降低SGP的病死率、并发症和胆总管探查率。在出现以胆道梗阻为主 ,胰腺炎进行加重或有重症急性胆管炎表现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应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慧兰 《护理学报》2005,12(10):46-47
总结了15例严重低钾血症患儿静脉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经验,包括:持续心电监护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并记录;动态观察血气分析及血钾变化;正确使用微量输液泵;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腹胀及肌张力变化.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一过性血钾过高、高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提示加强护理快速,高浓度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化钾保留灌肠补钾法与静脉补钾法用于老年危重患者伴低钾血症的效果。方法将50例老年危重伴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静脉补钾组通过静脉补钾,灌肠补钾组通过保留灌肠补钾,观察两组补钾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所需时间。结果两种方法补钾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静脉补钾组有14例发生疼痛或静脉炎,灌肠补钾组有5例耐受时间较短;静脉补钾组所需时间为8.5~9.5h,灌肠补钾组所需时间为15~20min。结论采用保留灌肠法补钾具有快速、便捷、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其效果与静脉补钾法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