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突出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10例,根据MRI特点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并就分型和临床的关系,选择手术方式。结果两节段以下的各型突出,含有Ⅱ型或Ⅲ型突出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动力性颈椎不稳的各型突出,均应首选前路手术;三节段以上的Ⅰ型突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Ⅱ型或Ⅲ型突出,应选择后路手术。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疚,分析术前各种因素对抹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核磁共振(MRI)测量术前椎管矢状径、受累节段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最小横断面积。结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术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节段受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多节段(P〈0.01)。年龄、椎管矢径、脊髓矢状径和横径比值,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临床病程、综合征类型  相似文献   

4.
Cloward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分析术前各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核磁共振 (MRI)测量术前椎管矢状径、受累节段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最小横断面积。结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分析术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节段受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多节段 (P <0 0 1)。年龄、椎管矢径、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 ,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临床病程、综合征类型、受累节段横断面积 ,对术后疗效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1)。结论 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对单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好 ,减压较彻底 ,术后并发症轻。临床病程长、受累节段多、脊髓明显变形的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疗效较差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应尽早手术。建议对二个个节段以上受累的脊髓颈椎间盘突出症 ,行次全椎体切除术 ,或后路颈椎管成形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变及外伤致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颈脊髓及神经根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Smith和Robinson提出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使脊髓和神经根得以减压。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手术,虽获得了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不足。近年来,颈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普及.但并不完全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要求。目前,人工椎间盘置换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以期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恢复退变椎间盘的运动和负载能力。笔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对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思考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6例术中采用钦质钢板内固定。结果:优级: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良好: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步态较稳,跨步有力,能参加工作,5例。尚可:生活自理,运动功能部分受限,3例。差:神经功能检查无恢复,1例。优良率83.32%。结论:MRI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员佳检查方法,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彻底,创伤小易操作,是治疗颈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海波 《颈腰痛杂志》2005,26(6):437-438
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62例单节段CDH患者行保留终板、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及症状改善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2个月。植骨均获牢固融合,融合率为100%,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按40分评分法,优良率91.9%。结论保留终板、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可恢复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取得满意融合率,是治疗单节段CDH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及MRI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根据MRI表现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详细分型 ,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 4 4 7例颈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进行分型。结果 :将颈椎间盘突出分为 5型。Ⅰ型 :膨出型 ;Ⅱ型 :突出型 ;Ⅲ型 :混合型 ;Ⅳ型 :破裂型 ;Ⅴ型 :双侧突出型。对Ⅱ、Ⅲ、Ⅳ及Ⅴ型有明显突出且压迫脊髓或 /和神经根者 ,应行前路减压 ,切除突出间盘后融合。 3个节段以上突出者 ,最好行后路手术。伴有椎管狭窄或OPLL者 ,应行后路手术。结论 :本分型对颈间盘突出症病例的手术入路选择有指导意义 ,可使手术效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获得满意疗效.文中介绍了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作者认为,本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操作易行,对颈髓和神经根减压较彻底等优点,是治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前路减压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因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小切口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对其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均数)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患者的JOA评分(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经随机分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α水准为0.05)P〈0.05。有显著差异。术后随访患者的JOA评分(均数)呈逐渐上升之势,但各组间评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颈椎前路减压是治疗脊随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推广。但术前需仔细研究影像学资料,结合患者的临床体检特点,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慢性颈间盘突出症28例。总结了临床特点并探讨、分析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包括:中青年多见,病情发展较快,多为1~2个间盘突出,预后良好等。发病因素包括:发育性椎管狭窄,特殊职业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颈椎过劳等。根据文献复习和作者经验,认为慢性颈间盘突出症是颈椎病的早期病理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有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有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2例。其中256例患者随访3月-6年。结果:疗效成241例(占94.15%),良9例(3.52%),优良率为97.67%。结论: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切除突出物,解除神经压迫,操作简便,远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本院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者77例,发生率约为52%。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8.2%。作者强调在摘除髓核后常规探查侧隐窝,根据术中情况做神经根管扩大,同时应重视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减少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4.
旋转对实验性颈椎间盘突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几种常用的旋转手法观察对实验性颈椎间盘突出的影响。方法将制成颈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尸体标本固定在生物材料实验机(MaterialTestSystem)上,在不同牵引重量和旋转角度作用的同时,观察突出髓核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各种实验状态下旋转颈椎标本时,突出的髓核均无明显地增大。结论适度的旋转手法对无明显退变的患者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颈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颈腰椎间盘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对近4 年中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椎管狭窄和颈椎病并施行手术的19 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颈椎 M R I和腰椎 C T 检查, 是防范混淆和误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腰椎间盘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对近 6年中的颈腰椎盘突出症伴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和颈椎病并施行手术的 5 6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颈椎MRI和腰椎CT检查 ,是防范混淆和误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男102例,女72例。年龄28~81岁,平均46.8岁。距初次手术时间7天~6年。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MRI检查。其中61例同时行Gd增强扫描。结论: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的原因大多能很好的做出诊断,但对椎弓根螺钉位置不当引起的神经根刺激患者却不如CT。  相似文献   

18.
认识颈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腰椎间盘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对近6年中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迟变性椎管狭窄症和颈椎病并施行手术的56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颈椎MRI和腰椎CT检查,是防范混淆和误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突出症(附5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5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结果中,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4例采用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29例平均获随访2年7个月,取得优良率862%的满意结果。结论:作者认为颈椎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外伤或积累性损伤是发病的起因。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或仅轻微体征,或虽无体征,经保守治疗3个月不见改善者,宜行摘除颈椎间盘和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颈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术前经MRI检查,突出椎间盘共154个,其中突出椎间盘明显压迫硬膜囊126个.根据MRI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颈椎常规片综合分析,施行颈前路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64例(91个椎间盘),优良46例(71.87%),好转14例(21.88%).认为MRI矢状切面可显示突出及脱出影像特点,并可直观脊髓受压节段,根据脊髓信号强弱判断其受损程度.横切面可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神经根脊髓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