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m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p38MAPK,m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3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皮肤组织内这3种基因表达逐渐减弱.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细胞中,p38MAPK,mkk3和mkk6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39.6%,63.5%和54.5%,基因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p38MAPK,m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细胞外信号引起的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但深层次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其Ⅰ-型受体(TBRⅠ)和Ⅱ-型受体(TBRⅡ)在不同胎龄胎儿的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TGF-β1,TBRⅠ和TBRⅡ基因在不同妊娠时期的胎儿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3种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龄的增加,皮肤组织内这3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的1.3倍、1.3倍和1.2倍,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TGF-β3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恰恰相反,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该基因表达较强,而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中,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密度值为0.158±0.095,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相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TGF-β1,TGF-β3及其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这些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TGF-β1,TBRⅠ和TBRⅡ基因低表达,TGF-β3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3周)的胎儿皮肤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MMP-9、MMP-2和TIMP-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相似.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这3种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儿生长发育,MMP-9,MMp-2和TIMP-2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妊娠晚期的皮肤组织内,这3种基因表达产物的灰密度比值分别是妊娠早期的8.8、2.4和3.1倍,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MMP-9,2和TIMP-2对皮肤的生长发育、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创面修复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妊娠早期,TIMP-2基因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相关,而妊娠晚期皮肤中TIMP-2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mek5)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6例少儿皮肤、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年)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2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erk5和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这2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龄的增加,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少儿皮肤组织中,这两种基因的转录本含量明显减少(P<0.05).在正常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mek5基因表达水平相近,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而erk5基因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增殖期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结论erk5与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erk5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5和mek5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而增生性瘢痕发生和形成也可能与erks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癌基因c-fos、c-myc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胎儿伤口无瘢愈合的影响.方法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例.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三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这三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胎儿皮肤组织中,bFGF和c-myc两种基因都有表达,而c-fos基因的mRNA含量很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三种基因的翻译水平逐渐增大,bFGF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而C-fos和C-myc的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中.在成人皮肤组织中,与胎儿相比,这三种基因的mRNA量都明显升高,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大,而三种蛋白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成人皮肤组织内,bFGF、c-fos和c-myc三种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增强可能与伤口愈合形成瘢痕相关,而胎儿皮肤中这三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胎儿创面无瘢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胎儿和少儿皮肤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3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TGF β3及其Ⅰ 型和Ⅱ 型受体 (TBRⅠ ,TBRⅡ )在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特征。方法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 6例少儿皮肤的总RNA后 ,分离mRNA ,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这 4种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 ,TGF β1,TBRⅠ和TBRⅡ基因表达较弱 ,随着胎龄的增加 ,这 3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少儿皮肤内 ,这 3种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 1.3 ,1.3和 1.2倍 ,基因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 )。在早期胚胎的皮肤中 ,TGF β3基因表达较强 ,而在少儿皮肤内 ,该基因表达低下。结论 在早期胚胎皮肤中 ,TGF β1,TBRⅠ和TBRⅡ基因低表达 ,TGF β3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其两种受体 (bek和flg)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 ( 13~ 3 2周 )的胎儿皮肤和 6例少儿皮肤的总RNA后 ,分离mRNA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这 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 ,bFGF ,flg和bek基因表达较强 ,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皮肤组织内这 3种基因表达逐渐降低 ,在少儿皮肤中 3种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晚期妊娠胎儿皮肤的 62 .5 % ,5 9.5 %和 5 2 .9% ,基因表达显著降低 ( P <0 .0 5 )。结论 bFGF及其受体基因可能在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这 3种基因在胎儿皮肤中表达水平较高可能与胎儿皮肤细胞增殖较快 ,皮肤创面愈合迅速有关。  相似文献   

