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Fas表达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 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 ;初步探讨脑缺血后 Fas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及其发生的机理。方法 :采用 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 Fas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随时间延长动态变化情况 ,并利用图像分析测定二者的免疫强度。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 Fas,以缺血半暗带明显 ,且在缺血再灌注后 6小时达高峰 ,于 2 4小时开始下降。而细胞的凋亡于缺血再灌注后 6小时开始增加 ,于 2 4小时达高峰 ,于 36小时略有下降 ,凋亡细胞分布也以缺血半暗带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Fas的过度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增加 ,而缺血后 Fas的过度表达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外源性雌激素替代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12 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双侧卵巢切除 (OVX)组、OVX +雌二醇 (E2 )组 (E2 2 0 0 μg/kg ,皮下注射每周 1次 ,连续 4周 )。 4周后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病理改变、凋亡细胞数及检测血浆雌激素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均以OVX +E2 组脑梗死体积最小 ,OVX组最大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凋亡细胞数OVX组明显多于OVX +E2 组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对缺血 再灌注后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钙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脑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缺血后常导致神经功能缺失。对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颇多,传统认为脑缺血/再灌注后引起神经细胞完全性坏死,从1990年发现脑缺血可引起神经元凋亡后,许多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在动物卒中模型中,神经元也存在胞浆与核固缩以及DNA裂解等凋亡特征。而在神经凋亡中,钙信号异常是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最后通道”。本文拟综述钙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Ca~(2+)i]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在细胞内,Ca~(2+)参与细胞膜生物电活动和胞内生化过程,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正常神经元内的游离钙浓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Fas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Bcl2 及 Fas 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与缺血性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Bcl2 及 Fas 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随时间延长动态变化并用图像分析测定二者的免疫强度。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Bcl2、 Fas 表达。 Bcl2 蛋白表达于再灌注 3h 达高峰,再灌注 6h 其表达呈下降趋势,再灌注 24h 仅少数细胞阳性表达。 Fas 蛋白表达于再灌注 6h 达高峰,对缺血较敏感的海马大锥体细胞亦有表达,再灌注 24h 其表达减少。结论  Fas 蛋白表达介导了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可能参与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Bcl2 表达与神经元存活密切相关,在神经元缺血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凋亡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Mdivi-1预处理组,每组各20只,其中模型组和Mdivi-1预处理组大鼠采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脑缺血前15 min预先尾静脉给予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和Mdivi-1(1.2 mg/kg).再灌注24 h后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S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色素C(CytC)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ytC蛋白表达,RT-PCR检测CytC mRNA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Cyt C阳性细胞率、Cyt C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4.16%±0.25%vs 45.49%±0.77%;4.22%±0.20%vs55.12%±1.47%;0.395±0.002 vs 0.932±0.001;0.467±0.003 vs 0.789±0.00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Mdivi-1预处理后神经细胞凋亡率、CytC阳性细胞率、CytC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0.76%±0.51%; 35.07%± 1.42%; 0.594±0.002;0.523±0.004)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divi-1通过阻断线粒体-Cyt C途径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P-7治疗组(0.1 mg/kg,0.2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和BMP-7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质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9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MP-7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t=3.79,t=4.43,P<0.01),HE染色显示缺血侧皮质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且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实时定量PCR显示Caspase-9 mRNA表达明显降低(t=2.56,t=4.52;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3.11,t=5.62;P<0.05,P<0.01)。结论 BMP-7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线粒体凋亡途径中Caspase-9的表达有关,而且保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缺血周围区GRP78和CHOP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GRP78和CHOP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12h和24h达高峰,CHOP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时间趋势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诱导GRP78和GADD153表达上调,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内质网应激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中 TNFα、IL- 6及 IL- 8含量变化。结果 :脑组织中 TNFα、IL- 6及 IL- 8含量相继释放增加并持续至再灌注后 2 4h仍维持较高水平 ,上述因子的血浆变化滞后于脑组织变化。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早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2h、6h、12h、24h、2d、3d、7d、14d和21d等时间 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2h在缺血周围区即有凋亡内皮细胞出现,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21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差异。(2)脑缺血再灌注后2h在缺血周围区内皮细胞Bcl-2开始表达,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14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3)Bcl-2蛋白表达时相变化与内皮细胞凋亡基本一致。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死亡形式之一,Bcl-2蛋白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在大脑皮质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bcl-2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CIR)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MCAO)建立缺血再灌注(IR)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蛋白不同时间的表达。既染色观察各个时间点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h bcl-2表达升高(P〈0.01),IR 6h达到高峰,IR 12h开始下降。结论随着脑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脑损伤加重,bcl-2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对细胞存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周期素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别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4h,24h,5d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CyclinDlmRNA,CyclinD1,CyclinA和CyclinB1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CyclinD1 mRNA,CyclinD1及 CyclinB1蛋白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缺血灶周围,其分布范围及动态变化规律与Tunel阳性细胞一致。但未见CyclinA蛋白表达。结论:CyclinD1,CyclinB1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此过程可能是细胞周期异常调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在缺血不同部位的表达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和脑缺血再灌注(CIR)组,CIR组缺血3 h后,按再灌注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0、6、24、48、72 h和7 d 6个亚组,每亚组均为6只大鼠。于各相应时间点以Longa法、Berderson法和平衡木法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动物,制做脑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GF-1的动态表达变化。