9.
胎儿无瘢痕愈合与神经发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瘢痕愈合常常出现在较低等的生物体内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希望人类自身能够实现无瘢痕愈合。妊娠早期的哺乳类动物胎儿快速、有效的无瘢痕愈合或极少形成瘢痕的愈合方式使众多学者对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萌发了浓厚兴趣。妊娠最初 3个月 ,哺乳类动物的胎儿上皮伤口无瘢痕的愈合与其说是典型的组织修复过程 ,倒不如说它是组织再生过程。随妊娠时间的延长 ,发育后期胎儿皮肤中成人样愈合信号增加 ,修复效率降低 ,愈合形式从无瘢痕转向有瘢痕。虽然我们对组织的再生过程理解较少 ,创面修复的机制也尚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再生修复是生物发育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5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proteinkinase 5 ,ERK5 )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MEK5 )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 (13~ 32周 )的胎儿皮肤、6例少儿皮肤、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4个月~ 11年 )和 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 ,用RT PCR方法检测ERK5和MEK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 随着胎龄的增加 ,胎儿皮肤中ERK5和MEK5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而在少儿皮肤中 ,基因的转录本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在正常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 ,MEK5基因表达水平相近 ,而ERK5基因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较低 ,在增殖期和成熟期瘢痕中表达水平明显增强 (P <0 0 1)。结论 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5和MEK5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而增生性瘢痕发生和形成也可能与这两种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2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胎儿(胎龄13~31周)的小肠组织18例,成人(16~54岁)的小肠组织6例。用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EGF及EGFR两种蛋白在胎儿、成人小肠组织中的定位以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EGF及EGFR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小肠组织中EGF和EGFR的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这一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到成人小肠组织中。其中EGF主要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浆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EGFR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EGF及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肠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这种细胞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调节人肠道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并可能在小肠损伤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21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小肠组织19例和成人小肠组织2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的定们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EGF及其受体在不胎龄的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都有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小肠组织中EGF和EGFR的蛋白含量逐渐啬,这一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到成人皮肤组织中,其中EGF蛋白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上能上能下细胞、粘腊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浆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EGFR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EGF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胎儿和成人皮肤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PDGF和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人胎儿无瘢痕愈合动物模型,获取相应标本,结合临床所取成人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PDGF,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正常胎儿皮肤中未见明显的PDGF阳性染色;创伤后12h、1d的胎儿表皮及真皮浅层可见PDGF的弱阳性表达;创伤后3d、1周的胎儿皮肤中PDGF的表达呈阴性;正常成人皮肤可在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毛细血管见到阳性表达;创伤后表达加强;②正常胎儿皮肤表皮全层和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细胞可见EGF的阳性表达;创伤后的胎儿皮肤中EGF的表达未见到明显变化;正常成人皮肤可见表皮基底层有中度阳性表达,毛囊,汗腺细胞也可见到轻度表达,创伤后表达有所减弱。结论 生长因子在胎儿和成人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胎儿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烫伤后创面组织中生长相关因子c-fos、c-myc和bFGF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c-fos在伤后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蛋白激酶C通路对上述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188只,制成30%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单纯烫伤组、c-fos抗体处理组、bFGF治疗组、蛋白激酶C通路抑制剂(H7)组以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剂二乙酰一肟组(各36只).采用原位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面组织c-fos、c-myc与bFGF基因及蛋白表达规律.结果(1)烫伤诱导c-fos表达增加在前,其次是bFGF,最后是c-myc,分别于伤后3h、1d以及3d到达面密度峰值(14.5±1.3,t=13.306;0.15±0.04,t=3.460和0.11±0.05,t=2.292;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均P<0.05).(2)应用外源性c-fos抗体减少创面组织3种因子的表达,其中c-myc与bFGF基因表达量分别下降80%和85%.(3)?H7明显抑制?c-fos?与?bF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而使?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高峰时间延迟至伤后?6h;?二乙酰一肟作用与?H7?相反,?它可以使c-myc表达高峰提前至伤后6h,同时使c-fos与bFGF表达量分别增加至0.23±0.07(t=2.942)和0.69±0.07(t=5.134,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均P<0.01).结论烫伤可以激活3种生长相关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c-fo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蛋白激酶C通路在创面修复的信号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及其受体Bek基因表达特征及其与皮肤附件形成的关系。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胎儿皮肤的结构特征,并提取不同胎龄(12~32周)胎儿皮肤的总RNA,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GF-10、Bek基因在不同胎龄标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早期发育的胎儿皮肤中。FGF-10和Bek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龄的增长和发育的进展,特别在皮肤附件诱导形成阶段。两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胎儿发育后期,两种基因表达开始减弱。结论FGF-10与其受体Bek基因的特异表达方式及两者结合后引起的信号激活对皮肤附件的诱导形成和形态发生及皮肤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测临床创面愈合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表达,探讨EGF和EGFr基因表达变化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临床患者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中EGF、EGFr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临床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基因表达有明显规律性的变化,伤后4天,创面内EGF基因表达较弱,EGFr基因表达很强;伤后10天,创面内E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分布范围增大,而EGFr基因表达较伤后4天减弱,分布范围减小;伤后16天,创面内EGF、EGFr基因表达强度均较伤后10d明显减弱,EGF表达强度接近伤后4天的水平,而EGFr基因表达已基本呈阴性。结论:EGF、EGFr基因表达变化与创面修复的过程有明显相关,EGF、EGFr基因表达变化参与了创面修复过程,合理调控其表达变化有助于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皮肤伤口愈合有两种不同形式, 即再生和修复。成人伤口通过纤维性修复会形成瘢痕, 而胎儿的皮肤伤口愈合良好, 不形成瘢痕, 甚至可以再生, 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胎儿伤口愈合的不同机制对开发新的瘢痕预防疗法至关重要, 在该篇综述中, 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皮肤中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和基因表达、免疫细胞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新发现, 以期借鉴胎儿伤口愈合的机制, 研发促进成人伤口向无瘢痕愈合发展的新方法, 为深入探索瘢痕治疗和皮肤再生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后,瘢痕形成是创面愈合的必然结果,但过度修复产生的增生性瘢痕,常常破坏人体表面的完整性或伴有各种程度的功能障碍,无瘢痕愈合则是人类组织修复最理想的结果。与成人皮肤创伤后形成瘢痕不同的是胎儿皮肤具有无瘢痕愈合特点,从而使对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成为重点。CD44和透明质酸(HA)作为蛋白分子,被认为在胚胎的形成、正常组织的维持、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胎儿外科研究的逐步深入,HA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倍受关注。1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1971年,Burri…  相似文献   

19.
增生性瘢痕和胎儿皮肤中bFGF,c-fos和c-myc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作为主要的修复生长因子 ,其基因的表达受原癌基因c fos和c myc表达产物的调控[1 ] 。我们对增生性瘢痕和胎儿皮肤内bFGF、c fos和c myc基因表达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以期深入揭示早期妊娠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发生机制的部分奥秘。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与制备  32份皮肤标本分别取自 :①增生性瘢痕住院进行手术的患者 8例 ,瘢痕增生时间 1年以内 5例 ,1~ 2年 2例 ,2年以上 1例。取样本部位包括颌面部 (1份 …  相似文献   

20.
在哺乳动物,成体皮肤创伤后即启动炎症修复过程,通过纤维增生、沉积和后期的重塑完成损伤组织的瘢痕修复;其结构与功能的完全修复,即再生,仅见于胚胎与胎儿发育的特定阶段,称之为胎儿无瘢痕愈合。对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是研究成体瘢痕产生机制和防治手段的切入点。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与成体相比较,胎儿皮肤的愈合缺乏典型的炎症反应,这一特点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兴趣和焦点所在。现就炎症因素对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