结果 (1)大鼠在大脑中动脉阻断后手术对侧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瘫痪,24 h后行为学评分结果逐渐趋于稳定,根据观察大鼠病变对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其功能异常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一致;(2)除假手术对照(sham)组外,其余各组在脑梗死后6 h局部可见少量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后48 h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并持续到7 d;(3)IGF-1在sham组神经元中呈弱阳性表达(灰度值127±6);CIR组各缺血时段IGF-1表达分别为147±5(0 h)、153±6(6 h)、170±7(24 h)、169±5(48 h)、150±6(72 h)和147±5(7 d)。其中,缺血3 h及缺血3 h再灌注6 h组中心区、半影区阳性细胞数均增多,表达增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中心区表达接近正常水平,半影区阳性细胞数增多,表达呈持续升高趋势,再灌注24 h和48 h达高峰,72 h表达有所下降,但仍表达高水平。结论 高表达的IGF-1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保护过程,IGF-1在缺血半影区与中心区的演变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说明IGF-1对缺血半影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体质量250~30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0、1、3、6、9、12、24、72h及1、2周组共12组,每组5只,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再灌注(MCAO/R)模型。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鼠脑行冠状切片的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染色结果可见缺血后脑组织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周围水肿,软化灶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缺血2h后再灌注各组缺血灶周围小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增高,内皮细胞在再灌注24、72h组表达量最高,再灌注1周组表达有所下降,再灌注2周组表达量仍较对照组、假手术组高;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在再灌注9、12h组VEGF表达量最高,再灌注24、72h组较再灌注9、12h组有所下降,再灌注1、2周组无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在内皮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增加但不同步,提示VEGF通过不同机制参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is a serine/threonine kinase that regulates cell growth and metabolism and integrates various signals und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Altered signaling of mTOR has been shown to play pathogenic roles in ischemic strok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verolimus, the selective mTOR inhibitor,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model of ischemic stroke was evaluated.MethodsWistar rats were exposed to MCAO (30 mi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for 24 h. Everolimus (100, and 500 µg/kg) was administered at the time of reperfusion, intraperitoneally. 24 h post operation,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farct volume, hist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and the markers of oxidative stress includ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otal thiol levels were analyzed in the peri-infarct region.ResultsIn the rats subjected to MCAO, everolimus ameliorated neurological deficits, neuronal cell loss, and infarct volume, as compared to the stroke group. Also, everolimu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D activity and total thiol content, while markedly decreased the MDA level, as compared to MCAO group.ConclusionSingle-dose administration of everolimu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inhibited cortical cell loss by enhancing redox status, subsequently protected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与Bcl-2、Bax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的关系。方法:参照ZeaLonga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缺血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变化情况及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神经元细胞增多(TUNEL阳性细胞)(P<0.05);Bax、Bcl2阳性细胞均升高(P<0.01),同时Bcl2/Bax比值降低;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凋亡早期改变。结论:Bcl2/Bax比值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脑缺血-再灌注组、依托咪酯预处理组、脂微球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栓塞致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监测肛温及血糖,并于再灌注24h后断头处死动物,取大脑切片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依托咪酯预处理组脑梗死百分比明显低于脂微球对照组(P<0.01),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但缺血-再灌注组与脂微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托咪酯预处理后可明显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合酶 2 (HO 2 )的表达。方法 :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致脑缺血的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病理学及图像分析检测HO 2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及实验大鼠的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皮质、丘脑基底节区和海马齿状回均有HO 2阳性神经元。梗死灶内无表达。梗死后各时间段 ,HO 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图像分析显示1 2~ 2 4h时达最高峰 (P <0 0 1 )。结论 :脑缺血时脑内神经元有HO 2蛋白阳性表达 ,其对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缺血预处理(NIP)组和缺血预处理(IP)组,NIP和IP组再根据不同时间窗随机分成5个亚组。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和21 d进行再次缺血2 h再灌注22 h,然后取脑检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计数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VEG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 mRNA表达。结果:①组间比较:IP 1、3和7 d亚组脑梗死体积较NIP组明显减小(P〈0.01),其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IP 3和7 d亚组脑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5);IP 1、3和7 d亚组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1)。②组内比较:IP 7 d亚组微血管在缺血灶周边区分布最为密集,脑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同组内其他亚组(P〈0.05);IP 3和7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VEGF mRNA表达在IP 1 d即开始升高,高峰出现在IP 3 d,持续至7 d。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缺血预处理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以及血管形成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IL-1、TNF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IL-1、TNF的来源、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组(I)3hlL-1β表达增多并持续至120h,缺血再灌流组(IR)0.5hIL-1β即明显增高,高峰在24h,120h已降至对照组(C)水平,阳性细胞主要为纹状体区及顶叶皮层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组和IR组0.5hTNF-α表达增多,12h达高峰,持续至120h,阳性细胞为纹状体和缺血皮层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IL-1β、TNF-α参与缺血/再灌流脑损伤,其来源于损伤局部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CAPSASE-3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rhEPO)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Caspase - 3蛋白的影响 ,探讨rhEPO的脑保护机制。 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NISS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区的病理形态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 - 3的表达 ,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面积。结果 Caspase - 3阳性细胞在对照组脑组织内散在分布 ,缺血组和治疗组在大脑皮层较为密集。缺血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组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结论 Caspase- 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活性显著增高 ,rhEPO能有效抑制Caspase - 3激活 ,从而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损伤及细胞凋亡 ,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